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必修2课件: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精品

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必修2课件: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精品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 程中_动__能__的__变___化__. 2.表达式:W=_E_k_2_-__E_k_1_=_12_m__v_22-__12_m__v_21 .
2.(1)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 (2)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 ) (3)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 ) 提示:(1)√ (2)× (3)√
质量是 2 g 的子弹,以 300 m/s 的速度射入厚度是 5 cm 的木板(如图),射穿后 的速度是 100 m/s.求子弹射穿木板的过程中受 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解析:法一:用动能定理求解 设子弹的初、末速度为 v1、v2,子弹所受平均阻力为 F,由动能 定理知: Flcos 180°=12mv22-12mv12,
整理得
F=m2l(covs22-18v021°)=
2×10-3×(1002-3002) -2×0.05
N=1 600 N.
法二: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由于穿过时的位移及初、末速度均已知,
由 v22-v12=2al 得: 加速度 a=v22-2l v2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求阻力为 F=ma=m(v222-l v21)=-1 600 N,“-”号表示 平均阻力 F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1 600 N
由动能定理得 mgh-Ffh=0-12mv2, 联立以上两式得 Ff=H+h hmg=2 020 N. 法三:应用动能定理全程求解 铅球下落全过程都受重力,只有进入沙中铅球才受阻力 Ff, 重力做功 WG=mg(H+h),而阻力做功 WFf=-Ffh.由动能定 理得 mg(H+h)-Ffh=0-0, 代入数据得 Ff=2 020 N. [答案] 2 020 N
知识点二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表达式的理解 ①公式 W=Ek2-Ek1 中 W 是合外力做功,不是某个力做功, W 可能是正功,也可能是负功. ②Ek2、Ek1 分别是末动能和初动能,Ek2 可能大于 Ek1,也可能 小于 Ek1. (2)因果关系:合外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 因.合外力做正功时,动能增大;合外力做负功时,动能减小.
知识点一 对动能与动能变化量的理解 1.动能的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的 取值可以为正值或零,但不会为负值. 2.动能的瞬时性:动能是状态量,描述的是物体在某一时刻 的运动状态.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但动能变化时, 速度一定变化.
3.动能的相对性:由于瞬时速度与参考系有关,所以 Ek 也 与参考系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如无特殊说明,则取大地为 参考系. 4.动能与动能变化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能描述的是物体 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状态,具有瞬时性,是 个状态量.动能变化量则是指物体的末动能减去初动能,即 Ek2-Ek1,描述的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动能变化量, 即对应一个过程.
设小球在沙坑中运动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Ff,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 Ff-mg=ma,所以 Ff=mg+ma=H+h h·mg=2+0.002.02 ×2×10 N=2 020 N. 法二:应用动能定理分段求解 设铅球自由下落到沙面时的速度为 v,由动能定理得 mgH=12mv2-0, 设铅球在沙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Ff,
(2015·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半 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 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 为 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 R 处由静止 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 对轨道的压力为 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 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 7 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明确动能的表达式及其含义. 2.会用牛顿运动定律 结合运动学规律推导出动能定理. 3.理解动能定理及其含义,并能利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一、动能的表达式 1.动能:Ek=__12_m__v_2 ___.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___焦__耳____,1 J=1 ___N__·_m___
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 Q 点 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 Q 点 C.W=12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12mgR,质点到达 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解析] 设质点到达 N 点的速度为 vN,在 N 点质点受到轨道 的弹力为 FN,则 FN-mg=mRvN2 ,已知 FN=F′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mg,则质 点到达 N 点的动能为 EkN=12mv2N=32mgR.质点由开始至 N 点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2R+Wf=EkN-0,解得摩擦力做 的功为 Wf=-12mgR,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Wf=12mgR.
设从 N 到 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则 W′<W.从 N 到 Q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Q-12mv2N, 即12mgR-W′=12mv2Q,故质点到达 Q 点后速度不为 0,质点 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外 力做功的代数和. (3)明确物体在初、末状态的动能 Ek1、Ek2. (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W=Ek2-Ek1,结合其他必要的解题 方程,求解并验算.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 _k_g_·_m__2/_s_2 _.
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__大__小_____.
1.(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 )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 ) (3)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动能相同,速度一定相同.( )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改变,动能不变.( ) 提示:(1)× (2)× (3)× (4)√
而动能是标量,初末状态的速度大小相等,故动能相等,因此
ΔEk=0.故选 A、D. [答案] AD
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其动能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动能变化,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动能一定变化也越大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2 kg 的铅球从离地面 2 m 高处 自由下落,陷入沙坑 2 cm 深处,求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 (g 取 10 m/s2)
[解析] 法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求解 设铅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沙面时的速度为 v,则有 v2=2gH. 在沙坑中的运动阶段,设小球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则有 v2=2ah.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a=Hh g.
汽车匀速运动时,阻力 f=F 牵=kMg(k>0) 对车头,脱钩后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 牵 L-k(M-m)gs1=0-12(M-m)v20
对拖车,脱钩后由动能定理得-kmgs2=0-12mv20
又Δs=s1-s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Δs=MM-Lm. 答案:MM-Lm
典型问题——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的比较 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它只涉及物体初、末状态的动 能和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功,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 细节,且涉及的功和能均为标量,无方向性,计算十分方便, 因此用动能定理一般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问 题要简便,甚至还能解决它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多选)(2016·荆门高一检测)一质量为 0.1 kg 的小球,以
5 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原
速率反弹,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过程中速
度的变化和动能的变化分别是( )
A.Δv=10 m/s
B.Δv=0
C.ΔEk=1 J
D.ΔEk=0
[解析] 速度是矢量,故Δv=v2-v1=5 m/s-(-5 m/s)=10 m/s.
解析:选 C.选项 A 中若速度的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则其动 能不变化,故选项 A 错误;选项 B 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只要速度大小不变,其动能就不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中,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速度大小始终不变,动能不变, 故选项 B 错误;选项 C 中,物体动能变化,其速度一定发生 变化,故运动状态改变,选项 C 正确;选项 D 中,物体速度 变化若仅由方向变化引起,其动能可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 动中,速度变化,但动能始终不变,故选项 D 错误.
2.总质量为 M 的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 进,其拖车质量为 m,中途脱钩,司机发觉时,车头已行驶 L 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设汽车运动时 所受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车头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汽车 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设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的速度为 v0,依题意作出 草图,标明各部分运动的位移,如图所示.
(3)实质:是功能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合外力做功是改变物 体动能的一种途径,物体动能的改变可由合外力做的功来度 量. 2.应用 (1)做变加速运动或曲线运动的物体常用动能定理研究. (2)当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计算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也常用动能定理研究. (3)变力做功、多过程等问题可用动能定理分析、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