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放松假定后的讨论
1、工资和生产的资本密集性 发展中国家中资本密集度越高,支付的
平均工资越高 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使
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并使劳动边际产出等 于工资,虽然工资有可能降低,但可以增 加就业
因此工资率固定的假定可以放弃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对该假定不合理的论证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 产出;劳动增加,边 际产出下降;
1)工资使既定的,不随生产技术变化而变化。 2)所有利润都被储蓄,所有工资都被消费。 3)因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而产生的失业并不会使社
会初选减少的较高就业率和较高工资率条件下一般 可达到的水平。 4)消费并非生产型,没有投资成分。 5)政府缺乏向劳动征税和补贴的手段来缓解潜在冲 突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二、技术转移的可能性 技术商品的研发成本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生产成本,
但后期运用成本相对很低(规模性)。 技术商品的排他性低,可以被反复多次利用(非排
他性)。 技术商品随时面临被仿效可能,垄断地位极易丧失
(时效性) 买方在技术商品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很难准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技术引进理论
一、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外部引进的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远大
于内源的技术进步。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相对较低成本获得同类技术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相对较快速度获得较先进的技
术 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刺激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完
善和创新实践 技术引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引资国的对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教育
• 实证研究对教育的投资收益率的思考 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随教育水平提高而下降; 初等教育收益率最高;高等教育收益率最 低; 教育收益率随发展水平提高而下降;各级 教育的报酬递减; 社会收益低于私人收益;公共部门收益低 于私人部门收益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技术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集约度与技术
周期短,促使发达国家追求短期高额利润 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企业通过各种做法谋
求更大利益:1)制定垄断高价;2)搭卖; 3)限制出口;4)限制买方相关技术开发; 5)卖方直接控制和管理买方企业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消化吸 收能力差,技术效率低
•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适用性较差,造成 稀缺资源和外汇浪费 适用性: 本国技术和经济基础、市场需求、文化与 意识形态,发展前景、资本抑或劳动密集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可能是技术进步 的最终源泉。如17世纪排他性的产权制度 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进步也可能反过来促进社会制度创新, 如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跨国企业的扩张和 社会分工体系的变革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创新的社会制度
竞争条件:充分竞争 市场完善度:1)市场机制完善,灵敏度高,价格
•L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B ) 要素比例方法 假设要素价格比例保持不变 适用于单个厂商和行业,无法影响要素价格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则此类 技术进步是劳动节约型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下降,则此类 技术进步是资本节约型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不变,则此类 技术进步是中性型
实证研究:冲突被夸大,只要合作要素可以得到, 劳动替代资本不会使产出水平下降:印度在用劳动 替代资本方面做得尤其出色,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就业与储蓄的冲突
•X •切点:储蓄最大点 •产出 •X
•C=wL
•L
•L1
•O
•劳动
•资本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冲突来源于以下假定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四、技术引进的具体方式 商品贸易:先进技术的成套设备、新产品、
新材料引进 许可证贸易:专利权购买,图纸和技术参
数的有效取得 技术援助:科技专家的交流 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五、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普遍处于受
支配地位 现代技术更新速度快,研发成本高,专利
发展中国家是否要选择劳动密集型技•B
•劳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动展
• 实际情况: 产出构成相同,则技术的资本密集度在发 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1、对于大多数产品,技术选择范围很窄,理 想的生产函数不存在;有盈利可能的技术 组合有限;
2、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要素的 丰裕程度;对资本品的补贴导致了资本价 格的相对偏低;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在发 展中国家十分普遍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Y •K
•Y 1 •K1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特征:
•Z
•1、资本边际产品的
增加小于劳动边际产
品的增加
•K2 •K3
•O •
•P •P1
•2、P1点资本的边际 产出小于劳动的边际 产出;用劳动替代劳
•Q
资本直到K3;
•Y
•3、Q点的资本-劳动
比例小于P点的资本-
L2
L•1Y
L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K
•Y •Y
1
•K1
•Z
•K2
•P
•K3
•Q
•中性技术进步特征:
•1、价格同比例上升。
•2、新生产函数与原 生产函数平行:劳动、 资本比例不变,两种 要素同比例节约
•Y
•Y 1
••O
L3 L2 L1
L
•中性技术进步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K
•Y
1
•K1
•Y •Z1 •Z
•K2 ••O
于资本动边际产品增 加,则资本相对于劳 动价格下降。
• 劳动-资本价格比率
线旋转到KL1,新的
•I
等产量线Ib与之相切
于B点。
•L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K
•K2 •C •Ic •L2
中性型技术进步 • 劳动边际产品增加 •E等于资本边际产品
增加,则资本和劳 动价格同比率上升。 • 劳动-资本价格比率 线旋转到K2L2,新 的等产量线Ic与之相 •I 切于C点。
确估算技术商品的未来成本和收益(利益不确定性) 技术商品一般不能向第三者任意转移(可保护性)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三、技术引进的类型 垂直的技术引进: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基
础科学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本国的应用科 学研究中,或者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应 用科学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本国生产领域。 水平的技术引进:一国从国外直接引进已经 被运用于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并直接用于 本国生产领域
信号真实,信息传播迅速广泛。2)市场体系完善,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各司 其职。 自由企业制度。私有或国有并不重要,晚间是市 企业是否拥有独立法人产权,是否拥有完善的经 营权利和承担风险的义务。 企业家阶层
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 市场不完善、竞争不充分、自由企业制度缺失、缺 乏企业家精神
引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 4)开辟原料新来源;5)重组新产业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如半导体工业发展 1)引入晶体管替代电子管 2)开发低成本的晶体管大规模生产系统 3)开发晶体管海外市场 4)开发晶体管新材料 5)发展晶体管工业园区和资本市场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静止均衡状态 •创新孕育阶段: •企业家受获取利润和创建企业驱使,发现并引入新技 术、新产品、新生产组织和制度,开始创新活动,由 此获得竞争优势并取得额外利润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索罗技术进步分类:以劳动-产出率为衡量对象; (假设工资率保持不变) 劳动使用型: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产出比;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降低了劳动-产出比; 中性型:劳动-产出比不变;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希克斯技术进步分类
A ) 边际产品比例方法
假定整个经济充分就业,资本-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 主要改变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 假定完全竞争性市场,产品价格等于边际产出。 以要素间边际替代率为依据(产出不变情况下,一个 要素替代另一要素的比例),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产 出之比。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劳动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大 于资本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使资本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大 于劳动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 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边际产品的比率不变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对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剖析:
如果技术进步在总量上是哈罗德中性,在产业 层面可能包含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因为纯粹的技 术进步节约资本,降低资本-产出比,而资本对 劳动的替代提高资本-产出比)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中性必然包含了资本对劳动 的替代,因为纯粹的技术进步肯定节约了资本。
对资本的定义至关重要,包含哪些元素(如 人力资本)。发达国家在不考虑人力资本投资情 况下,资本产出比下降,但如考虑该因素,则略 有上升。
3、学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可提高未来的劳动 生产率。
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 学习的前提:分工
4、人力资本投资:教育
劳动力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的改善可显著提 高劳动生产率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熊彼特:首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发展理论, 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劳动比例;
1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 希克斯技术进步分类的实证检验-把要素 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与生产函数移动所 带来的影响区别开来。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
社会技术进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