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稿)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类广告专业、社会学类秘书专业及政治学类行政管理专业、管理类乡镇管理专业等其他有关管理专业、部分理工科专业等专业门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是本门课程的特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材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并为即将开始的毕业作业的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从本质上说,本门课程应为一门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技能型课程,强调学以致用,力求做到“教了便能学会”、“学会便能用上”,应是本门课程所依循的教学原则。
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三项具体要求:第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第二,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
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第三,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门课程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
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此外,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同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的配合和衔接,特别是在实际写作训练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的写作,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得到应用。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门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72学时,共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学时的具体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1 概论 42 行政机关公文153 事务文书134 公关文书125 财经文书106 法律文书87 生活文书 68 补充文体 4三、课程的多媒体教材设计初步方案本门课程的教材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两种。
(一)文字教材文字教材由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两个部分组成。
主要教材全面、系统、具体地讲述课程内容,是平时教学和期末考试的基本依据。
力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教学性,并尽量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和学生自学的需要,应是主要教材的编写所依循的最重要的原则。
辅助教材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编选主教材所讲述的各类文体的例文,并作简要评析;二是辑录同应用写作直接相关的法规性文件。
辅助教材可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有意义的指导,同主要教材配合使用,有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程内容,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因而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用书。
(二)音像教材录像教材初定为18课时,采取A型与B型相结合的形式录制。
共作用是理清课程脉络,讲授重点难点,演示文章样式,布置平时作业,明确考试要求。
四、课程的作业安排本门课程的平时作业不应少于四次,其中写作练习应为主要内容,以下题目可作参考:(一)行政机关公文:通告、通知、报告、请示、函(二)事务文书:调查报告、计划、总结(三)公关文书和财经文书:1.贺信、慰问信、祝酒词;2.经济新闻、经济合同(四)法律文书和生活文书:1.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2.启事、书信通过练习,力求使学生做到能够比较熟练地撰写上述文种的文章。
作业采用5分制计分法计分,即每次作业满分为5分,四次作业满分为20分。
平时作业成绩可以计入期末总成绩, 也可以作为取得期末考试资格的依据。
在每次写作练习过程中,写前指导和写后讲评,同批改计分一样,都应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除上述文种,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其他文种的写作练习。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概论教学要求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应用类文章的基本特征,大致了解应用写作的涵义及提高应用写作水平的途径。
明确课程的总体情况,把握文体的一般特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一)应用写作的涵义(二)应用类文章的基本特征(三)提高应用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一、行政公文教学要求了解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文的构成要素和写作要求;了解各类公文的用途;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的一般写法。
教学内容(一)概述1.公文的概念及特点2.公文的基本功用3.公文的分类(二)公文的体式1.公文的构成要素2.公文的构成格式3.公文的印装规格(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四)几类常用公文的写作要领1.决定2.公告3.通告4.通知5.通报6.报告7.请示8.函9.会议纪要二、事务文书教学要求了解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及各类法规规章的涵义;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掌握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及各类规章制度的一般写法;掌握计划、总结、讲话稿、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如按文体划分,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应为这一部分的重点文体。
教学内容(一)概述1.事务文书的特点2.事务文书的作用3.事务文书的主要种类(二)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要领1.调查报告2.工作计划3.工作总结4.讲话稿5.述职报告6.法规规章三、公关文书教学要求了解公关文书的主要种类;理解公关文书的主要特点;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公关文书的一般写法。
教学内容(一)函电类文书1.贺电和贺信2.唁电和唁函3.请柬和聘书4.慰问电和慰问信5.邀请电和邀请信6.感谢信和表扬信7.求职信和推荐信8.介绍信和证明信(二)致词类文书1.欢迎词和欢送词2.祝酒词和答谢词3.开幕词和闭幕词4.追悼词四、财经文书教学要求了解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经济新闻、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涵义;掌握经济消息、产品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结构和内容;掌握经济消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的写作要求;理解合同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内容(一)经济新闻1.经济新闻的涵义和作用2.经济新闻的种类3.经济消息的结构和内容4.经济消息的写作要求(二)产品说明书1.产品说明书的涵义和作用2.产品说明书的特点3.产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4.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三)经济活动分析报告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涵义和作用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3.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四)可行性研究报告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涵义和作用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结构和内容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五)合同1.合同的涵义和作用2.合同的特点3.合同的种类4.合同的结构和内容5.合同的写作要求五、法律文书教学要求了解民事法律事务文书、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主要种类;理解民事法律事务文书、刑事法律事务文书、行政诉讼法律文书的涵义;理解民事起诉状、民事上诉状、民事答辩状的涵义和用途;理解刑事自诉状、刑事上诉状、刑事答辩状、刑事申诉书的涵义和用途;理解行政起诉状、行政答辩状的涵义和用途;掌握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民事上诉状、刑事自诉状、刑事答辩状、行政起诉状、行政答辩状的写法要领。
教学内容(一)民事法律事务文书1.概述(1)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涵义和用途(2)民事法律法律文书的主要种类2.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写作要领(1)民事起诉状(2)民事上诉状(3)民事答辩状(二)刑事法律事务文书1.概述(1)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涵义和用途(2)刑事法律诉讼文书的主要种类2.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写作要领.(1)刑事自诉状(2)刑事答辩状(三)行政诉讼文书1.概述(1)行政诉讼文书的涵义和用途(2)行政诉讼文书的主要用途2.行政诉讼文书的写作要领(1)行政起诉状(2)行政答辩状六、生活文书教学要求了解条据、启事、书信、读书笔记的用途和特点;掌握条据、启事、书信的一般写法;掌握读书笔记的主要类型和常用形式。
教学内容(一)条据1.条据的用途和特点2.条据的一般写法(二)启事1.启事的用途和特点2.启事的一般写法(三)书信1.书信的用途和特点2.书信的一般写法(四)读书笔记1.读书笔记的用途和特点2.读书笔记的主要类型3.读书笔记的常用形式附∶关于补充文体的说明除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体之外,各教学单位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适当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文体,譬如,简报、广告、招标投标文书、学术论文、综述等。
有关前述文体的资料会在网上或学习参考书中提供一部分,供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