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苦难的议论文
【篇一:苦难成就美好】
珍珠是苦难的历史所创造的美好。
——题记
珍珠,饱经了砂石的折磨,却用自己的泪水紧紧包裹住苦难,用血肉之躯磨砺出一颗又大又圆又亮的晶体。
——只有经历了苦难的磨练,才能成就美好。
“乌台诗案”之后,苏子瞻以戴罪之身来到了黄州。
原来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曾经风光无限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一代名人从此混迹于樵夫渔民之间不被人认识,更无人重视,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在惶恐中煎熬。
更有甚者,遭受诬陷却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去抗争,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这个时期,对于苏轼来说,除了苦难,还是苦难。
可苦难是所大学校。
正是这无尽的苦难使他脱胎换骨,从天真走向了成熟。
难言的孤独,无边的凄冷,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转而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以此作为对苦难的挣扎和斗争。
苦难,使苏东坡经历了磨练与考验,使他的艺术才情得到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他从苦难之中劫后余生,进而孕育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等千古绝唱,成就了他在诗文史上的一代辉煌。
是黄州成全了他,是苦难成就了他,是对苦难的顽强抗争成就了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