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热知识培训.

供热知识培训.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Q = q 创A 10- 3 = 12963.58创 45 10- 3 = 583.36kw
流量:G = 3.6Q / c(t1 - t2 ) = 3.6创 583.36 / 4.1868 8 = 62.7t / h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k 0.25 l = 0.11? ( ) di 0.5 0.25 = 0.11? ( ) 200 = 0.024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2、小区二网的设源自步骤(1)根据经营科提供的小区平面图现场勘查确定换热站位 置。
(2)根据经营科提供的暖通系统图,在小区平面图上敷设 热力管网。 (3)根据经营科提交的各热力入口采暖面积及采暖方式, 通过流量公式G=3.6Q/c(t1-t2)计算相应管段的流量值(根 据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选取相应的热指标),以阳光国际 新城小区二网为例:1#低区面积为12963.58㎡,热指标取 45W,温差取8℃,则热负荷: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4、在管网敷设图纸中标明相应管段的管径,并标出相应
尺寸。 5、根据管网计算的实际情况写设计施工说明。 6、若小区为架空管道,需根据现场情况出支架详图,若 为直埋管道需出直埋热水管道管槽。 7、生技部主任审阅图纸。 8、分管副总审阅图纸。
9、打印图纸,转交工程部。
二、集中供热
3、管网布置 (1)布置原则
一、生技部工作流程
(1)新用户的发展:收到客服部通知后(客服部应提供详 细的技术资料),生技部7个工作日内做出一网、二网及换热
站技术设计,并将设计方案报分管副经理审批,分管副经理
在一个工作日内作出批示,审批同意后生技部一日内将设计 图纸、资料转交工程部、客服部。 (2)老用户新增及管网、换热站改造工作:客服部或运 行部制定计划,生技部收到计划并审核通过后,3日内拿出方
点,除与水泵本身的性能曲线有关外,还与水泵连接的管网 阻力特性有关。 确定水泵工作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作图法。在图上绘 制水泵工作特性曲线H-G 和管网阻力特性曲线Δ H-G,其交
点即为水泵实际工作点。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3)循环水泵的选型

1) 计算系统所需的循环流量:

G=Q/(Cpx△t)(kg/s)

补水泵正常运行流量为循环水量的 1% ;事故补水量为
正常补水量的 4 倍。所以补水泵的流量一般按循环水量的 3~5%选取。
三、标准站建设要求
案,确定是否改造并及时反馈客服部或运行部。
一、生技部工作流程
(3)工程造价100万元以下或者供热管径为DN400以下的可 有生技部出具设计图纸及方案。
(4)工程竣工后,生技部审核竣工图,并对每个工程形成
电子档案。 (5)换热站土建:生技部收到用户资料后,于3日内设计 出换热站土建图纸,然后转客服部一份,同时转工程部一份 。
管道、阀门等阻力,5~8mH2O左右;
hw——室外管网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可按供热半径0.01m/米估算, mH2O; hy——热用户阻力,散热器系统取2 mH2O;地暖系统 取5 mH2O。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4)补水泵的选型

补水泵的扬程应保证将水送到系统最高点并留有
5~8mH2O的富裕压头。
在热力站处设置担任该区域供暖热负荷的水-水换热器),用
户系统与热水网路被表面式水-水换热器隔离,形成两个独立 的系统。用户与网路之间的水力工况互不影响。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常见的 几种方式:
1.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2.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 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4.间接连接
D h = 6025创 10- 2 G 2 ? l / d i 5 r = 18.43 pa / m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D pf = D hl = 18.43? 31.6 = 582.34 pa
查表可知管道的总压力损失:
D p =D hl ? (1 a) = 582.34? 1.3 = 757 pa 如上所说,计算所有管段的流量和压力损失,最后 确定最不利点的压力损失。根据计算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根据供热手册p287-288公式计算)。
*必须选择与热用户要求相适宜的供热系统形式及其管网与
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2、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方式。 直接连接是用户系统直接连接于热水网路上。热水网路的
水力工况(压力和流量状况)和供热工况与供暖热用户有着密
切的联系。 间接连接方式是在供暖系统热用户设置水-水换热器(或者
(2)敷设方式
基础理论
a地上敷设
b地沟敷设 c直埋敷设 4、离心水泵特性 (1)水泵的特性: 水泵样本给出的基本参数:流量Q,扬程H,效率η ,必 需汽蚀余量NPSH 等,这些参数表示水泵性能是由泵厂以常 温清水为介质通过试验测得的值。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2)水泵工作点:
水泵最佳区段并不就是水泵实际工作点。水泵实际工作
基础理论
a、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力求主干线简短,尽量走符 合集中区域,同时注意管线上的阀门附件合理布置。 b、尽量避开图纸松软、地震断裂带、滑坡等危险地带
以及地下水位高的情况。
c、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协调一致;主干线少穿主题交 通干线,一般平行道路中心线,尽量布置在车行道以外;通
常沿街一侧布置。
二、集中供热
一、生技部工作流程
(6)工程现场验收:工程现场验收前,生技部负责提供该 工程的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在现场验收时,生技部着重针
对是否按图施工、施工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设计图与竣工图
是否有出处等事项进行验收。 (7)每年度12月1日,生技部要将全年度最终完善的图纸 转交档案室。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1、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的。
式中: Q—系统环路热(冷)负荷KW;


Cp——水比热容,一般取c=4.18kJ/(kg.℃);
△t——系统供回水温差;


二、集中供热

基础理论
2)水泵扬程计算

Hp=hc+hz+hw+hy


〉 〉 〉 〉 〉 〉
式中: hc——换热器阻力,5mH2O左右;
hz——换热站内设备(包括除污器、过滤器、分集水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