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光面与预裂爆破爆破

7.光面与预裂爆破爆破


减弱,从而降低地震效应,减少对边坡岩体的破坏,提高边坡坡面的
平整度,保护边坡的稳定性。

预裂爆破与普通生产爆破相比,减震效果一般可达4%~60%。工程经
验实测数据表明,由于预裂缝的作用,爆破震动可减少50%~82%,
破坏范围可缩小40%,预裂面的不平整度为±20cm,孔壁的保留程度 为:坚硬岩石大于80%,软岩大于50%。
小直径药卷连续装药。
3、起爆顺序: 光面爆破与主体爆破一起分段延期起
爆,也可采用预留光爆层在主体爆破后起爆。
7.2 预 裂 爆 破

所谓预裂爆破,就是沿露天矿设计边坡境界线,钻凿一排较密集的钻 孔,每孔装入少量炸药,在采掘带主爆孔未爆之前先行起爆,从而炸 出一条有一定宽度(一般大于1~2cm)并贯穿各钻孔的预裂缝。由于 有这条预裂缝将采掘带和边坡分隔开来,因而后续采掘带爆破的地震 波在预裂带被吸收并产生较强的反射,使得透过它的地震波强度大为
保证孔壁不损坏的线装药密度:Δ=2.75[σ压]0.53r0.36
保证形成贯通裂缝的线装药密度:Δ=0.36[σ压]0.63a0.67
在钻孔底部约1m左右,由于夹制严重,其线装药密度应
根据岩性不同,适当增大装药量,一般增大1~2倍。
也可按经验数据法确定
岩石性质 炮孔直径/mm 孔间距/m 单位长度装药量/g· m-1
7.
光面与预裂爆破
7.1 光面爆破 7.2 预裂爆破 7.3 定向断裂爆破新技术
7.1 光面爆破
瑞典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率先研究一种能按设计轮廓 线爆破岩体,使巷道周壁或开挖面平整,并使围岩不受明显 破坏的控制爆破技术,即光面爆破技术。美国、加拿大等国 也相继进行了研究。 我国自1970年以来,在矿山、水利、地下工程中获得了 广泛应用光面爆破技术,至今成为控制开挖轮廓线的主要爆 破方法之一。特别是光面爆破与锚喷支护相结合后,已成为 井巷工程中一项重大技术改进。
光面、预裂爆破的特点及应用
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 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和 保留岩体之间形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区爆破时对 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称 为预裂爆破; 而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 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以形成平整 轮廓面的爆破作业,称为光面爆破。
1、表中数值适用于号岩石铵锑炸药; 2、预裂爆破时周边眼间距要减少15~30%,每米装药量则应增加15~30% ; 3、预留光爆层时周边眼抵抗线可增大15~30%。 4、用延期雷管起爆时,周边眼间距要适当减小,装药量要增大。
四、施工要点 1、钻孔质量 做到“准、平、齐” 2、装药结构 标准药卷空气间隔装药; 多采用: 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

普通爆破和光面爆破的效果 (a)普通爆破 (b)光面爆破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光面爆破
三峡工程建基岩水平光爆
湖北清江水布垭水电站高边坡爆破与开挖
广西龙滩水电站高边坡爆破与开挖
三峡工程临时船闸爆破与开挖
某 经 过 光 面 爆 破 的 岩 石
柳州一桂林高速公路山石质路爆破
光面爆破在隧道掘进建设中的应用
当挖深大于15m时,宜采用分层爆破。层间应设平 台,平台宽度1.5~2.0m。 6. 预裂孔深。 既要考虑不留根底,又要考虑不破坏岩石的整体结构。
7. 起爆时差
预裂爆破应先于主药包起爆,其时间差要保证人造断 层的形成,一般应大于50ms,在保证主药包网路安全准 爆的前提下,其间隔时间越大,人造断层层面形成效果越 好,其边坡的成型效果也就越好。
起的应力波先在孔壁上产生初始裂缝,然后,在爆生气体
静压作用下,形成“气楔”使裂缝扩展,最终贯通。
邻孔和空孔的 导向作用
图 光面爆破时炮眼连心线破裂面的形成
(a)炮孔装药情况;(b)先爆炮孔对相邻炮孔的影响;(c)光面的形成
三、光爆参数
1、不耦合系数 由不耦合装药炮孔壁上产生的冲击压力知 P2

一、光面爆破及特点
适用于断面周边一层岩石,爆后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围岩形 状规整。表面光滑、损伤小、保持稳定。
特点:减少超欠挖;
井巷成形规整、质量高; 围岩稳定,自身承载能力强,减少支护及用材; 掘进速度快、成本低、施工安全; 钻孔质量要求高。
二、光爆原理 1、光爆实质——是在断面设计的轮廓线上布置间距较 小相 互平行的炮孔,控制装药量及不耦合装药结构,选用低密度、 低爆速(威力)炸药并同时起爆,沿炮孔连线将岩石切断崩落。
2、原理 1)应力波叠加原理——相邻两孔装药同时爆炸时, 应力波沿炮孔连线相向传播,相互干涉叠加,当切向拉应 力大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时,切断岩石形成贯穿裂缝。 2)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原理——实际爆破 时,两孔难以保证同时,故连线上应力波叠加难以实现。 因此,认为贯穿裂缝的形成,是基于各装药爆炸所激
3、钻孔直径D
深孔爆破时,公路、铁路与水电取80~100mm,大直径
150~300mm多用于矿山;浅孔爆破取42~50mm。 4、台阶高度H 与主爆区台阶高度相同,一般情况,深孔不大于15m, 浅孔取1.5~5.0m为宜。
5、炮孔超深h
h=1.5~1.5m,孔深大、岩石坚硬完整者取大值,反之取 小值。
一、预裂爆破原理
与光面爆破一致,消灭粉碎区,控制破裂区。 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很相似,它是在光面爆破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不同的是:光面爆破 是光面眼前面的岩石都崩落后再才进行爆破, 它有最小抵抗线。
而预裂爆破是在预裂眼前面的岩石都没有爆的
情况下所进行的爆破
二、预裂爆破的优点 预裂爆破首先形成裂隙后,前面的炮孔再爆破时所产生的 应力波遇到裂缝就会发生反射,从而减弱了对所要保护的边坡 的冲击破坏。 三、预裂爆破参数 1.炮孔直径,一般采用潜孔钻机,孔径从90~150mm,也有 用200mm的。一般孔径越小,留的孔痕率越高。 2.不耦合系数:
0 D dc
2
6
8
d n b
令 P2 K b c 可求得Kb。一般取Kb=1.5~2.5
2、最小抵抗线W 在爆破中,为了使保留区岩壁光滑而不致破坏,抵抗线W也不宜过 大,否则爆破后不能形成光滑的岩壁,达不到光面爆破的目的。 因此对于露天深孔光面爆破的抵抗线W最好采用与钻孔直径d有关的 关系式计算,即,W=(7~20)d。 或 W=(1.5~2.0)a
处理好预裂炮孔与前排药包位置的关系
预裂爆破炮孔与前排药包之间的水平距离W后,是一个 关键的参数。W后过大,造成预裂孔前方岩石破碎效果差, 影响后期施工;W后太小,预裂面易遭受主药包爆破时的损 坏,影响边坡质量。 对于主药包为条形峒室药包,一些工程提出的经验公式: W后=(2.0~2.5)RY=(0.32~0.40)W 式中:RY——压缩圈半径; W——峒室药包的最小抵抗线,大抵抗线取小值。
光面、预裂爆破的特点及应用
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两个 方面: 第一,预裂爆破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而光面 爆破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 第二,预裂爆破是在一个自由面条件下爆破, 所受的夹制作用很大。而光面爆破是在两个自由面 条件下爆破,受夹制作用小。
光面、预裂爆破的作用机理
主要:爆炸应力波的导向作用和爆生气体的扩缝作用
如果相邻孔不能同时起爆,虽然应力波的叠加作
用将不存在,但先起爆孔产生的应力波传播至邻孔 时,将会使邻孔产生应力集中,使得孔壁与孔连心 线两交点处的环向拉应力达到最大值。因此,易在 此两点形成初始裂缝;
相邻孔起着反射波阵源的作用,当应力波反射到
充满爆生气体的有放射状初始径向裂缝的原炮孔上 时,自然也容易使孔连心线方向上的初始径向裂缝 最先扩展,形成初始长裂缝。
4.孔距,一般为钻孔直径的7~15倍,即
α=(7~15)D 硬岩一般取较小值,软岩取大值。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推荐的预裂孔孔距经验公式:
a 19.4DK 1
式中:α-预裂孔孔距,cm; D-钻孔直径,cm; K-不偶合系数。
0.523
5.预裂爆破的台阶高度H。以 H 15 m 为宜。
由于不偶合装药,因而药包与孔壁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环形间隙。环 形间隙的存在,可降低爆轰波的初始压力,保护孔壁及防止其周围岩石 出现过分粉碎;同时还可以延缓爆破作用时间,有利于预裂缝的扩展。 不偶合系数的大小,主要与岩石性质有关。
根据国内外资料,一般以2~5为宜。
3.线装药密度—单位炮孔长度的装药量(不包括填塞部分)
周边眼眼距E
光面层厚度W
图 光爆参数示意图
周边眼内第一层辅助眼

时差越短则壁面平整效果越有保证。
图 起爆时间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
(a)不同段秒差延期起爆; (b)齐发爆破;
(c)微差起爆
8、单位装药量q
单位装药量又叫线装药密度和装药集中度,它
是指单位长度孔眼中装药量的多少(•g/m或kg/m)。
光面、预裂爆破的作用机理
爆生气体的扩缝作用
孔内爆生气体因膨胀将会挤入孔壁的初始径向裂缝, 起着所谓“气刃效应”,使长短不一的初始裂缝得到不同 程度的扩展。

应力波的先期作用,使得孔壁在炮孔连心线方向上的 初始径向裂缝比其它方向长得多,初始裂缝的扩展最初 受到动能作用而高速扩展,但随着爆生气体的膨胀和耗 散,气体压力值迅速降低,从而值迅速减小。所以,初 始裂缝在爆生气体膨胀作用下所能扩展的长度是有限的。 但如果将两相邻孔的间距控制在裂缝所能扩展的长度范 围内时,裂缝就会相互贯通。
图 光面爆破炮孔装药结构 1—导爆索;2—堵塞段;3—中间装药;4—底部增强装药
6、炮眼间距
根据不同的光爆原理有不同的确定方法。炮孔间距一
般为孔眼直径的10~20倍; 也可按 a=mW 确定(m取0.8~1.0) 在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应取小值,整体性好的岩 石可取大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