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 教学反思

注重字词方法巩固,提升朗读阶段水平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戚文婧
《狐假虎威》是一篇著名、富有童趣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

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

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描写及其形象生动,非常值得朗读训练以及小品演绎。

因此,本人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放在了朗读朗读指导,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出感情,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动态。

在教学中,本人认为根据动作演绎朗读时本课理解词语和理解故事的重要方法,通过肢体的运动,孩子们可以生动得理解词语并将词语带入到文本中,感受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文本,同时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除此之外,本人在朗读指导中还采取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画停顿读长句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

除了以上亮点之外,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1)对时间的把控还需要斟酌
在上课时,由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很到位,同事师生之间配合到位,因此课堂节奏感过快,对课堂时间的把控出了差错,导致课堂设计的内容过早完成。

不过进行了课堂的即兴设计,设计了读一读演一演的环节,增加了课堂的表现容量。

(2)对生词教学的巩固还需要更规范
有听课老师指出,在生字词教学环节,学生不应该只看着生字进行拼读,拼读的时候应有拼音,如果只有生字就应该只读字,这样规范的字词教学建议给了本人很大的帮助,使得本人的课得以在生字词教学部分更加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