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分析题集锦
1、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
约为。

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
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

但在
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
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

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
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
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
且水平较高。

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
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案要点: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

(2分)
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
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
定性。

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

中国是
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
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

这样,人们就不得
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3分)
其次来看制度。

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失业有失业津
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


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3分)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
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
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3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

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
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
倾向高。

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
是正常的。

(3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边际消费
倾。

(1分)
2、19世纪80年代着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其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以一个十分通俗的例子做了论证:一个农民在原始
森林中建了一座小木屋,独自在那里劳动和生活。

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用到来年秋天,但不必留有剩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
多人衣食无忧,却牢骚满腹,他们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

这使很多学者和官员十分困惑:难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吗
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以上现象。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说他们破解了人类最大的一个谜团,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F)=P+5E+3H。

P代表个性,包括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政
状况和交友的情况;H代表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雄心
和幽默感等。

有的学者把这一公式进一步简化为:幸福(F)=E/D。

E代表效用,D代表欲望。

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但问题是效用特别是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正是这种递减使人们感觉到“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

所谓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在具体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
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正是按照这一规律活动的。

对于这一点,他是
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安排了一个在一年内使用这些谷物的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