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下供上回式等 2、按立管与散热器连接形式不同分:
双管式、单管式、单双管混合式 3、单管式又分为垂直单管式和水平单管式。 4、单管式按散热器支管与单管连接方式分:
顺流式和跨越式。 5、按通过各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是否相等分:
同程式、供暖异系统程及其式分类。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集中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第一节 热水供暖系统
定义: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 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供暖系统。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1、按热媒参数分:低温热水供暖系统(<100 ℃ ) 高温热水供暖系统(>100 ℃ )
2、按系统循环动力分: 自然循环(即重力循环)和机械循环系统
结论
4、因自然压头很小,因而干管长度不宜过长,否则 系统的管径就会过大。 因此,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宜大于50米。
5、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仅能用于有地下室、地坑的 一些较小的独立的建筑。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系统组成:锅炉、输热管道、水泵、散热器、膨胀水箱 及排气装置。
系统分类: 1、按供水干管位置不同分:
局部供暖系统包括火炉采暖、煤气采暖及电热采暖。 如火炉、红外线煤气炉、电暖器、电热膜等。
集中供暖系统:由远离采暖房间的热源、输热管道和 房间内的散热设备等三部分组成的 工程设施,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热媒: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散热设备的物质叫热媒。
热媒主要有:热水、蒸汽供暖、系统热及其空分类气。
局部供暖系统
2、由于自然压头很小,为了保证输送所需的流量, 系统管径不致过大,要求锅炉中心与散热器中心的 垂直距离不小于2.5~3m。
3、在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由于水的流速较小 (<0.2m/s),水平供水干管可以逆流排气排入膨胀 水箱,但要求水平供水干管必须有向膨胀水箱方向 向上的坡度,且不得供暖小系统于及其0分.5类%~1%。
第十一章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 供暖系统定义: 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房间内的热量 通过围护结构(墙、窗、门、地面、屋顶等)不断 向外散失,为使室内保持所需的温度,就必须向 室内供给相应的热量,这种向室内供给热量的工程 设备叫做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供暖系统的分类
局部供暖系统:将热源和散热设备合并成一个整体, 分散设置在各个房间里的供暖系统。
3、按系统的每组立管根数分:单管和双管系统 4、按系统的管道敷设方供暖式系统分及其:分类垂直式和水平式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特点:这种系统中不设循环水泵,仅靠供、回水的 温度差而形成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使水在 系统中进行循环。
这种水的循环作用压力称为自然压头。
下面对自然压头进行理论分析,以二层房屋为例: 首先假定系统沿程热损失为零,即系统中的热媒仅在 锅炉内升温及在散热器内降温。
P 1 g (h 0h h 1h h 2h h 3g ) P 2 g (h 0h h 1g h 2g h 3g )
该环路的自然压头为: P 1 P 1 P 2 g (h 1 h 2 )h (g )(11-2)
再考虑管路沿途热损失 P2 ,它与系统的水平距离、锅炉到 散热器的高度、总干管至计算立管之间的水平距离有关。 具体数值见附表16。
膨胀水箱:容纳系统水热胀冷缩的体积及系统定压 (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水泵吸入口处水产生汽化)
一般通过膨胀管与水泵吸入口相连,并设于系统最高处
集气罐(自动排气阀):聚集和排出系统中空气。 设于供水干管的末端,也就是供水干管的最高处
优点:可调节各房间的散热量,各层的散热器比较均衡
缺点:由于自然压头的存在,造成系统垂直失调,即上 部房间温度偏高,下部房间温度偏低。楼层越高,失调 越严重。因此,双管系统供暖不系统宜及其在分类四层以上的建筑中采用
因此经过计算,立管第一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的自然压头 P 为:
PP1P2
(11-3)
经过计算,立管第二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的自然压头 P 为:
P供 暖系统P1及 其分类P2
(11-4)
自然压头算例
下面以供热系统的水平距离为20m,h1=3m,h2=3m, 供水温度为tg= 95℃,ρg= 962 kg/m2;供水温度为 th= 70℃,ρh= 977 kg/m2 为例计算自然压头 P、 P。 解:查附表16得ΔP2=100Pa,则:
9
2 11
i=0.003
3
10
4
5
1 8
6 7 i=0.003
1-热水锅炉;2-供水总立管;3-供水干管;4-供水立管; 5-散热器 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循供环暖水系统泵及;其分9-类膨胀水箱;10-集气罐;11-膨胀管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
循环水泵:提供循环动力,促使水在系统内循环。 一般安装在回水干管上
膨胀水箱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机械循环双管下供下回式
优点:可以调节
9
各房间的散热量,
PP1P2g1h(hg)P29.83(97796)100 44110054P1a
PP 1P2g( h1h2)(hg)P2
9.8(33)(97796) 2100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882 10098P2a
结论
1、对于多层建筑,若各层房间的热负荷相同,采用的 立、支管相同,则流经上层散热器的流量多于实际 需要量,流经下层散热器的流量少于实际需要量, 这会造成上层房间温度偏高,下层房间温度偏低, 即垂直失调现象。
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P 2 g (h 0h h 1g h 2g h 3g ) g
h
该环路的自然压头为:
P 1P 1P 2g1(hhg)供(暖系1统1及-1其)分类
A
A
i=0.003
图11-1 自然循环热水 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h0 h1
对于经过二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 则断面A-A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假定图中最低点断面A-A处有一假想阀门,若突然 将阀门关闭,则断面A-A两侧所受到的水柱压力之差 就是驱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自然压头。
h3
h2
对于经过一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
断面A-A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i=0.003
P 1 g (h 0h h 1h h 2g h 3g )
tg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