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国学讲堂”工作计划

2018“国学讲堂”工作计划

罗岭乡中心学校
2018年度“国学讲堂”工作计划
罗岭乡中心学校
2018年1月
2018年度“国学讲堂”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经研究特制定2018年度国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
1、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2、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3、让学生知道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二、内容安排
1.诵读内容安排:
2018年度我乡国学讲堂教学内容如下:
中国古代儒道思想典籍学习(四书五经经典部分);中华传统礼仪的学习实践;中华传统节日渊源、民俗风情的学习实践;中华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华茶文化的渊源发展及茶艺的学习实践;中华历史的学习。

三、诵读时间安排
1、集中讲座时间安排
2、日常诵读安排
各学校必须把中华经典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做到每天诵读,每天早读安排20分钟诵读。

利用大课间安排一定的学生在运动场背诵古诗词。

四、诵读方法
根据学生、班级、学校等实际情况,可灵活选择
1、老师领读;
2、学生代表领读;
3、齐读;
4、分小组读;
5、全班集体读;
6、听读;
7、自由诵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
8、默读等。

五、组织形式
1、活动责任人:各班班主任,语文、思品科任教师。

2、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3、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养成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等主题队会。

5、各班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或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层认识。

6、活动成果展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性循环。

7、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5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8、在期末,由各班推选2名学生参加学校“十大孝星”的评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家访,评选出来的“十大孝星”进行表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六、记录与资料整理
1、每天由专门的教师检查记录各班诵读情况;
2、每月学校分析和小结一次诵读情况;
3、每学期将全校诵读情况写出分析总结报告。

七、校园环境的营造及成果展示
(一)诵读环境的营造
1、各学校在学校中心位置布置国学经典教育宣传栏。

2、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张挂一些经典名画、字画、经典格言。

3、在大课间操时,播放国学经典朗诵片段;平时课间播放传统音乐。

放学时段播放国学经典片段诵读和传统音乐。

4、各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出好相应的黑板报,让每个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一)诵读成果的展示
根据诵读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成果展示活动,以调动师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同时检验经典诵读成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1、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表演赛。

2、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社会”等主题队会。

3、各班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或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层认识。

4、各学校于每年四月和十一月组织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月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5、各班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出好相应的黑板报,让每个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总之,我乡中小学校将国学经典融入到文化课教学之中,融入到班级管理、班风学风建设之中,融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中。

把国学与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有利地结合起来,把课外的教育
资源利用起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罗岭乡中心学校
2018年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