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

美国农业概况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

本土介于北纬30490之间。

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

1994年全国总人口亿,占世界人口的%。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

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

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1910年为32%,1994年已经下降到了2%。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

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4740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

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

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公顷。

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亿公顷,森林和林地亿公顷。

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

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平方公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1.“以农立国” 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农业部在比62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其部徽上写着,“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

美国方面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另方面注重农业科技的作用,农业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

1994年,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5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现在“公司农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个,所占农地的面积和销售额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

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

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限产措施(根据政府与农场主签订的合同,1995年休耕农田的总面积为1474万公顷),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美国形成了些着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

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

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步促进了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体化在1991年,美国消费者在食品上的花费价值高达4860亿美元,而农民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只有1010亿美元。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Agribusiness),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

如在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个完整的体系。

5.农产品经常出现过剩,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

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以上。

由此可见,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

旦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

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因农产品过剩而引起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曾使农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

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巨大,些重要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大于其产量份额。

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

在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中,1994年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48%。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 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表1 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表2 美国不同规模农场的收入分布表6 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指数1.种植业在很长段时期,美国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从80年代初期起,其粮食产量被我国超过,从而退居为世界第二大产粮国。

1994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亿万吨,人均占有量1370公斤,名列世界第一。

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V3。

大米从%下降到%;另外,大豆从64%下降到51%。

美国种植业主要靠几个重要的种植带。

下面是几个最重要的农业种植带的情况简介。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和乳牛带。

这个农业带是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州,共计12个。

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充足,但是气温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较适合于青贮玉米和牧草的生长。

本地区的个优势是消费市场集中,拥有美国工业最为集中的大城市群,因此有利于奶牛业的发展。

本地区的马铃薯、苹果、葡萄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

(2)中北部玉米带。

美国农业分区中所指的“中北部”是指大湖区附近的8个州,东起俄亥俄州、密执安州,西北到明尼苏达州,西南到密苏里州。

这是美国最着名的作物生产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因此有“玉米带”之称。

这8个州大豆、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农场占全国总数的54%。

1994年,衣阿华和伊利诺两州的玉米产量分别为4902万吨和4536万吨,占全美产量的%。

玉米生产比较重要的州还有内布拉斯加。

1975年以来,美国的玉米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产量增加了3/4;在这20年里,单产从每公顷5460公斤上升到8830公斤。

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部粗粮的90%,每年产值达220亿美元。

(3)大平原小麦带。

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北从与加拿大接攘的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往南直到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共9个州。

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称“大平原”。

这个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但近年来其比重有所下降。

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长,只宜春小麦生长,北达科他州及其邻近的3个州所产的硬粒红春小麦占全部小麦产量的24%,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2%-18%。

硬粒红冬小麦主产于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占全部产量的41%,其蛋白质含量在9%-14%之间。

(4)南部棉花带。

传统的棉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得克萨斯州东部。

二次大战以后,棉花生产逐步向西发展。

这里所说的棉花带位于平原地区,主要有在北纬36以南、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集中了全国大约1/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

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

棉花产量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面积约145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3,产量占全国的27%。

美国的西南部的植棉业发展比较快,包括了以“阳光地带”着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其产量已占全国的22%。

(5)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北部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是最主要的小麦产地,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也是国家最大的“菜篮子”,为国家提供了51%的水果和干果`32%的蔬菜.1993年这个州的农业销售收入达亿美元,占全国的%;其种植业更为突出,占全国的%,均名列全国第。

这个州的水稻生产也很重要,产量占全国的18%;单产居美国的首位,每公顷8940公斤,比全国水平高41%。

美国粮食产量经常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除了天气之外,主要受政府的调控政策和农产品进口国的需求变化的影响。

此外,美国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中,灌溉面积的比例很小,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1993年美国灌溉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2.畜牧业美国的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畜牧业的分布与种植带虽有定的关系,但并不十分明显。

美国的东北地区饲养的奶牛头数约占全国的1/3,生产的牛奶和奶制品几乎占全国的半,肉鸡生产也占重要的地位。

玉米带提供玉米、豆饼等饲料,为当地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基地。

美国西部的“草原带”以放牧为主,可以饲养牛、羊、马等。

美国的肉牛在集约化育肥之前,通常是先在草原带放牧,“搭好架子”,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粮和其他费用。

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从70年代末以来,牛肉直保持着22%的份额,奶类从14%上升到15%,禽肉从25%上升到27%,但是猪肉和鸡蛋的份额有所下降,分别从14%、16%下降到10%和11%。

种植业生产有波动,而畜牧业则稳定增长。

从农业生产指数看,以1979-1981年为100,1994年畜牧业生产指数为,种植业为。

但是在此期间,种植业有6年低于100,而畜牧业直在稳步上升。

美国畜牧业当前有两个显着的特点:是大力推进畜产品的出口。

畜产品的出口现已占国内消费量的10%左右,而在90年代初还不到5%。

禽类产品的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牛肉和猪肉的出口也有增加。

二是畜牧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工业化,以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养猪业,专业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平均规模却日益扩大。

养猪专业农场进行大量的投资,但是其报酬率很高,足以抵消饲料价格上涨的费用。

3.渔业和林业美国有海岸线22680公里,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

按其捕获量的商业价值来看,美国渔业居于世界第5位。

90年代初期,渔获量大致保持在接近600万吨的水平上,居世界第:位。

美国每年进口的鱼价值大约为60亿美元,为世界第2;同时,美国还出口35亿美元的鱼及鱼产品,居世界第1位。

美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的森林面积约有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接近30%。

但是在林产品贸易中,美国入超的年份多于出超,每年进口130亿-160亿美元,出口125亿-150亿美元。

总的说来,美国是林产品的净进口国,1993年入超接近37亿美71元。

4.农业对外贸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993年农业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288亿美元,顺差接近200亿美元。

在出口的农产品中,粮食及其制品总是名列前茅,但其份额逐步下降,从1981年的69%下降到现在的45%;其价值现在大致在120亿美元左右, 70年代初曾达到260亿美元之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