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江苏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考研大纲汇总

最新江苏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考研大纲汇总

2014年江苏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考研大纲目录I 考查目标 (3)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III 考查内容 (4)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9)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剂学专业药学综合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剂学专业《药学综合一》考试是为我校招收药剂学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剂学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医药事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临床药物监测及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3.掌握中西药物制剂分析的基本方法。

4.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150分,有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解释 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填空题 22空,每空1分,共22分单项选择题 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多项选择题 6题,每小题1.5分,共9分简答题 8题,前7小题7分,第8题10分,共59分计算题 3题,共34分药物分析(含分析化学) 150分,有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解释 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填空题 6题,每空1.5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多项选择题 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 6~8题,共50分计算题 1~2题,共10分III 考查内容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3.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4.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

5.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

6.胃肠道的结构、功能和药物的吸收过程。

7.运用药物胃肠道药物吸收特性,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制剂。

8.注射给药、吸入给药、皮肤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口腔粘膜给药、眼部给药的吸收过程、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9.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0.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

11.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部位与过程。

12.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3.主要代谢酶--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性质和代谢条件。

14.首过效应的定义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5.肝提取率的概念及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6.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掌握酶抑制和酶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7.药物肾排泄的三种机制,影响肾排泄的主要因素。

18.肾清除率的意义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9.肠肝循环概念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1.药物动力学中隔室模型的概念及药物转运过程中的速度表达式及意义。

22.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的定义和意义。

23.房室模型等基本概念及其判断。

24.掌握单室模型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利用血药浓度数据计算参数的方法。

25.静脉注射给药后,利用尿药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26.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公式、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及求算。

27.多剂量函数、稳态血药浓度、稳态平均血药浓度、达坪分数、蓄积因子、波动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28.从单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方程式转变为重复给药后方程式的方法。

2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及可能存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体内过程。

3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识别方法及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31.临床给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及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

32.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33.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内容34.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概念与试验方法。

35.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二、药物分析(包括分析化学)1.误差、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其表达,分析数据处理的方法。

2.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酸碱滴定、非水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法等的基本原理;容量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熟练掌握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及其应用,掌握荧光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及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应用。

4.色谱法基本原理与理论,色谱法有关术语、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着重掌握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其在体内外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薄层色谱分离操作过程,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工作流程,色谱分离及检测条件的选择。

5.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熟悉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现行版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了解主要的国外药典。

6.掌握常用鉴别试验的原理和实验条件。

7.药物纯度的概念与要求;杂质的来源与种类;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项目与方法;杂质限量检查的表示和计算方法;特殊杂质常用的检查方法。

8.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类型、原理及操作要点;重点掌握氧瓶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仪器及操作要点;掌握分析方法效能指标的定义、意义、计算方法。

掌握体内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9.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熟悉代表性药物的化学性质与常用鉴别试验方法及其原理,常用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10.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结构、性质与分类,熟悉代表性药物及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

药物的结构、合成路线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之间的关联。

11.芳酰胺类和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结构、性质与分类;熟悉代表性药物及其鉴别、检查方法;苯乙胺类药物的鉴别与杂质检查。

芳酰胺类、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和苯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12.杂环类药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熟悉代表性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重点掌握非水碱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比色法、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杂环类药物的方法原理与要点。

13.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常用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方法。

14.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分类、特征官能团;本类药物常用的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比色法的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15.抗生素类药物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熟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四环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与鉴别试验;掌握微生物检定法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HPLC法测定庆大霉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要点,抗生素药物中高分子杂质的来源、特点及控制方法。

16.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片剂和注射剂分析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测定方法;常用附加剂对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干扰及其排除方法;复方制剂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与计算方法。

17.生物制品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生物制品常用的鉴别、检查项目与含量(效价)测定方法;熟悉生化分析法与生物检定法测定生物制品的基本方法与应用。

18.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基本程序;中药制剂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和分离提纯方法;各类中药制剂的基本质量控制项目与要求;中药制剂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及含量测定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19.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制订的目的、意义及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20.药物现代色谱法、光谱法及联用技术的进展。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包括1—6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Absolute bioavailability2.血药浓度变化率3.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 enterohepatic cycle5. Renal clearance6. loading dose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题共22空,每空1分,共22分)。

1.消除是_______与_______过程的综合效果。

药物在体内的_______与_______过程一般总称为处置。

2.药物体内代谢分为两相,第一相的反应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_______和_______。

它是衡量制剂_______的重要指标。

4.肾排泄的机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组织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药物吸收受随pH变化而产生的_______和_______的比例及_______所支配的假说,称为_______假说。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序号内)。

选择题答题卡:1.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渗透作用D.胞饮作用E.被动扩散2.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3.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B.粒子大小C.多晶型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4.某药物的t1/2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 b约为A.0.05小时-1B.0.78小时-1C.0.14小时-1D.0.99小时-1E.0.42小时-15.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一般A.游离药物浓度高,作用强B.游离药物浓度低,作用强C.游离药物浓度高,作用弱,排泄慢D.游离药物浓度低,作用弱,排泄慢E.游离药物浓度低,作用弱,排泄快6.硝酸甘油口服后血中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浓度,必需舌下给药,这是因为A.此药口服不吸收B.此药口服吸收入血量少C.首过消除量大D.此药排泄快E.此药分布速率高7.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B.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C.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D.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8. 已知某药的t1/2为3小时, vd为130升, 据以上资料所能做出的正确判断是A.此药从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B.此药主要在肝脏被药物代谢酶代谢C.此药为一级动力学消除D.此药的消除速率常数约为50E.此药的血浆清除率约为30 L/h四.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9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