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第二章圆锥曲线第二单元圆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本单元共有两小节,主要研究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
在初中平面几何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在这里我们根据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轨迹,建立了圆的标准方程:(x-a)2 + (y-b)2 = r2,它是由在直角坐标第中圆心的坐标(a、b)和半径r所确定的方程,又根据平面几何中所学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由圆的标准方程研究了圆的切线方程,并由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由于圆的标准方程实际上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我们又研究了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关系,得到了圆的一般方程,最后又研究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指点迷津】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要求学生能由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并能由圆的标准方程准确地写出它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
对于圆的一般方程,要求学生掌握它的特点,会用配方法把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由于圆是平面几何中重点学习的图形,学习了圆的很多性质,特别是和圆有关的直线和线段(直线的一部分)的性质,如圆的切线,割线,弦等的性质在这一单元都会用到,教师可概括学习内容适当地复习有关性质,并启发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性质,可以顺利解决有关问题。
圆的切线也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了过圆上一点的圆的切线,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已知斜率的圆的切线,要求学生掌握求各种条件下切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适当记忆,加快解题速度,特别是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如:过圆x2 + y2 = r2上一点(x1,y1)的切线方程是x1x + y1y = r2过圆(x-a)2 + (y-b)2 = r2上一点(x1、y1)的切线方程是(x1-a)(x-a) + (y1-b)(y -b) = r2圆x2 + y2 = r2的斜率为k的切线的方程是y kx r k12=±+对于圆的一般方程应要求学生明确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 x2 +B xy +C y2 +D x + D y + F = 0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x2和y2项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零,即A=C≠0(2)不含xy项,即B = 0(3)D 2 + E 2-4F > 0 才能表示一个圆。
也就是说条件(1)、(2)、(3)总合起来才是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
而只具有(1)、(2)两条件是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由于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中都含有三个独立的参变数,因此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
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时,就要把三个条件转化为三个方程(含a 、b 、r 三个未知数或含D 、E 、F 三个未知数)通过解三元方程组求出未知数而得出圆的方程,一般来说,条件中和圆心有关时用圆的标准方程比较简单。
二、学海导航【思维基础】本单元的知识比较单一,它主要研究的就是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因此熟练掌握圆的方程的两种形式是很重要的。
而解题又有一定的综合性,它要用到平面几何中有关圆的知识,前一章的直线方程中的有关知识,所以学好本单元还要掌握一定解题方法。
1.求圆的方程和求直线方程类似,求圆的方程一般也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已知或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直接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另一种是用待定系数法: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1.已知直径的两端点是A (-3,5)和B (1,-3)2.圆心在A (3,-5)且与直线x -7y + 2 = 0相切3.经过点A (2、2)和B (4,-2),圆心在y 轴上 显然,根据条件很容易求出它们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即可。
1.圆心为AB 中点C (-1,1)半径r AB ==1225||,圆的方程是(x + 1)2 + (y -1)2 = 202.半径r 是圆心A (3、-5)到直线x -7y + 2 = 0的距离42,圆的方程是(x -3)2 + (y + 5)2 = 323.圆心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y 轴交点,AB 的垂直平分线是x -2y -3 = 0,圆心是C (0、-32),半径|AC| =1265,圆的方程是x y 2232654++=() 而第3个题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解法是设圆心是(0、b ),圆的方程是x 2 + (y -b )2 = r 2因为经过点A (2、2)和B (4、-2),所以有2242222222+-=+--=⎧⎨⎪⎩⎪()()b rb r 解方程组得 b r =-=326542,此题也可设圆的方程是x 2 + y 2 + D x + E y + F = 0,它的圆心坐标为(--D 2E 2,),又由于圆心在y 轴上,故-D2= 0,即D = 0,圆的方程化为: x 2 + y 2 + E y + F = 0因为经过点A (2,2)和B (4,-2),所以有222E F 04(2)(2)E F 02222+++=+-+-+=⎧⎨⎪⎩⎪ 解方程组得:E = 3,F =-14 圆的方程是x 2 + y 2 + 3y -14 = 0 配方得x y 2232654++=() 2.求圆的切线的方程圆的切线是直线和圆的一种重要位置关系,初中平面几何中已经学习了它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在这里我们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圆的切线的方程,在第一部分教法建议中已指出了在几种不同条件下切线方程的写法,并不要求死记硬背,重要的是掌握求圆的切线方程的方法,切线是直线,因此求切线方程就是求直线方程,要用切线的性质找出列直线方程的条件。
例如:已知圆x 2 + y 2 = 1求此圆斜率是-1的切线的方程: 设切线方程是y =-x + b 即x + y -b = 0根据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知,圆x 2 + y 2 = 1的圆心(0,0)到切线x + y -b =0的距离等于1,即||00111222+-+==±b b切线方程是x y x y ++=+-=2020与3.圆与直线的问题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解析几何中一般由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来研究,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呢?如判断圆x y x y 222410+-++=和直线3x -4y + 5 = 0的位置关系。
除解方程组外还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半径r 的关系来判定,若d < r ,则直线和圆相交;若d = r ,则直线和圆相切;若d > r ,则直线和圆相离。
x y x y 222410+-++=配方得 (x -1)2 + (y + 2)2 = 4它的圆心是(1、-2) 半径r = 2d =+++-==>||()38534165315222所以直线和圆相离4.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我们知道两个圆有五种不同位置关系:即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用解方程组的方法讨论时,只能判定相离,相切或相交,但分不出内切还是外切,外离还是内含,若用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就能判断出准确的位置关系:如果圆心距用d 表示,两圆半径分别是R ,r (R > r ),若d < R + r ,且d > R -r ,则两圆相交;若d = R -r ,则两圆相内切;若d < R -r ,则两圆相内含。
如:已知两圆的方程分别是x 2 + y 2 = 4和x y x y 2268240+-+-=。
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圆x 2 + y 2 = 4的圆心是(0,0),半径r = 2 圆x y x y 2268240+-+-=,配方化为()()x y -++=344922,圆心为(3,-4),半径为R = 7圆心距d = 5,又R -r = 5 即d = R -r所以两圆相内切【学法指要】例1.求圆心是C (2、-1),且截直线x -y -1 = 0所得弦长是22的圆的方程。
分析:此题的圆心是已知,列圆的方程只须求出半径长,怎样求半径长呢?如图,弦心距、弦的12和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若求出弦心距,可求出半径。
解:如图:圆心C (2,-1)到直线x -y -1 = 0的距离是|CD||211|1(1)2|AB|22|AD|2|AC||CD||AD|4 (2)(1)4222222=+-+-=====+=-++=∵∴∴半径所求圆的方程是r x y例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在直线l 1:x -y -1 = 0上,该圆和直线l 2:4x + 3y + 14 = 0相切,并且直线l 3:3x + 4y + 10 = 0截圆所得弦长为6,试求此圆的方程。
分析:此题直接求圆心坐标和半径比较困难。
一般应选择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设标准方程还是一般程呢?因为已知条件与圆心有关,设标准方程比较好,我们知道三个独立条件确定一个圆的方程,以下的问题是如何将题目中已知的三个条件转化为三个含a 、b 、r 的方程。
解:如图:设所求圆的圆心是(a 、b ),半径是r ,圆的方程是(x -a )2 + (y -b )2 = r 2 由于圆心(a 、b )在直线x -y -1 = 0上,有a -b -1 = 0 (1) 由于圆与直线4x + 3y + 14 = 0相切,有||43143422a b r +++= (2)由l 3:3x + 4y + 10 = 0截圆所得弦长为6,有圆心到l 3的距离是r 223-||3410343222a b r +++=- (3)解由方程(1)、(2)、(3)组成的方程组得 a = 2,b = 1,r = 5 所求圆的方程是 ()()x y -+-=212522例3.已知圆x 2 + y 2-2x -3 = 0,求过点A (5,0)的圆的切线方程分析:首先应判定点A 在圆上还是在圆外。
想一想,若点在圆上可以有几条切线?若点在圆外有几条切线?怎么求它们的切线方程呢?切线是直线,现已知过一个点,若能求出斜率或直线上另一点即可求出方程,也可用待定系数法求。
解法一:如图圆x 2 + y 2-2x -3 = 0的圆心是(1、0),半径是2 点(5、0)在圆外,设切线方程是 y = k (x -5)即kx -y -5k = 0因为圆心(1、0)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所以||k k k -+=5122解得k =±33所求圆的切线是:335330335330x y x y --=--+=和 化简得x y x y --=+-=350350和为所求切线方程 解法二:如图:圆x 2 + y 2-2x -3 = 0的圆心是C (1、0)半径是2。
点A (5,0)在圆外。
设切点为P (x 1、y 1) 直线AP 的斜率为y x 115-。
CP 的斜率为yx 111- ∵AP ⊥CP ∴y x yx 1111511-⋅-=- 即x y x 12121650+-+= (1) ∵切点P (x 1、y 1)在圆上∴x y x 12121230+--= (2)解(1)、(2)组成的方程组,得两组解x y x y 11112323==⎧⎨⎩⎪==-⎧⎨⎩⎪和 即有两个切点 P (2 ,3) P (2 ,3)12和-则两条切线的斜率分别为-33和33,所求切线方程是y x y x =--=-335335()()和 化简得x y x y +-=--=350350和 说明:当求出切点后也可以用两点式写出切线方程例4.圆x 2 + y 2 = 4,求经过点P (0,-4)且与圆相交的直线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