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
其不意地发生猛攻……敌人全线崩溃……”这段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独立团为北伐战争的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由农民向导带路,乘夜色迂回敌人背后,发起猛攻,终于占领了汀泗桥。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

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6年7月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开始,由于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在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6.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

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筹建了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7.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的照片,这一政府是由谁建立的()
A.孙中山 B.汪精卫
C.蒋介石 D.冯玉祥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反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8.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仔细审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

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标
志着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姜廷玉指出:“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做出重要贡献”,军校创建之初的地址位于()
A.广州 B.西安 C.延安 D.重庆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所以答案选择A。

二、非选择题(10分×1题=1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宁汉合流”,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和共产党人,革命陷入了低潮。

材料二“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摘自《训政时期约法》
材料三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龙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于1928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材料一中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2)材料二讲的是什么意思?结合史实说明国民政府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答案】(1)蒋介石和汪精卫。

(2)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

实质是国民党一党独裁。

(3)东北易帜。

意义: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依据材料信息: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可知,此内容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

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国民政府的实质是国民党一党独裁;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可知,此内容是东北易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东北易帜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