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试题和答案2013、01

古代汉语试题和答案2013、01

古代汉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文字。

这种规范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秦隶D.古文2、东汉许慎为会意字下的定义是()A.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建类一首,同意相受3、“衷”、“裹”、“哀”三字的结构类型均属于“六书”中的()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4、根據古文字的形體分析,結合考察上古文獻相關的例证,可知“亂”的本義是()A.治 B.無秩序C.擾亂 D.古代樂曲的末章5、“畜”和“蓄”兩字的關係是()A.“畜”是“蓄”的通假字 B.“畜“是“蓄”的古字C.“畜”是“蓄”的异體字 D.“畜”是“蓄”的簡化字6、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A.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7、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的一句是()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C、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D、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8、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之二蟲又何知C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負耒耜而自宋之滕9、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10、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孟嘗君客我。

D.關中阻山河四塞。

11、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B.誰與,哭者?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2、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D.千金,重幣也。

1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14、晋代為《左傳》作注的是()A.鄭玄 B.郭璞C.杜預 D.何休15、如果一首五言绝句的第四句是“平平仄仄平”,那么第三句应是()A.平平平仄仄 B.仄仄平平仄C.仄仄仄平平 D.仄仄平平平二、填空默写题(每空1分,共20分)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________和_______。

2、从语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居少数。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逾矩。

4、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5、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隐无名。

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__________________,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__________________,善之善者也。

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

9、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10、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三、古文标点题(为下面一段古文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本题10分)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四、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本大题共20分)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

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①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②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④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⑤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一)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语词:(15分)①蹴琨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纠合骁健:__________________③遭残贼:__________________④命将出师:__________________⑤击楫而誓: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文中的判断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指出文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翻译题(20分)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汉语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C3、D4、A5、A6、A7、D8、C9、C 10、A11、A 12、C 13、D 14、C 15、B二、填空默写题(每空1分,共20分)1、转注假借2、单音词复音词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4、为之泣,念悲其远也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7、全军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8、知困教学相长也9、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1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三、古文标点题(每错2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不倒扣,共10分)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

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四、古文阅读题(共20分)(一)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语词(每组语词3分,共15分)1.蹴琨觉:用脚踢醒刘琨2.纠合骁健:集合强壮的兵马3.遭残贼:受残害4.命将出师:命令将领出兵5.击楫而誓:敲击船桨而发誓(二)指出判断句(3分)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此非恶声也(三)指出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2分)自相鱼肉五、翻译题(20分)参考译文:(1) 当初,宣子到首山打猎,住在翳桑,(2)看见灵辄饿得要死,问他有什么病。

(3)灵辄回答说:“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4)给他食物吃,灵辄留下食物的一半。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5)灵辄回答说:“做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世上。

现在离母亲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母亲吃。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