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讲义1
21
会计是有偏的, 一般情况下会下偏,账面价值低于内在价 值。 公司市场价值就等于目前资产账面价值与 预期未来超额盈余现值之和。 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全貌,利 润表的信息含量得以体现。 基于上述依据,计量观的主要论点是,会 计信息加工者应该不断改进会计计量方法
22
如果会计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那么更多 的信息将进入报表,从而体现到账面价值上,而 不需要投资者对历史成本计价法下隐藏于报表之 外的超常获利能力作出估计。 公允价值计量减少了投资者在估计过程中出现偏 差而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提供的信息其有更高的信急含量,提高了会计信 息的有用性
20
有偏会计(biased accounting)
现实中不完善的市场环境无法逃避,历史成本计 量属性不可避免甚至至今仍然占有统制地位: 资产负债表中除了存货以上的项目的账面数额接 近它们顶期现金流现值外,其他资产大部分是按 历史成本折旧后计算的,这样,历史成本就无法 真正反映长期资产的内在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和高技术经济的到来,企业的资 产构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诸 如商誉资产、管理资产和人力资本都无法通过历 史成本来核算,无法在现有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
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而且市场上存在噪 音交易者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13
14
15
16
17
他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应等于股东权益 账面净值(简称BV,即每股净资产)与未来预 期净资产收益率(简称ROE)扣除股东权益资 金成本后的超额收益率乘以股东权益账面 净值得出的超额收益的折现值之和,即:
4
大量的研究表明,对计量方法的引用可以增 强财务报告决策的有用性。 这导致了一种提议的产生: 当可靠性的减少所带来的损失没有超过增 加及时性的利益时,将公允价值计量观纳 入财务报告也许能提高赢利信息的质量。
5
6
7
1、公告后的价格波动 对于有利好消息的公司,他们的非常报酬可能会 在盈利公告公布后至少6 0天内向上波动, 同样有利空消息的公司在这相同期间内非常报酬 持续向下波动 ( F o s t e r, Olsne and Sh e v l i n,1 9 8 4 )依 据季度盈利公告,仔细查找了事后波动存在的几 个可能原因。
在质上表现为所谓的会计信息不再仅包含可
用货币量化的财务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的其
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2
列弗(Lev,1989)的研究表明: 对于窄表现期(2- 3天)的研究来说.会计盈余对于 证券价格变动的解释力只有2%一5%.将研究的窗 口扩大至较宽(一个季度)和很宽(最长为两年) 时,会计盈余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力也只有4%-7% 列弗认为会计盈余对证券价格的解释力之所以这 样低的原因在于会计盈余的低质量
19
奥尔森模型的一个特例是“无偏会计( Unbiased Accounting),即所有资产和负 债都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价的。无偏会计是 计量观的极端情况。 如果公司的超额盈利能力非持续存在,则商 誉为零,仅能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直接读 出公司价值,即账面净资产。这时利润表对 于公司价值没有信息含量。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净收益不能及时提供许多重 要的经济信息.与其它信息源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滞 后性
3
Collins. Kothari. Shanken和Sloan (1994)的实证研究表明: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盈余的I时效性较 差,财务报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来越遭 致怀疑。 信息观所赖以建立的有效市场的假设并不 是完个成立的,证券市场上渐渐出现了很 多与有效市场相悖的异常现象,于是信息 观逐渐被计量观所代替。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明显的事后波动可能是由 于分析者使用的盈利预测模型所导致的
8
2、关于非盈利信息的市场效率 在市场对净收益信息有反应的前提下,似 乎有理由认为它同样也会对相关的资产负 债表及附注信息做出反应。 然而,有关这种反应的证据却很难找到。
9
10
11
12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的期望理论 解释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奥尔森模型在理论上提供了对计量观的
小结
计量观不否认股票价格整合各种信息来源的能力, 但它认为,由于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行为的存在, 股票市场定价并不一定就是公司价值的真实反映 通过计量方式的改变以及更为精致的计价模型, 会计信息可以为股票定价提供更大的帮助。 现值计量观决不会发展到使整套财务报告都建立 在其基础之上。 历史成本做为主要计量基础的地位不可能被取代。 更确切地说,在财务报告里,现值基础对历史成 本的取代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系列心理实验证明,个人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常 常表现出损失回避(loss aversion)、心理账户( mental accounting)、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等心理 特征
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出现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 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
18
C S T(清洁盈余理论)显示公司价值与证券报酬 是如何由基本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组成部分来 表示,从而提供了与市值计量观相一致的理论框 架。
在理想状况下,一个企业在某一时刻的价值等于 资产负债表中的企业资产账面净值与未来异常 (超额)盈余的预期现值之和。
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之间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即保持清洁盈余关系。 所谓清洁净盈余是指除资本性交易如业主投资, 派发股利,以外的所有净资产变动都在利润表中 反映,即它要求的会计盈余是一个‘全面收益”
6.1对信息观的质疑与计量观的提出
1
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仅是信息使 用者的众多竞争性信息源之一,如果会计信 息不能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 那么它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因而可能消亡
危机笼罩下的会计界行动起来,他们以不断 扩大会计信息的范围来提升会计信息的竞争 优势。
这一趋势在量上表现为年度报告的页数以惊 人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