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12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 乐天 , 号 香山居士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 诗人 和 文学家 ,有 “ 诗魔 ”和“诗王 ”之称,他的诗 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叙事诗 《 琵琶行 》、《 长恨歌 》极为著名。
解题:
“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 “春行”,即春天出游,题目点明了 地点、季节、内容。这是作者于早 春骑马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师, 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时任杭州刺 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 陇西成纪。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 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 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 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 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深入探究
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 “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 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 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 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 依不舍,思念故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 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 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 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 念之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野望
王绩(唐)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怀念采食野菜的隐士!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首联: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哪种?交代了-----------。 • 颔联:写了什么景色?从------视角来写的。你认为哪 个字用的好?分析。颔联表达诗人--------情怀。 •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 动感。 • 颈联:写了什么内容?从视角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两 句衬托了江水--------,天空--------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情感。 • 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尾联写了诗人告别的是朋友 吗?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剧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首联: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哪一种? 交代了-------------。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 颈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的情怀。侧面烘托了--------。借以反映 了-----------------。 尾联: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哪一种?写了 什么内容?表达---------情感。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 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 去浮云很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几只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谁家的燕子,正衔着春 泥筑巢。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鲜花缤纷,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春草刚刚能遮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小 结
叙事
使至塞上
——王维
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情 由 事 发
抒情
内心抑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绘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景 由 事 终
叙事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全诗善于捕捉典型景物作精心刻画,叙事精 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达到了精心锤炼与自然 质朴的交融统一。后人称王维“诗中有画”,于 此诗可见一斑。 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 人对守边战士爱国精神的赞美。
小结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 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 然的感觉,表现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 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 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 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 界。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情味悠长。
诗句解释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乘舟远渡来到荆门之外,来到古 老的楚地游览。
两岸高山随着大平原的出现而消失, 长江沿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 明镜。天边的云霞飘飞似海市蜃楼般变 幻多姿。 我仍然对故乡之水恋恋不舍,是它 深情地送我乘船作万里远游。。
黄鹤楼
唐--崔颢 (七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 得地飘来飘去。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 长得茂盛喜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 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野
王 绩
望
野望
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 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出 身官宦[huàn]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 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 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 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 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醉乡记》、 《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 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 《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 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有感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 於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日 暮而生思乡之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联:“昔人”,诗人从---------落笔,表达------情感。
颔联: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 颈联:写了什么景物?从写景角度来分析。 尾联:主要写了什么景物?-----字,是点睛之笔。抒发 了---------情感。
布置作业
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 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 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 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 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 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 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 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 《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 成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 服。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 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 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 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 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
《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描写壮阔 的景色
万里送行舟。
抒发思 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 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 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 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 中。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剧延。 我奉命轻车去慰问边关守军,以典属国的身 份路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 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那一缕烽烟直上云霄,滔滔的 黄河边上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侦察的骑兵,告知我唐军统帅仍 在遥远的燕然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