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气及废气监测-采样方法和采样容器
大气及废气监测-采样方法和采样容器
真空采气瓶抽真空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采样 用100mL注射器连接一个三通活塞,适用于采集有 机蒸气样品 。 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3~5次,然后抽样,密封 进气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 器内压力略大于大气压。 样品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当天分析完毕。
塑料袋采样
应选择与样气中污染组分既不发生化学反应, 也不吸附、不渗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 袋、聚乙烯塑料袋及聚酯袋等。为了减少对组分的 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时, 先用二连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样气、 夹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
吸收速度——取决于所选择的吸收液的特性 气样与吸收液接触面积——取决于所选择的吸 收管(瓶)的结构
(二)、填充柱阻留法
原理:填充柱是用一根长6—10cm、内径3—5mm的玻璃
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采样时,让气样 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 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填充剂,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 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 释放出来进行测定。
m
n
上式中, x为吸附组分的质量,m为吸附剂的 质量,x/m为吸附剂的吸附量,p为平衡时被 吸附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a、n为经验常数 (值由实验确定)。
以上方程可以看做一次函数,斜率为1/n,斜 率如果在0.1-0.5之间,吸附容易进行,斜率如 果大于2则吸附难以进行。弗罗德里希等温吸
附经验公式常用于常压下的低浓度气体,而对 高浓度气体偏差较大。
球胆采样
要求所采集的气体与橡胶不起反应,不吸附。 用前先试漏,取样时同样先要用现场气来洗球胆2-3 次,采集后应该封口。
采气管采样
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 100~500ml
采样方法: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连球或抽气泵接 在管的一段,迅速抽进比容积大6~10倍的欲采气 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 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一)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
染物质
1.原理及过程:用抽气装置使待测空气以一定流量通入 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待测组分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 或物理作用,使待测污染物溶解于吸收液中。采样结束 后,取出吸收液,分析吸收液中被测组分含量。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
从原理可以看出,此方法最重要的环节就是
吸附剂:起吸附作用的多孔固体物质称为 吸附剂。
吸附剂一般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细孔 容积,足够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另外 密度、孔隙率、孔径、颗粒度等也是吸附 剂的特性指标。
吸附质: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固体表 面的物质(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
2.吸附方法分类 根据吸附作用力的不同性质,可将吸附分 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吸收液和吸收管。
2.常用吸收液:水、水溶液、有机溶剂等。
按照吸收原理分为两类:
物理作用吸收液: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如:用
水吸收大气中的HCl、甲醛;用5%的甲醇吸收有机 农药;用10%乙醇吸收硝基苯等。
化学作用吸收液:气体分子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大气中的H2S基于中和反应; 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基于络合反应等。
真空瓶采样
真空瓶:用耐压玻璃制成的固定容器,容积为500~1 000ml。
采样方法:先用抽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达 1.33kPa左右,如瓶中预先装有吸收液,可抽至液泡出 现为止,关闭活塞。采样时,在现场打开瓶塞被采气体 充入瓶内,关闭旋塞,送实验室分析 。
采样体积换算:p.134
B.吸附过程稳定,一般不可逆; C.吸附过程吸热,化学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其
吸附热比物理吸附过程的吸附热大,与化学反 应热相似;
D.温度升高,吸附速度增加,适合在高温下进行 (低温一般不能发生化学吸附);
E.吸附过程总是单分子层吸附或者单原子层吸附; F.吸附速度慢(因为需要足够高的活化能)。
应当说明的是,吸附过程往往既有物理吸 附又有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常发生在化学 吸附之前。低温时物理吸附占主要地位, 高温时化学吸附占主要地位。
3.方法使用范围: 适合采集气溶胶、降尘、PM10、烟尘等。 4.装置 P.137
(四)、低温冷凝法
1.原理:将U形或蛇形采样管插入冷阱中,当大气流 经采样管时。被测组分因冷凝而凝结在采样管底部。 然后在常温或加热情况下气化,最后进入仪器测定。
2.应用范围:适合采集大气中某些沸点比较低的气态 污染物质,如烯烃类、醛类等。
第三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和采样仪器
采集方法:
1.直接采样法 2.富集(浓缩)采样法
一、直接采样法:
当大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 者监测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时,直接 采用少量样品就能满足分析需要。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
(一)注射器采样
(二)塑料袋采样
(三)球胆采样
采气管示意图
(四)采气管采样
(五)真空瓶采样
b.
3.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a.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 度大。
b.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 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c.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 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d.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 能回收利用。
4.根据吸收原理不同,常用吸收管的种类: ①气泡式吸收管:主要用于吸收气态、蒸汽态
方法介绍:
空气中二氧化硫、硫酸酸雾、硫化氢等与二氧化
铅(有毒)反应生成硫酸铅、再与氯化钡作用形 成硫酸钡沉淀,用重量法测定。其结果是以每日 在100cm2面积的二氧化铅涂层上所含三氧化硫毫 克数表示。单位:mg(SO3)/〔100cm2(PbO2 )·d〕 SO2+PbO2→PbSO4 H2S+PbO2→PbO+H2O+S PbO2+O2+S→PbSO4 PbSO4+BaCl→BaSO4↓+PbCl2
物质(也就是分子态污染物)。
②冲击式吸收管:适合采集气溶胶(也就
是粒子态污染物)。
③多孔筛板吸收管(瓶):采集分子态污染
物和粒子态污染物都可以。
P.135
有了吸收液和吸收管,就可以具体进行气体采 集了,那么到底哪种方法的效果好?必须有个 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吸收效率。
5.吸收效率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度、 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3.冷冻剂 冰-盐水(-10℃) 干冰-乙醇(-72℃) 液氮(-195℃) 液态空气(-190℃) 半导体制冷器
4.仪器
冷阱,选择性过滤器,浓缩管
5.干扰排除:
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甚至氧也会 同时冷凝下来,在气化时,这些组分也会 气化,增大了气体总体积,从而降低浓缩 效果,甚至干扰测定。应用干燥剂和净化 剂去除,通常是在过滤器中装装过氯酸镁、 碱石棉、氯化钙等。
② 化学吸附(又称活性吸附)
定义:由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发 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一种吸附。
化学吸附通常是靠化学键的亲和来实现的, 涉及分子中化学键的破坏与重新结合。
比如:MgAlFe复合氧化物作为吸附剂吸附 SO2。
特点:
A.吸附过程有选择性(只能吸附参与化学反应的 气体);
碱片法:用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 滤纸,曝露于空气中,与气态含硫化合物 (如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的硫酸盐,用 重量法测定。
单位:mg(SO2)/〔100cm2(碱片)·d〕 优点:试剂无毒。
反应型填充柱
1.填充剂:由惰性多孔颗粒物(如石英沙、玻璃 微球)或纤维状物(如滤纸、玻璃棉等)表面涂 一层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 也可用纯金属丝毛或细粒作填充剂。
2.过程:气样通过填充柱时,被测组分在填充 剂表面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阻留。
3.特点:采样量和采集速度大,富集物稳定, 对气态、蒸汽态和气溶胶态物质有较高的富 集效率。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一般都比较低(ppm— ppb数量级,注意与mg/m3的换算),直接采样法往 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 集采样法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富集采样 时间—般比较长,测得结果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 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采样方法: 有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及自然 沉降法等。
3.吸附理论
吸附平衡 在一定的温度下,吸附质与吸附剂经过充 分接触后,最终将达到吸附平衡。在达到 平衡时,被吸附组分,即吸附质在固相中 的浓度和与固相接触的气相中的浓度之间 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常用弗罗德里希方程表示该函数关系。
弗罗德里希方程
x
1
apn
m
lg x lg a 1 lg p
分类:
1.吸附型填充柱
2.分配型填充柱Βιβλιοθήκη 3.反应型填充柱吸附型填充柱
1.填充剂 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高分 子多孔微球等。
2.表面吸附作用: 物理+化学
分子间引力引起的物理吸附,吸附力较弱; 化学价键力引起的化学吸附,吸附力较强。
吸附作用
1.基本概念
吸附:在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处理流体混合 物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分子引力或化 学键力把流体混合物中的某一或某些组分 吸收并浓缩集中在固体表面,这种分离流 体混合物的过程称为吸附。 从定义抓住整个过程的三个关键点: 作用主体,作用对象,作用力
吸附型填充柱
1.填充剂 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高分 子多孔微球等。
2.表面吸附作用: 物理+化学
当被采集气样通过填充柱时,利用多孔固体 物质对待测组分的吸附作用达到富集目的。
分配型填充柱
1.填充剂 表面涂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惰性多孔颗粒物, 如硅藻土,类似于GC中的固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