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QC小组活动步骤及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在公司部广泛深入地开展QC小组的活动,使QC小组活动规化、程序化,保证QC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以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围
本办法适用公司各QC小组的活动和管理。

3职责
3.1各QC小组按要求进行选择课题并进行活动,记录活动容,发布活动成果;
3.2各部门积极支持本部门的QC小组活动;
3.3企管部负责QC小组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组织公司的QC成果发布会。

4、管理容
4.1 QC小组的定义
QC小组是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简称,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或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QC小组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质量管理小组,其开展的活动逐渐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中。

4.2 QC小组的特点:
4.2.1 广泛的群众性;
4.2.2组织的灵活性;
4.2.3明显的自主性;
4.2.4 高度的性;
4.2.5 明确的目的性;
4.2.6 严密的科学性。

4.3 QC小组的类型:
QC小组有五种类型:
4.3.1、管理型QC小组:成员以管理人员为主,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
4.3.2、现场型QC小组:以现场职工为主,以稳定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
4.3.3、攻关型QC小组:以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人“三结合”组成,以解决工艺、技术、质量关键问题为目的;
4.3.4、服务型QC小组:以从事服务性的职工为主,以解决优质服务、加快资金周转和开展多功能服务等容为活动课题。

4.3.5、创新型QC小组: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多以企业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

4.4 QC小组的选题原则:开展QC小组的活动要提倡和坚持“小、实、
活、新”的原则,其具体容:
4.4.1、小—小课题、小题目、小成果;
4.4.2、实—、务实、扎实;
4.4.3、活—活动和发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4.4.4、新—活动方式、容及发表形式有创新。

4.5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针对工作、生产或管理中的问题,由愿意自己动手、努力解决问题的职工自愿组成,一般设组长一人,组员若干人,然后选择活动课题,开展小组活动。

组成QC小组后,必须到QC小组的主管部门注册登记。

4.6 QC小组活动步骤
4.6.1第一步:选择课题
4.6.1.1选题要小而实,避免大而笼统;
4.6.1.2选题要先易后难,避免攻克不下;
4.6.1.3选题要具体明确,避免空洞模糊;
4.6.1.4选题要有依据,注意来源。

4.6.2第二步:调查现状
现状调查应注意:
4.6.2.1、注意调查的客观性;
4.6.2.2、注意调查的时间性;
4.6.2.3、要用数据说话,对数据分层整理和分析。

4.6.3第三步:设定目标值
设定QC小组活动的目标值时应注意:
4.6.3.1目标值应明确并和课题一致;
4.6.3.2目标值不要定得太多;
4.6.3.3目标值不要定得太高;
4.6.3.4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

4.6.4第四步:分析原因,确定要因
分析原因时,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按人、机、料、法、测、环六大因素进行分析,要结合实际,找出问题的具体原因。

不要笼统地找出几个原因,而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具体原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改进措施。

4.6.5第五步: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时应注意:
4.6.
5.1对策应与项目(原因)相对应,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
4.6.
5.2对策应能实施和检查,不应只罗列口号;
4.6.
5.3对策应由不同组员提出和承担,做到全员参与;
4.6.
5.4制定对策,通常要回答5W1H:
What(何事),回答针对什么原因;
Why(为何),回答为什么要制定对策;
Where (何地),回答应在哪里进行;
Who(何人),回答由谁来做;
When(何时),回答何时进行和完成;
How(如何做),回答怎样进行和完成.
4.6.6第六步:实施对策
实施对策时应注意:
4.6.6.1严格按照对策计划行事;
4.6.6.2保持经常性和全员性;
4.6.6.3必要时应修改对策;
4.6.6.4注意记录和检查..
4.6.7第七步:检查效果:
检查QC小组活动的效果时应注意:
4.6.7.1实事,以实事和数据为依据;
4.6.7.2对于经济性目标的检查,应邀请财务部门和有关领导参加;
4.6.7.3对于技术性的目标,应邀请技术部门和有关领导参加;
4.6.7.4检查项目应与目标值相一致,针对活动的目标值进行检查。

4.6.8第八步:巩固措施
采取巩固措施时应注意:
4.6.8.1必须经过活动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4.6.8.2任何文件的修改都必须通过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文件的修改;
巩固措施要具体可行,不能抽象空洞。

4.6.9第九步:制定下步计划
总结本项课题活动的经验和不足,提出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4.6.10第十步:编制活动成果报告,发表成果
成果报告通常包括:小组概括;选题理由;现状调查及分析;确定目
标值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主要问题和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验证;制定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明确遗留问题及今后计划。

4.7 QC小组的管理
4.7.1各部门凡需要解决管理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均可成立QC小组。

QC小组选题时应结合公司的实际需要,课题围应在本部门的生产或管理围之,如果涉及其他部门的工作,可以吸收其他部门的人员参加,例如品质部、技术部和研发部的相关人员。

4.7.2 QC小组成立时,要根据所研究的课题确定QC小组的名称、类型、小组成员、活动计划等。

4.7.3小组成立以后,由该小组填写《QC小组注册申请表》,由小组所在部门经理签字后到企管部进行注册。

4.7.4 企管部对注册的小组进行登记。

4.7.5 注册的QC小组享受下列权利:
4.7.
5.1、得到企管部的支持;
4.7.
5.2、小组活动中需要的投资可以列为技术改造项目。

4.7.
5.3、可以在公司的QC成果发布会上发布活动成果;
4.7.6各部门成立的QC小组服从企管部的领导和指导,未注册或不服从管理的QC小组不能享受4.
5.1规定的权利。

4.7.7各部门应积极支持本部门成立的QC小组的工作,为其提供活动场地和必要的资源,本部门无法满足时可向企管部寻求帮助,企管部通过各种方法解决QC小组存在的问题。

4.7.8 QC小组的成员应接受过QC活动知识的培训,小组的负责人能认真带领小组人员开展QC活动。

4.7.9 QC小组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要求进行活动。

QC小组每月应至少活动两次;小组负责人作好培训和活动的记录,主要包括QC小组培训和活动的容、每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参加人员、各阶段取得的成果等。

4.7.10 QC小组活动结束,取得成果后,小组成员应总结活动过程,编写QC成果报告。

4.7.11 企管部对注册过的QC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小组进行活动,对未按规定进行活动或弄虚作假的QC小组取消注册资格。

4.7.12成果发表
4.7.12.1各部门适时组织部QC成果发表。

4.7.12.2企管部每年3月份组织公司部的QC成果发布会,
评委根据《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对QC小组成果发表进行评审,对取得公司一、二等奖的QC成果,按照《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进行现场评审,推荐参加本年度的市级QC成果发布会。

4.7.13对取得市级以上QC成果发布机会的QC小组,由企管部组织该小组参加省级以上的QC成果发布会。

4.8奖励
4.8.1对取得公司QC成果一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100元并颁发证书,取得公司QC成果二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80元并颁发证书;
4.8.2取得市级QC成果一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200元,取得市级QC成果二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100元,取得市级QC成果三等
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80元;
4.8.3取得省级以上QC成果一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500元;取得省级以上QC成果二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300元,取得省级以上QC成果三等奖的小组成员每人奖励150元。

4.9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4.9.1获得公司一、二、三等奖的QC成果,由小组负责收集该组QC 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成果报告和证书,交企管部按《记录控制程序》归档。

4.9.2未获得公司奖励的QC成果,有小组负责收集该组QC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成果报告,由各自部门存档。

5相关文件:
5.1 《记录控制程序》
5.2 《QC小组成果报告编写指导书》
6记录
6.1 《QC小组注册登记表》
6.2 QC小组活动课题登记表
6.4 QC小组活动记录
6.5 QC小组成果报告
6.6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6.7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