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8一、调研的基本情况(一) 调研目的根据《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课题工作安排,我们于2007 年3 月- 2008 年12 月,分地区、分专题展开建筑企业技术现状与人才需求调研以及全国部分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状况调研。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调研全国部分省市建筑企业现状及发展规划;(2)掌握各类建筑企业技术现状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3)了解建筑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就业岗位;(4)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对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5)目前建筑企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
(二)调研安排调研以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相结合,共调研建筑企业十余家,高职高专院校11 所,发出问卷调查表数30 份,收回调查表15 份。
二、建筑企业技术现状调查(一)建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五”期间,辽宁省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87 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89%;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2194.4 亿元,竣工各类商品房建筑面积10921 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47%和27.6%。
“十五”期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5338.6 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707.2 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28.5%和77.6%。
根据《辽宁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11443 亿元,同比增长114.3%;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3149 亿元,同比增长84.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辽宁建筑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辽宁省的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辽宁省建设行业共有企事业单位 1.6 万家,从业人员154.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38.6 万人,生产一线急需补充大批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按照辽宁省建设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达 6 万人,伴随着建筑行业企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推进建筑“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一环保”的迫切要求,对建筑类高职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建筑类高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适应辽宁省建筑行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调查1.被调研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被调研建筑企业的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学历结构分析见图1。
图1 被调研建筑企业学历结构图分析:领导层学历结构: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科学历人员比例较高,大专学历也有相当的比例,但总体仍以本科学历为主。
中层于部学历结构中:以大专学历为主,但本科和中专学历人员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中专学历的中层干部通常是早期毕业中专生。
基层干部学历结构中: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本科学历相对较少,大专、本科学历的基层干部中大部分是近几年就业的毕业生。
由此可见,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目前总体上以大专学历为主,因此,提高大专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水平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三)建筑企业各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构成调查1.被调研企业各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构成见图2。
图2 被调研企业各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构成图分析:从企业目前各专业领域技术人员数量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专业人员较多,装饰工程、工程造价、暖通空调专业的技术人员基本相同。
这一方面说明建筑工程专业岗位需求量较大。
而道桥专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则与企业经营侧重点有关。
(1)从职称结构看,基本上以中初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比例较低。
其中,道路桥梁专业的中级职称较高,而高级职称几乎很少。
(2)从学历结构看,以中专学历人数为主,大专学历人数次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也不低,其中的原因是近年来二级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招收有较多的大专及本科毕业生。
(3)从年龄结构看,30~50 岁所占比例较大,30 岁以下人员次之,50 岁以上人员比例较低。
三、建筑企业人才需求情况预测被调研建筑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见图3。
图3 被调研建筑企业各类人才平均需求量图分析:(1)统计结果表明:建筑工程专业(以前称之为工民建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所统计企业中需求量平均为60 人,暖通空调专业平均为15 人,造价专业平均为 6.4 人;建筑装饰专业平均为4.4 人;其他专业也有少量需求。
(2)人才就业岗位均为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如土建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等,还有相当企业要求岗位为工长和项目经理,企业岗位空缺可见一斑。
(3)企业对人才学历的需求是:必须具备专科以上的学历层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天津等地的企业多数要求本科学历,对研究生学历也有少量需求,而其他地区的建筑企业主要需求人才的学历层次是大专及本科层次,尤其是高职毕业生。
四、建筑类专业知识、能力调查分析(一)土建类专业知识结构根据调查表统计分析,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的百分比见图4。
图4 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统计图通过调查表的汇总和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有:建筑材料、安装施工技术、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控制、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
其中,9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
从上述七个方面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来看,要求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在懂技术、会管理、能编预算和控制工程造价、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础上,完成建设工程投标工作,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工程项目。
(二)建筑类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根据调查表统计分析,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的百分比见图5。
图5 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统计图通过调查表的汇总和统计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有:社交与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拟定合同能力、合同谈判能力、合同纠纷处理能力、组织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编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机应用能力、预算编制能力、投标策划能力、工程索赔能力、档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有:社交与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拟定合同能力、合同谈判能力、组织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机应用能力。
从90%以上的人认为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分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占了5项;合同方面的能力占了2 项,也显得很重要。
另外,作为现代管理的必备工具的使用,微机应用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重视社会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五、调研综述(一)建筑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预测方面1.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总体以大专学历为主,技术人员总体以中专学历为主,职称结构以初职为主,而年龄结构中,各年龄段人员分布总体比较合理,只有少数企业集中在30岁以下年龄段。
2.人才需求方面,实际调查显示: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中,建筑工程专业明显居多,其次是工程造价、装饰工程、暖通空调专业,其中,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明显较少,多数企业无这个专业人员或技术人员无学历。
反应出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人才短缺。
3.企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必须具备专科以上的学历层次。
原因是高职高专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4.企业技术现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总体说还不普遍,除与企业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国家的政策配套有关。
(二)企业对建筑类各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要求方面1.毕业生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方面,各企业界一致认为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知识应当全面,基础扎实,一专多能。
在具体知识点上,也有企业提出应当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另外,毕业生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生岗位技能证书方面,各企业普遍认为毕业生应当具备1、2 个建筑类岗位证书。
如: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即通常所说的八大员证书。
但同时也指出,要保证证书的真实性,提高其含金量。
组织管理协调和适应能力方面,应当有灵活的头脑,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适应能力强,特别能吃苦,并易于接受新事物。
3.心理、身体素质方面,要求毕业生政治思想端正,尤其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品德好,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及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同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宽广。
能够感受工作中各方面的压力,吃苦耐劳、锲而不舍、踏实肯干;另外还要有好身体素质。
这些方面都是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强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27-14)专题报告之一.(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8月)今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由“冷”转“热”现象明显,全国10余个区域经济规划的推出与实施,高铁建设的巨大投资以及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等,确保了建筑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千亿元,同比增长50.5%。
建筑业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也带动了人才需求市场。
据中国专业人才网旗下中国建筑专业人才网2010年上半年发布的最新人才数据显示,建筑业人才需求同比增长61.9%,其中建筑师、项目经理、建造师等尤为抢手。
长三角建筑人才迎来发展新契机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建筑业的发展在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规划》中建筑业的比例占近5成。
此次《规划》将以上海为区域核心城市,江苏省八大城市以及浙江省七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
资料显示,长三角建筑业GDP生产总值占长三角区域的40%以上,2010年上半年长三角建筑业新建项目增长30%以上。
据中国建筑专业人才网数据显示,建筑业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人才需求同比增长61%,其中以一线城市人才需求最大,长三角区的人才需求增长最快。
一线城市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城市为上海,同比增长64.4%,其次是北京、广东地区,同比增长55.1%和51.3%。
截至6月底,长三角地区二线城市苏州、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人才需求同比增长50%,诸多新项目的上马带来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国建筑专业人才网招聘经理吴松柯分析说:“一线城市的建筑人才需求一直持高不下,是因为他们需要向郊区或周边城市开始扩建更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