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精品PPT课件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精品PPT课件


血管视诊
1.颈部血管 2.肝颈静脉回流征 3.毛细血管搏动征
血管触诊
一般选用桡动脉 内容:
脉率、脉律、血管紧张度、脉搏强弱 注意有无水冲脉、交替脉、奇脉等
血管听诊
注意有无枪击音、杜勒氏二重杂音等
血压测量
1. 病人安静5~10分钟 2. 仰卧或坐位,上肢裸露,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
鉴别点
S1
声音特点
音强,调低, 时限较长
最响部位
心尖区
S1和S2间距离 S1与S2 的间隔较短
与心尖搏动关系 同时出现
S2 音弱,调高, 时限较短
心底部 S2与S1的间隔较长 心尖搏动之后出现
心 脏听 诊
正常心音口诀
第一心音低而长, 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 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 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 心尖搏动反时相。
内容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 2. 震颤:时期 3. 心包摩擦感
方法
心脏叩 诊
间接叩诊法
1 手法:病人坐位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平行(与肋间垂直) 病人仰卧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垂直(与肋间平行)
2 力度:均匀,尽可能轻叩 3 顺序: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内容
心脏叩 诊
1. 叩诊左界
从心尖搏动点所在的肋间开始 由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从外向内叩,确定心界 按肋间隙顺序向上叩,直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心脏叩 诊
内容
2. 叩诊右界:
先从第二肋间隙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出肝浊音界 然后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 按肋间隙顺序自下而上叩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3. 测量心界:
心脏叩 诊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应先使血压计的水银柱平面降回零点 间隔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作业
实习报告
按病历编写格式记录检查结果 下一次实习课时交
思考题
见《实习指导》 下一次实习课提问
熟练及背诵
下发体检内容及顺序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2-3
Ⅱ 2-3

3.5-4.5
3-4Ⅳ Biblioteka -6Ⅴ 7-9方法
心 脏听 诊
病人体位 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 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心 脏听 诊
内容
1. 心音 2. 心率 3. 心律 4. 杂音 5. 心包摩擦音
心 脏听 诊
S1和S2的鉴别
2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直并轻度外展
3. 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下缘在肘弯横纹上2~3cm, 听诊器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
4.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值为收缩压, 声音消失时的汞柱值为舒张压
血压测量
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一般为右上肢 血压计零点与被检查的手臂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 一般应连测2~3次,至少应重复1次,取其最低值记录 重复测量时
正常心脏及血管检查
实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
视、触、叩、听在心脏检查中的应用 能比较准确的叩出心界 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辨别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收缩期和舒张期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管的检查方法
实习内容
体格检查必要的器械
听诊器、硬尺、棉毯、血压计、清洁玻璃片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视、触、叩、听四种体检方法
心脏视诊
方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心脏视诊
内容
1. 心前区是否隆起 2. 心尖搏动最强的位置、范围 3. 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
心脏视诊
内容
正常心尖搏动 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处 搏动范围直径2-2.5cm
心脏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