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好教育云平台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历史(三)

2020届好教育云平台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历史(三)

2020届好教育云平台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

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

”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A . 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 .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 .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 .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5.韩非子认为君臣关系是:“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买卖关系,这一观点意在( )A .宣扬加强君主集权B .恢复贵族等级秩序C .重建政治统治秩序D .批驳墨家兼爱思想26.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 )A .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 .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 .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 .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27.顾炎武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据此可知,顾炎武的思想( )A .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B .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严厉批判C .彻底改变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D .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28.明清之际,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1893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这反映了( )A .中国的茶叶生产日趋萎缩B .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列强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步伐 29.表2列举有关黄海海战的细节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 表2记述出处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荀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

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浅野正恭《日清海成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

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签》A .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B .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C .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D .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30.1949年4 月20日,百万解放军准备渡江作战,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强行闯入长江国共交战区域。

在多次警告后,解放军将其击伤搁浅,升起白旗,随后解放军又炮击了赶来支援的英国军舰,从此再没有外国军舰敢进入中国内河横行霸道。

这反映出( ) A .中共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态度 B .西方妄图干涉和破坏中国革命 C .武装斗争是反帝唯一有效手段 D .近代西方殖民特权在中国终结31.随着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下列事实能说明此观点的有( )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③建立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④施行“一国两制”实现港澳回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柏拉图在谈到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A.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雅典没有以法律来约束公民C.雅典民主政治的极端不公正 D.雅典直接民主制导致体制危机33.有学者指,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该学者意在强调()A.错误观念意外引发法国大革命 B.改造后的新宗教具有进步作用C.牛顿力学体系使信仰更加虔诚 D.近代科学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34.下表为理论界对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原因的不同看法。

这说明()观点一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客观上取决于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观点二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个人意志的结果观点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然要求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A.同一历史有着不同解释B.意识形态制约历史结论C.史料互证丰富历史认识D.时代变迁左右历史观点35.有美国学者指出:“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将会变为多文明的、多极的。

政治冲突不可避免,文明将是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以国家为主体爆发,而是将在不同文明的民族间爆发。

国家主体变为民族主体,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该学者旨在()A.说明全球政治动荡不安B.阐述民族差异决定世界发展C.掩盖美国霸权主义行径D.强调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第41题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41.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三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4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外商控制中国市场的主要手段。

(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11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表3是一位日本陆军大臣于1917年5月至6月间,对中国的旅顺、青岛、济南、上海、南京、汉口、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写出的一份报告。

在原文中,他对中国沿海及内河航路中列强船舶货运吨位做过调查统计。

表3主要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数据。

表3 中国沿海及内河中若干国家船只货运吨位统计表国别1913年1914年1915年1916年英国38120300 39266756 37675657 35840573法国1232763 898644 561955 596237德国6320466 4026493 58263 66532俄国1687796 1954925 1922055 1545085中国14744325 18655411 18655411 18460533——(日)田中义《对华经营私见》根据表格提供的史料,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数据加以概括,并指出其关联性,结合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关联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东汉初,豪强势力发展,土地兼并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

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徭役负担,光武帝颁布了“度田”诏令,核实各地的垦田数量和清查户口。

起初,地方官员在执行“度田”诏令时,畏于权势,不敢认真清查,袒护豪强大族。

特别是河南、南阳两地,一为京师之地,功臣居多;一为帝乡,皇亲尤众,“田宅逾制”更甚。

这些问题暴露后光武帝极为重视,果断采取措施,整肃吏治,严惩在“度田”中作弊的官员,因“度田”不实被处死的郡守达十余名。

从打击官员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看,有河南郡、河内郡,兖州之东平国,徐州之东海国、琅邪郡,荆州之南郡等,范围很大。

光武帝的“度田”令因此得以严格执行,取得显著成效。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武帝“度田”改革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度田”改革的特点并据此说明其作用。

(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在各国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由国际联盟主持召开的国际裁军会议于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

大会由英、法、美等大国操纵。

会议期间,各大国提出了力图互相削弱对方军事实力的裁军提案,但彼此分歧很大,尤以法德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法国建议确立国际安全体制,坚持必须首先确保安全,然后裁军;德国则要求军备平等。

1933年10月14日,德国以要求未得到满足为借口,退出国际裁军会议,19日又退出国际联盟。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为了贯穿其裁军总原则,采取了抑制法国的安全要求,部分满足德国的平等要求的政策。

但是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美国未能在这次裁军会议上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摘编自鲁静《美国与1932年的世界裁军会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2年世界裁军会议召开的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未能在这次裁军会议上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他以“建皇极,立民命,继绝学,开太平”为己任,在京兆的郡县广办学校,并从笃实践履的角度阐释理学。

他的弟子“彬彬辈出,致位卿相”。

许衡为元廷定官制,立法规,造历律,提倡行汉法,重农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