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的方法人生规划是时间管理的重要一部分。
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却没有规划,因为人生很难规划。
您可以有一个梦想说我要成为百万富翁,或者是成为世界首富,或者如何如何,那您也会有个大概的途径来如何实现这一梦想,但是您能够把它们规划出来吗?个人认为不能,或者与其说不能,倒不如说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所谓成功(这里的成功视达成自己的梦想为成功)所需要的因素实在太多,成功受外界太多的影响,您无法预测未来五十年的世界状况,中国环境,那么您规划五十年后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人生的规划的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的人生梦想。
因为它将给你巨大的动力和激情,想一想你在做一件无聊的事情和一个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事情之间动力上的差别,您就可以很容易的明白了。
同时人生梦想是做后续规划的必要基础,它是你的目标,您的十年规划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当然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您现在想要跳槽,但是不知道应该选取哪一个行业和公司,有了人生梦想这个决策就会变得很简单了!所以,我说,规划的第一步,是找到人生的梦想!人生梦想不难找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根本就不能算作一个什么问题,他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有一个梦想,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过(有这种人,比如我,汗……),所以不用去寻找(但需要完善),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需要一些途径来帮助自己。
下面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这个途径。
另外附加一点,这里的梦想要包含所有的方面,事业、生活、情感、社会责任、家庭、休闲娱乐等等。
首先我建议从《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中提到的那三个经典问题中的两个开始:“我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和“如果我只有六个月的生命我会如何安排?”(后一个问题书中的说法是如果六个月后你将被雷劈死,你会做什么?我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买个质量好的避雷针,天天呆在脑袋上……#$%^&)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回答这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我会一直用到一个词汇“头脑风暴”或者“脑力激荡”,这是一种方法,您可以简单理解为拿起笔,不停的写,不停的写所有和问题有关的答案,或者是为了达到提到的目标所可以进行的事情,不要分析,不要判断,不要评估,只是写,或者是使用MindManager软件来不停的录入这些东西。
用头脑风暴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的人生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所谓对错,去TMD道德观,如果你就是喜欢钱,您就写上去我人生目标就是有几千万,如果你就是喜欢什么别的东西,尽管写上去,反正您又不会拿出来公布!写完之后就是一个检查的过程,看看它们真的是对于你来说重要的吗?真的像想象中那样重要吗?或许您会突然发现有些东西并不重要,有些东西重要却一直被忽略了。
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我只有六个月的生命,我会如何安排?”。
回答这个问题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告诉你自己六个月内自己要做什么,而是迫使你问自己什么才是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当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拿出它的答案,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对照,相信您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启发,更为清晰的看到什么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更加重要的。
OK,到这里,第一步已经基本完成了,也就是说人生梦想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对于第一次做人生梦想规划的朋友来说,我建议用一个月的时间规划四次,也就是每周进行一次规划,这样避免遗漏某些对您来说重要的东西。
当然每年一次的重新审视是必须的。
下面开始第二步:十年规划!十年规划是整个规划过程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最切实可行的,它是与我们现实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它不像梦想只能提供一个较虚的东西,它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向前走。
十年规划的第一步骤,是分解人生梦想。
现在同样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分解人生梦想,写下所有你觉得可能对实现人生梦想有帮助的行动、小目标、资源等等。
第二步骤,组合十年规划。
为什么叫“组合”?等下您就知道了!现在关于人生梦想的东西已经被分解了,那么就开始一个简单的整理,把它们按照实现的顺序和条件优先性整理出一个结构,这是我建议使用思维导图的原因,因为它提供了非常优秀而便利的排序整理方式,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
当你把头脑风暴后的产物进行整理和组成结构后,您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达到人生梦想所需要经历的大概途径,而这个时候,您就可以非常简便的找到十年后做到一个怎样程度将会对人生梦想的实现有巨大的帮助!把它们拣出来,您就组合成了十年规划的目标。
第三步骤:十年规划的分解。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在这一步骤内我个人建议不要引入时间概念,虽然是十年规划,但是不要引入时间概念!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至于原因“规划”的下一步会说清楚。
继续头脑风暴,继续组织分解,一直分解到一个有一个的小目标或者是Actions,这里有没有达到Acitons 的程度并不重要,因为还有后面一步。
第三步,也是规划的最后一步:疯狂梦想!我一般建议要有这样的一步,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因为当你二十五岁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您在短时间内可以有很大的飞跃,可以很多变化的机会,如果不把握住,实在有些对不起自己。
所谓疯狂梦想就是把十年规划压缩为五年!很简单,是吧?呵呵,在这里引入时间概念,五年时间并不长,当你把一个五年后的目标写在那里,你自然会清楚的知道今后五年每一年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写上去30岁(假设五年后您30岁)的目标,然后是29岁,然后是28、27、26岁,哦,它们真的很容易就能够写出来,时间不够?那您就需要抓紧了!这也是我建议大家在上一步十年规划中最后可以不达到Actions的程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原因,因为你要把它们全部进行更改!现在就开始压缩吧,看看结果如何,这一点是否适合全看您自己,有些人喜欢压力较大的方式,比如我,我觉得这样很有趣,生活一下子充满了阳光和激情!如果您实在不太习惯这种方式,那么我依旧建议您做完这一步骤,因为这种压缩给了您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清真正重要的东西。
把十年目标压缩到五年,您必须剔除很多目标,否则时间一定是不够用的,当你真正完成这个压缩之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就可以非常清晰的摆在您的面前。
如果您实在不喜欢这种强度和压力太大的规划,那么您尽可以回到第二步,继续以十年为时间段来作为规划的最终版本!量化你的时间管理1. 写在前面1.1. 寻求掌控你的时间刚进大学时,一直没有时间管理的想法,也从未考虑过认真管理自己的时间,尽管知道时间很宝贵,可是我还是无法阻止它从身边悄悄地溜走。
后来,在大二下的时候,尝试写记事本,将每天要做的事情,简单地列一张list,完成后就打上一个钩。
虽然比以前要稍微有点掌控自己时间的感觉,但是还是觉得条理不够清楚。
1.2. 胜间和代的管理技巧与方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在emule上看到了网友对日本著名职场女王胜间和代的评论,顺着这条线索去找了她的书来看,比如《白骨精学习法》、《时间投资法》、《知性化技巧》。
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时间投资法》,她关于事务的四种分类,以及记事本的方式,非常受用。
1.3. GTD Life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鲜果网上阅读了一篇GTD Life的文章,也是关于时间管理,激起了共鸣,继而阅读GTD Life的其他文章,受益匪浅。
而这段时间自己对时间管理理论和方法非常着迷,总是想尽办法借鉴前人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
1.4. 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量化管理虽然借鉴了胜间和代的时间投资理论,但是她所强调的量化管理的方法,我始终无法参透到底该如何实现量化管理。
后来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把效率提高三倍的时间管理方法》的文章,瞬间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并且为此特意设计了自己的管理模板。
1.5. 本文适合的人群时间管理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则需要不懈的培养,正如此,本文尤其适合处于时间管理摸索期、困惑期的朋友阅读,比如在校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新人们。
2. 前提2.1. 事务分类我将自己的时间划分为四块,分别是:消费基本工作案件讨论拜访或接待客户参加谈判实施项目必要的休息投资学习运动家人团聚与亲友聚会(必要的)消耗一日三餐上下班交通查阅新闻个人卫生家务浪费发呆毫无目的地上网闲逛上网聊天时间过长睡懒觉2.2. 准备记事本,记录日程有效管理时间的根本目的是支配时间,使用记事本记录日程是最有效的方法。
此处引用《把效率提高三倍的时间管理方法》一段关键性的文字:“此处是使用日程表的方法。
一整天当你开始或完成某个活动时都把时间纪录下来,可考虑使用秒表来记录每个活动的时间间隔。
你可以仅在工作时间使用这个方法,或是一整天都用。
一天结束时,把这些时间段分类记录到综合类别中,然后找出你在每类活动中耗费时间的百分比。
假如想把这事做彻底,可以持续做上一周,再计算你在每类活动中耗费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要尽可能地详尽:记下你在收发电子邮件、阅读新闻组、网上冲浪、打电话、就餐、洗澡等等事情上分别花费了多少时间。
当你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可能就表示你该在日程表里添上一笔了。
我通常每天结束时会有50—100个日程记录。
”准备一本记事本。
上班之前,或者是起床不久,就按照上述四个大块,在记事本上划出四个区域,分别将你需要做的事情填进去,列好序号(即优先程度)。
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在该项任务的右上角记下你开始的时间,完成时记录下结束时间,可以很明显地计算出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花费了多少时间。
如果进程中被打断,那么重新开始时,就再次添加记录。
就这样,每天做了多少事情,都可以直观地计算出来!2.3. 必须坚持的四大原则(1)记事本必须认真记录,对自己要诚实,实际花了多少时间就花了多少时间;(2)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没有计划没有安排没有目的;(3)减少“消耗”,避免“浪费”,增加“消费”与“投资”!(4)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3. 介绍我的模板根据胜间和代的时间管理论和《把效率提高三倍的时间管理方法》一文的经验,我开发设计出了以下模板:Untitled.png3.1. 总有效时间由于在EXCEL中无法使用时间格式计算总时间(也许是我没有找到方法吧),我建议将时间换算成分数(单位:分钟),比如您是早上7:15起床,晚上11:30入睡休息,那么今天一整天的有效时间就是:23.5-7.25=16.25×60=975(分钟)。
3.2. 工作(或称消费)现在基本上是八小时工作制,但是也不排除某些朋友晚上总是加班(我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工作模块的C13【工作效率比】==【一天实际有效工作时间】/【480mn】。
所谓的“一天实际有效工作时间”指的是该480分钟内,加上必要的午餐和午休时间,真正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而不是与同事闲谈、无聊发呆、上网闲逛或者看大堆垃圾新闻。
八小时是你的基本工作时间,但是无法控制加班与否的话,我倾向于将加班的时间划分到“投资”一栏。
为什么?就我自己而言,作为律界新人,必须跟着律师认真学习各种办案和做事的方法,免不了因为繁忙的工作和繁杂的事情,而需要加班;加班既是为了事务所的发展,也是为了自己,你可以通过加班获取加班费或者奖金,更重要的是这是为个人将来谋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