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安全管理 ➢ 动物园中游览项目的收费要统筹安排、
合理设置。
植物园
按其性质可分为 ➢ 综合性植物园 ➢ 专业性植物园
植物园管理方面: ➢ 遵循生物的生命过程与生长规律 ➢ 保护植物园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 对植物园要进行旅游容量控制 ➢ 将植物园的旅游、科普、教育功能融为一体。
西安植物园
中山大学竹种标 本园
轩辕柏位于陕西 黄帝陵县城北桥 山皇帝庙内,树 高几十米,下周 围长10米,为庙 内群柏之冠。轩 辕柏相传为皇帝 公孙轩辕氏手栽, 历来被誉为神州 古树之首。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 代第三纪留下的植物, 在第四纪的冰川时期, 大部分地区的洪洞相继 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 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 成为植物界今天的“活 化石”,为中国特有, 因其花型酷视展翅飞翔 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 家命名中国“鸽子树”
2、生物景观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组合
3、生物景观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的重要环境空间和场所
4、生物景观影响甚至决定人们旅游活动的方式
5、人们利用、改造生物景观为自己的旅游活动 服务
6、人类旅游活动影响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生 理过程和地理分布
华南虎,世界上 几乎已经不存在 野生的华南虎。
5.2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分类
类型:水生动物栖息地 陆生动物栖息地 鸟类栖息地 蝶类栖息地
辽宁大连 斑海豹国 家自然保 护区
5.3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与管理
5.3.1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价值
➢ 从生物景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的属性讲,本质是生物及其与 环境的综合体
➢ 从人类保护生物资源的方面看,通过旅游开发, 生科体会到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专类动物园
➢ 位于城市近郊,面积较小 ➢ 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种类 ➢ 鳄鱼公园、蝴蝶公园
自然动物园
➢ 位于自然优美、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森林、 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面积大
➢ 均以野生动物为主要景观 ➢ 四川都江堰森林公园
动物园管理方面: ➢ 合理进行动物园的功能区划 ➢ 进行动物园容量评估与控制 ➢ 对非生物景观和设施的游乐经营要加强
5.4 动物植物园
根据动物园的区位、规模、展出方式等不同 分为: ➢ 城市动物园 ➢ 人工自然动物园 ➢ 专类动物园 ➢ 自然动物园
城市动物园
➢ 位于大城市近郊区 ➢ 以人工兽舍结合动物室外运动场地为主 ➢ 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
人工自然动物园
➢ 位于大城市远郊区,面积较大 ➢ 动物以群养、放养为主 ➢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园、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
➢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多样化。
5.3.3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管理要点
➢ 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及国际社 会有关生物、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 旅游经营中,切实进行环境容量预测与控制, 减少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开发,除了对生物资源本 身进行保护外,根本的是要对生物赖以生存 的环境系统进行保护、优化、改造。
草地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 构成的地区。
类型: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疏林草地
与草地的区别在于草地上生长着疏散的林木。
花卉地
花卉数量较多、集中分布、有一定面积 规模的地区。
广州从化宝 趣玫瑰世界
伊犁薰衣草
野生动物栖息地
野生动物生存、繁衍所处的自然环境地域空 间,野生动物与生存的环境空间共同构成了野生 动物栖息地。
5.1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概述
5.1.1 概念
把所有生物景观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够 被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与环境 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5.1.2 特征
➢ 美学性 ➢ 可再生性 ➢ 脆弱性 ➢ 奇特性
河豚 指猴
面包树 大王花
5.1.3 生物景观与旅游的关系
1、生物景观为人们的旅游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 资源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树林
丛树
生长在一起的小片树木组成的植物群体。
特点:成片分布的树木数量少、覆盖面积小、 分布较分散; 一般呈不连续或块状分布,且与其他地 理实体交错分布。
独树
通常把具有特殊价值(景观、旅游、研究) 的独树,称为名木、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我国,凡年龄达100年以上的独树即可称 为古树。具有特殊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 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称为名木。
1、树木 ➢ 林地 ➢ 丛树 ➢ 独树
2、草原与草地 ➢ 草地 ➢ 疏林草地
3、花卉地 4、野生动物栖息地
林地
生长在一起的大片树木组成的植物群体与其 所占有的地表共同构成的景观。
特点:成片生长、面积较大、封闭度高
➢ 热带雨林 ➢ 热带季雨林 ➢ 红树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常绿硬叶林 ➢ 温带夏绿阔叶林 ➢ 针叶林 ➢ 泰加林
➢ 从旅游开发的主体来看,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成 为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等主体的重要对象
➢ 从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方面看,生物景观旅游资 源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5.3.2 生物景观的旅游开发方向
➢ 对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因 地制宜、就地取材;
➢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注意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