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
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20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102例,治疗组100例,两组均采用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组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
治疗3~5d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6%,治疗组在咳嗽、喘息、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急性支气管炎;干扰素α-2b;氨溴索;疗效
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感染,以湿性咳嗽,不固定、散在的肺部干啰音和粗中湿啰音为本病主要特征[1]。
本病治疗原则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近年来我院儿科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程小于5d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02例,年龄3个月~7岁。
均符合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湿性咳嗽、肺部听诊闻及干啰音、痰鸣音和不固定的大中水泡音,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或肺门影增深[2]。
并排除肺结核、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将2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15.1±1.5)月,病程(3.9±1.3)d、对照组102例,男58例,女44例,平均年龄(14.8±1.4)月,病程(3.7±1.2)d。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止咳、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5mg/kg·次,2次/d);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5万IU/kg·次,2次/d)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岁10mg/次,2次/d)雾化吸入。
治疗3~5d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3~5d咳嗽、喘息消失,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有效:治疗3~5d咳嗽、喘息减轻,肺部干湿啰音明显减少;无效:治疗3~5d 上述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1.4实验室检查两组患儿均于用药前作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胸部X线检查。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喘息、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显效+有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6%。
Z值=
3.13,P<0.01(Z0.01=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不良反应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多见于婴幼儿,高发于秋冬季节气温骤变及雾霾天气时,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均可导致本病。
鉴于婴幼儿时期气管、支气管较狭窄,黏膜柔嫩,软骨柔软,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故一旦出现感染易于出现呼吸道痰液堵塞症状。
若治疗不规则及时,易进展为肺炎、哮喘等严重疾病,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初始病原以病毒感染多见,故尽早控制病毒感染和化痰对症处理是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病程少于7d者很少有使用抗生素指征[3]。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近年来文献报道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多种研究证明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3],其作用机制:①与机体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特异的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进一步复制,限制炎症的扩散,通过信号传导方式诱导和活化内源性Mx蛋白及RNA活化蛋白酶等抗病毒因子;②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T细胞、B细胞、NK细胞、吞噬细胞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4];③干扰素可促进肺泡内巨噬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提高抗原递呈能力和机体免疫水平,进而清除病毒。
盐酸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可使痰中黏多糖纤维裂解,抑制支气管黏膜酸性糖蛋白的合成而降低痰液粘滞,有利于痰液排出[5],能增强肺组织和呼吸道黏膜的多种细胞活性,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6]。
近年来雾化吸入疗法已成为WHO和GINA推荐用于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法。
干扰素α2b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方式使药物产生直径介于0.5~5μm的雾粒,可直接到达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也避免了肌肉、静脉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流感样症状、胃肠不适、肝肾损害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素α2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在总有效率、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經济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滥用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9.
[2]吴升华.儿科治疗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13-415.
[3]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700.
[4]罗蔚锋,张志琳,包仕尧,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神经细胞[J].江苏医药,2007,4(33):375-377.
[5]陈雅菊,王润娟,刘学琴.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2):201-202.
[6]许申.氨溴索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053-1055.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