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简答题、论述题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1、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四)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五)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2、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利”“义”观;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4、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答:建立共同愿景,进行文化培训,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利用非正式组织沟通。

5、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答: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要求追求利润、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广施慈善;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是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他们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6、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答: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原则、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的关系原则、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原则。

7、计划的作用?答:指引方向和目标;发现机会与威胁;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提供控制标准。

8、计划的编制过程?答: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拟定并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9、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答: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其评价(发现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战略实施与控制(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分配资源,组织设计)。

10、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环保因素(6)法律环境11、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答: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与现有业务有直接联系的市场机会寻求发展的战略。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供应商系统发展,实现供产一体化的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销售商系统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水平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竞争者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

12、预测的方法?答:(一)定性预测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计法;德尔菲法。

(二)定量预测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

12、群体决策的优势与缺陷?答:优势: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对决策方案的认可程度。

缺陷: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群体思维;责任不清。

评价:从速度来看,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从方案表明的创造程度来看,群体决策>个人决策;从人们对最终决策的接受程度来看,群体决策>个人决策。

13、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答:环境因素;战略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

14、组织结构有哪些形式?答: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

15、组织设计的原则答:劳动分工原则;部门化原则;指挥链原则;管理幅度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正规化原则。

16、组织设计的内容?答(一)组织结构设计:(1)职务设计;(2)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设计;(二)组织责权关系设计:(4)组织决策系统的设计;(5)组织执行系统的设计;(6)横向联系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三)组织制度设计:(7)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8)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规划设计17、组织设计的程序?答:确定组织目标;确定业务内容;确定组织结构;配备职务人员;规定职责权限;联为一体。

18、员工招聘的程序?答:发布招聘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选;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智力与知识测试、绩效模拟测试;对考核合格者进行面谈;选定录用;评价和反馈招聘结果。

19、员工培训的方法?答:(1)在职培训:职务轮换、预备实习。

(2)脱产培训:课堂讲座、电视录像、模拟练习20、组织变革的动因?(1)外部环境的变化:顾客、竞争、科技、经济、法律、政治(2)内部条件的变化:目标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21、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原因: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既得利益的威胁;对未来发展认识不足。

22、组织变革的内容与程序?组织变革的内容:(1)结构变革:局部调整、重新设计(2)技术变革(3)人员变革(4)文化变革。

程序是(一)进行组织诊断:确定问题;找出原因(二)设计组织变革:制定变革方案;确定变革阻力(三)实施组织变革:推广变革;管理变革(四)评估组织变革:变革前后比较;行业标杆比较23、包莫尔关于企业家的10各条件?包莫尔关于企业家的十个条件: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敢担风险;勇于负责;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2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是那几个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及其重要程度,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5、激励的方法?答:1、物质激励:晋升工资,颁发奖金;实物奖励;分红;员工股份制和产权激励2、精神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行为激励;荣誉激励26、产生冲突的原因?答:产生冲突的原因:(1)沟通差异;(2)结构差异;(3)个体差异。

27、如何开发有效的谈判技能?(一)认真研究谈判对手的情况。

(二)谈判中要采取主动的态度。

(三)使谈判能够着眼于问题本身。

(四)不过于在意最初的报价。

(五)能够接纳来自第三方的帮助。

28、控制职能与组织职能的关系答(1)组织目标与计划要适应组织环境的多变性,需要控制来调整和修正;(2)组织活动越复杂,,越需要控制来调整和修正;(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失误,需要控制来调整和修正。

29、控制的原则答(1)计划控制原则;(2)组织适宜性原则;(3)及时控制原则;(4)重点控制原则;(5)关键点控制原则;(6)直接控制原则;(7)例外控制原则;(8)灵活控制原则;(9)经济性控制原则。

30、知识管理的原则21世纪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答:原则:参与原则;解释原则;澄清原则;知识资本化原则。

21世纪管理发展的大趋势:以创新型管理应对个性化需要;知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通过学习夯实企业的发展后劲;快速的应变力是企业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分权成为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途径;团队精神将把未来企业导向成功;多重目标成为企业的永恒追求;企业发展战略要适应经济全球性和可持续发展大趋势;管理以人为本;跨文化管理是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

31、美国企业管理的一般特征答:(一)以“严”字当头构建企业管理制度与的管理体系;(二)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动力源;(三)建立在合同制下的以效率优先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论述题:1、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从企业的发展阶段动态地看待企业社会责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制定原则:兼顾国际规范和国内实际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市场机制形成,层次性原则,即强制性与倡导性相结合;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我道德调控;增强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举例说明决策的过程(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问题产生和表现:组织运行与计划目标发生了偏差;组织环境的变化;组织内部的变化;组织管理工作受到了批评。

(二)拟定备选方案:至少有两个备选方案;明确列出各方案的影响因素;方案要有创造力。

(三)评价和选择方案:考虑环境的变化,预测每个方案的效果;确定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选择满意方案,注意:(1)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2)制定备用方案。

(四)决策的执行与检查。

注意:(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2)健全组织机构;(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3、结合相关理论,谈谈你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员工的职业发展:1、组织的职业发展规划:从组织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将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员工个人职业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使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作用:确保组织获得需要的人才;增强组织的吸引力以留住人才;使所有组织成员都有成长和发展机会组织在促进员工职业发展中的主要责任:加强目标沟通;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

2、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从员工个人角度看,职业发展规划——是指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使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不断发展。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中,从以下几方面认识自己:价值观、兴趣、知识与能力、个性与风格。

4、结合实际谈谈领导的影响力的构成影响因素:权力性的影响力:指的是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能够使得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权”。

主要成分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权力性影响力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

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和服从。

权力性影响力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是有限的。

非权力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个人的品质、品德、学识、才能等不属于权力范围的影响力,其核心是“威”。

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

与权力性影响相比,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更大的作用,是领导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在它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吸引、接受和自觉自愿地服从。

这种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结合——“权”与“威”的结合区别: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有:(1)职权是法定的权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2)是职权是由外界赋予的,是外来因素;(3)职权的大小、变更既有法定性,又带有领导体制的规性。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征有:(1)是领导者自身行为和素养的体现,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领导者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2)行为和素养是领导者本身具备的,因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内在因素的作用;(3)可以由领导者根据工作需要及自身状况及时调整,具有灵活性。

联系:(1)两者有机统一,权力是领导的前提,领导者手中握有实权,才可能去支配资源,实现领导职能;而威信是领导的基础因素,崇高的威信是领导者的内在魅力,它能使人们由衷地、自觉地和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

(2)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威信的高低往往可以制约实际权力的大小,权力本身总会让领导者看上去威严和值得敬畏与服从。

5、公平理论的实践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公平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横向比较:Op/Ip=Oc/Ic 纵向比较:Op/Ip=Oh/Ip (1)与个人主观判断有关;(2)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3)与绩效的评定有关;(4)与评定人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