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试点工程版)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二〇〇五年十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2)编制目的 (2)适用范围 (2)一般规定 (2)分类 (3)建设规模 (3)检测站选址 (5)2总体设计 (6)检测站的工作流程 (6)检测站的组成 (6)安全设施 (7)连接道路 (7)3超限检测系统 (8)预检系统 (8)精检系统 (9)4交通工程设计 (9)安全设施 (9)视频监视 (11)通信系统 (11)照明设施 (11)防雷接地系统 (12)5连接道路设计 (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12)其他等级公路的连接道路设计 (17)6房建设施 (20)建筑功能构成 (20)总图设计 (21)建筑设施 (21)建筑设计 (21)给排水设施 (22)供配电设施 (22)附图 (23)附录一:超限超载检测站各种用房建筑面积 (39)附录二:超限检测站布设示意图 (40)统筹规范地建设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是未来一段时期治超工作的基础任务。
作为《治理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旨在对全国治超检测站点建设规模、选址、连接道路设计、检测设备配备、交通工程及房屋建筑设计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以规范治超检测站点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配合全国治超办领导组织的治超检测站点试点工程建设,在初步成果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编写了这部试点工程版指南,供试点工程建设或改造设计过程中参照执行。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前无经验可借鉴,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冀望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广泛吸纳智慧和经验,便于进一步修改完善,为指导全国超限超载车辆监控网络建设的全面铺开奠定规范化基础。
各有关单位在试点参照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及建议,请及时联系编写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电话:,联系人:张社升、杨晓东Email或——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甲240号通联大厦邮编:100029电话:0,联系人:谭小平、王燕弓Email或编制目的本指南用于规范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计,指导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选址、建设规模、连接道路设计、站场平纵横技术要求、交通工程设施及检测设备配置要求、房屋建筑设计以及场区平面布置等。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高速公路及其他各级公路上新建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计,超限检测站的改建或利用既有沿线设施改造设置超限检测站的也应符合本指南的有关规定。
一般规定超限超载检测站宜设置在视线通视良好,通风条件好,易排水,自然环境好,用水用电方便,生活便利的地点。
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置及其日常管理不得干扰主线交通的正常运行。
超限超载检测站一般宜采取港湾式,靠近公路主线设置;当受客观条件限制,检测站必须远离公路主线设置时,应合理设置连接公路主线与检测站场区的道路。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设置超限超载检测站时应按双侧布置考虑,实行单向检测。
其他等级公路上的超限超载检测站宜单侧设置,实行双向检测;当实行双向检测严重干扰主线交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主线交通运行的影响,或考虑双侧设站实行单向检测。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预先分离可疑超限超载车辆,尽量减少对非超限车辆通行的影响,有效降低超限检测站的工作负荷;采取计重收费方式的收费公路可利用计重车道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预分离。
其他等级公路一般可采用人工方式初步分离可疑超限超载车辆;当人工方式对公路通行能力干扰较大时,也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
分类超限检测站按设置型式可分为独立设置和合并设置两种。
参见附录二(附后)布设示意图1-4。
独立式超限超载检测站:在公路沿线单侧或双侧设置的仅用于超限超载检测功能的港湾式超限超载检测站。
合并式超限超载检测站:利用既有的沿线设施如服务区、收费站、道班房、各类专业检测站进行改造或扩建而成的超限运输检测站,这些检测站与沿线设施场地共用,办公和生活设施全部或部分共用。
超限超载检测站按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检测站。
建设规模超限检测站的检测车道数宜按公路开通后第10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
参照收费车道数计算方法,考虑车辆组成、超限率等因素,将收费车道数计算采用的基础数据DHV修正为超限交通量,即DHV超限=AADT×K×D×δ1×δ2,式中δ1为载货车组成比例,δ2为超载率,检测服务时间(检测车道检测完一辆车辆并打印结果所持续时间,不包括卸载处理时间)按30~50秒考虑,平均等待车辆数2~3辆。
计算各级公路上设置的超限超载检测站单侧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总规模见表。
各分项功能设施的建筑规模可参照附录一(附后)考虑。
计算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单侧)表检测站类型检测站规模建筑面积(M2) 独立式 大型800中型600小型400合并式 大型600中型400小型300每增加一个检测道100超限超载检测站的用地可分为永久用地和临时(变动)用地,永久用地用于检测站工作生活用地,临时用地用于卸载货物的存放(根据治超形势变化而变 动)。
永久用地是指维持一个超限站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最小占地面积,一般应根据交 通量、货车比重、超载率、检测时间及排队车辆数确定。
参照国内部分超限站设置 规模的调研结果,一般遵循表的规定;临时用地应根据卸载货物种类、性质 和超限超载交通量等因素确定。
超限检测站用地指标(单侧)表检测站类型检测站类型 永久用地(亩)临时用地 (亩) 独立式 大型8~10根据卸载货物种 类、性质和超限 超载交通量等因 素确定中型6~8小型4~6合并式 大型5~7中型4~5小型3~4每增加一个检测车道检测站选址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置位置应符合全国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要求。
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选址应考虑路段交通流量和车型组成。
新建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应结合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综合考虑,合理布局;有条件时宜与其他沿线设施合并设置。
既有道路可在原有服务设施、收费站等沿线设施的基础上经过适当改造建设超限超载检测站,合理利用原有设施。
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应设在平、纵曲线半径较小和视距不良路段,以保证交通安全。
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得设置在易超速的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或长下坡路段的下方。
2总体设计检测站的工作流程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工作流程可参照图。
车辆经过预检设施信息提示进入超限检查站超限继续行驶通过精确检测台超限接受处理在检查站出口出示处理单据离开检查站 可否离开否 是否 是获放行通知单 否 卸载是卸货场 复检车道 是 否图检测站工作流程示意图检测站的组成超限超载检测站一般由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设施、连接道路、房建 设施等组成。
检测系统包括预检系统和精检系统。
预检系统设置预检系统时系统应能有效的对主线车辆进行初检,实现对车辆无障碍预分 离,引导可疑超限超载车辆驶入检测站,预检误差不得大于10%。
精检系统精检系统对初检认定的超限车辆进行低速精确检测,准确判别车辆类别,认定超限超载情况。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管理,数据汇总查询及上传等功能,根据检测站级别,利用通信系统将超限超载数据上传至上级管理部门。
系统建设应遵循《全国治超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等。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有关规定。
在检测站区域应根据交通组织需要布设正确引导交通的标线、导向箭头、文字标记等,标线的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根据交通安全需要,在检测站场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护栏、防撞及隔离设施,其设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连接道路连接道路包括进出检测站的加减速车道、排队车道、检测车道及供车辆进出检测站的连接匝道。
在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主线两侧设置超限检测站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及供超限车辆进出检测站的连接匝道。
其他等级的公路单侧设置超限检测站的,应设置进出场区的连接道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超限车辆安全驶入及驶出检测车道。
3超限检测系统预检系统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检测过往车辆的车长、每根轴的承载重量,并将每轴重量自动进行累加得到总重。
预检系统由动态称重、车型车牌自动识别、信息显示诱导等子系统组成。
动态称重子系统动态称重子系统一般由控制器、称重台、轮胎识别器、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等组成。
设备精度主要受安装精度、设备性能、排水设施等因素影响,并应考虑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应采用轴重检测精度为不大于±10%、整车重量精度小于10%的动态称重设备。
控制器连接主线外场设备,完成数据处理,识别超限车辆并报警,将有关数据传输至超限检测站。
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由摄像机、环形线圈、轮胎识别器、辅助照明设施等组成。
车型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应能准确判别车型、识别车牌,识别率不小于90%。
应能正确识别轮数和轴数。
为保证夜间车型判别与车牌识别子系统的可靠工作,应设置辅助照明装置,照明强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由信息显示屏、交通信号灯及控制器等组成。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应能及时告知初检超限超载信息,正确诱导初检后判定的超限车辆进入检测站精确检测。
精检系统精检系统由工作站,测高、测宽、测重装置,轮胎识别器及红外线车辆分离器等设备组成。
当载货车辆以低于1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通过检测车道时,测重设备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5%。
超重检测子系统包括车辆检测器、低速称重台、红外线车辆分离器、轮胎识别器等。
轮胎识别器检测宽度宜在1米至2米之间。
测高、测宽设备应能准确判断载货车辆是否超高、超宽。
红外线车辆分离器检测高度应在米以上,扫描时间小于50微秒。
检测设备应及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管理计算机,接口可采用RS232或RS422。
有条件时,采取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可利用收费站入口计重车道设备实现精检功能。
4交通工程设计安全设施在公路沿线设立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应综合考虑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原则上站外安全设施设计可参照预告和指示服务区的相关设计规范;站内安全设施设计可参照收费广场的相关设计规范。
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应能及时预告、指示超限超载检测站的位置,在主线上应设置2km(非高速公路可不设2km标志)、1km、500m预告标志和出口指示标志(见附图一)以及分合流标志;根据不同区域的限速需要设置限速标志;实行双向检测的超限检测站其左转车道应设停车让行标志。
应通过标志的合理设置及时告知司乘人员场区内执法大厅、卸货场、停车场及公厕等的位置。
主线预检区不设置预告标志及专用指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