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的心得体会3篇暑假工的心得体会篇1暑假工的心得体会篇2(一)晨出晚归——迎日出送斜阳一天,工作10小时,早晨6点20从家里出发,骑车40分钟,才到达工作地。
清晨,踏着日出的光芒,奔向自己工作的厂房。
路上车水马龙,各式车辆接踵而来,原本静谧的大清早就被上班族们的鸣笛声,吆喝声给打破了。
睡眼惺忪的鸟儿,无奈单调地站在枝头低头吟唱,给人很累的感觉。
到达目的地后,重复着一个动作,因为是做压机上的塑料瓶盖,就是单调乏味了点。
给我一个心得是:熟能生巧。
傍晚5点下班,劳累了一天,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也是工人们下班的黄金时段,我也觉得不怎么孤单了。
路旁有些人家的厨房里开始忙碌起来了,饭菜的香味随风飘来,原来是我肚子饿了,所以觉得特别香。
我终于体会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般的生活,不过没有陶渊明的那份恬淡与宁静。
作为一个还在读书的我来说,身体的劳累暂且不提,苦其心志,磨练意志到是关键。
因为处在课堂的我们,缺少社会上的锻炼。
(二)苦心励志——劳其身立其志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了个晚班,晚饭过后,独自骑车走在路上,只有路边的路灯光陪伴着我,形单影只的我,感觉有丝丝的寂寞。
晚风吹来,思潮翻滚。
此刻的我,只是上班族的一个缩影罢了,至少我回去后,有爸妈的呵护,可是亿万父母一天辛苦忙碌回家还要做家务,忙着烧菜做饭,处理家里的琐碎杂事,相比之下,我应该还是幸运的吧。
我只能这样来安慰自己了。
到了凌晨3点时分,我忍不住地要打瞌睡,虽然白天已做了足够的休息,可还是无法抵制住瞌睡虫的肆虐。
幸亏我有准备,带了一小瓶风油精,一是为了避免蚊虫叮咬,二是为了提神醒脑。
我把风油精涂在额头上,顿时感觉清醒不少,以免自己犯困。
快了,还有2小时,坚持,还有1小时了,天也破晓了,越来越亮了。
我终于看到黎明的曙光了,下班了,突然间感觉不到累。
骑车走在路上,脑中一片空白,思绪好像混沌了,后来还是鸟叫声,让我缓过神来,原来刚才我正出神在想事情。
就在那几分钟内,我想了很多很多:原来上夜班这么不容易,钱来的不易啊!物价再涨,可是没见员工们的工资在涨!后来我想到我自己,还有2年就要踏上工作岗位了,我是一辈子就这样过吗?不,不——人就这么一辈子,我顿时暗下决心,我要努力,我不能放弃自己!这世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可是有一样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自助者才会受天助!求人不如求己!我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增添生命的砝码,让自己的命运天平,保持平衡,保持和谐!“呱——”一辆轿车从我身边呼啸飞驰而过,我在想我今后的人生会怎样呢?“其实,每个男孩都想有辆车”。
记得某本书上有这样一句话。
不错,我长大后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空想永远是美好的,付诸行动才是实现梦想的最有力证明!这时,我看到几个光着膀子,戴着安全帽的中年男子,手中挥动着铁锤,汗流浃背地敲着残断的墙壁,炎炎夏日,在家享受安逸生活的我们,在空调室中玩着电脑,看着电视,啃着冰棍的我们,请大家留心一下周围,在这炎炎夏日里,有多少民工,为了生计,做为家中的脊梁,为了老父老母,为了妻儿,做为男人,生活的窘迫,他们靠坚硬的脊背撑起着一个家庭,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们,特别是家中的男人们,都在奋斗着,为的是提高生活的水平,好让父母妻儿更好的生活。
而有些人呢,他们在大酒店里的一顿饭钱就要上万,呵呵,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
贫富的差距,其实就是一个人能力的差距。
生活不相信眼泪,社会不相信眼泪,一个人的腰包,只与他的能力成正比。
想了很多,很多。
顿时,我的小累小苦化为乌有,在这几个大汉的背影中,我读懂了什么是生命的不竭动力?什么是家中的脊梁?为什么小草能在夹缝中生长?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但更多的是读懂了男人的铮骨,为何是那么的硬实?(三)取长补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
要想改变命运,必须思考。
为什么别人会成为首富?为什么别人能致富?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大将军。
我们可以在平凡的人生坐标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记得一位农夫说过,一块地不适合种稻子,那可以试着种玉米,试着种高粱,如果一样农植物都不适合种,那就撒点花种,花儿灿烂,那不是也很好吗?其实,农夫的这些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找准自己适合的,努力奋斗,你就可能成功!让我们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人生吧。
暑假工的心得体会篇3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
于是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
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好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平,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难受的,但是也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
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
我们要学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们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待人处事的技巧。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
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
对待朋友,切不可以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了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暑假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力,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
这些经验无非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显现出来。
我们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产.知识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的和锻炼.学生打工由来已久,从前叫勤工俭学,且以大学生为主,近年来才波及到中学生。
今年的暑假,参加打工的学生人数之多,社会涉及面广,都是前几年所不能比拟的。
从明星热到打工潮,标志着当代中学生在走向成熟。
打工打的是什么?打工是一种新文化,它可以打出一条成才之路,它可以打出一个新的境界,它也以最有力的方式撞击着世纪之门。
在大学期间打工的人表示他们所找的工作有65%是跟自己所学的专业无关的,有30%则表示跟自己的专业有些关系,有5%的人表示在大学期间所做的工作跟自己的专业有关,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表示希望在大学期间可以找到跟自己本专业有关的兼职或暑假工,但这是很难找的,那些可以找到自己本专业有关的人,大部分都是跟自己的家庭因素有关,少部分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跟自己的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很多的人都表示可以在校期间,能找到跟自己的专业有关的工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在校的很多学生都不会发时间去找跟自己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大部分都认为那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
很多都这样认为既然那么难找还不如先把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好,等到毕业后在找,虽然那时可能会比别人少了一些社会经验,但你的知识已经巩固了,只要你肯发时间在毕业后,就会找到工作。
这个暑假的开始我就想好了要打工挣点钱,当我去了第一个地方被拒绝的时候,那份积极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你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挫折这不亚于在你事业最顶峰的时候跌落谷底,但是我的这种失意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我又和去年的老板联系上了,和他说了我的情况以后,他说可以到我这儿来,我给你点事做做,我听了以后十分开心,当然要把老板交代的事情做好,我认为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就要认真发去做,不然当你没有做好,还要再来一次的话,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得不到老板的重用了,经过我一个多月的努力做事,认真的态度,我想这样既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又对的起自己的努力,我想我这个暑假的工没有白打,使我体会了不少东西。
我在工作的第一天感觉好累,不过想了一下自己是出来实践的,累了才会懂得这社会没那么简单。
因为我在的是五金厂打工,这工厂正为饼家做月饼盒子,中秋快要到了。
饼家都需要大量的盒子来包装月饼,所以我们都很忙,有时切角,有时打边,有时出脚等等。
各种各样的工作。
工作中有各种危险隐患存在,工人们都细心工作,需要安全防护的我们都自觉戴上,例如耳塞、手套等。
工作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免的,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懂得的重点,我们要服从上级的管理,安全生产。
生产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制度进行,犯错是少不了的。
在我们犯错之后要懂得反思并改正,做个文明的员工。
打工的原因也有很多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不少学生打工的目的之一。
我在一个五金厂打工,一般都是打杂的,只是偶尔要到流水上工作,大家都知道流水线要速度和质量,这样人会很累的。
有时真的想放弃工作回家,可以想到自己打工的目地,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其实,无论打工干什么,都是要吃苦受累的,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这对于我们在温室长大的一代难道不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吗?当然,钱也是大多数大学生打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充斥着商品意识和竞争的观念的社会,大学生对钱的认识显得特别深刻。
一般来说,大学生打工挣钱不多,平均八九十元一天,钱是少的,但毕竟是自己劳动所得,正如许多同学说:“放在口袋了有一种自豪感。
”有一个同学在某游艺厅打工,工资收入颇乐观,他乐滋滋地对我们说,一个暑假下来,他就可以买一辆向往以久的跑车了。
夙愿得偿,而且靠的是自己,这岂不是人生一大幸福吗?也有打工不拿工资的。
一名大学生在一家私人美发厅当学徒,不仅不取工资,连午饭也得自理。
他却神秘一笑:“拿钱是小事,学会手艺是大事,将来自己开店,还怕没钱?原来他的眼光更长远!当然,大学生打工的原因还可列出几条,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谈到的是以上四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极富开拓精神的一代。
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和丰富的创造力,他们渴望投入到社会的潮流中去,渴望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觉得并不存在大学生应不应该打工的问题,这要看客观需要,你没有钱就会想到打工,至于有钱人,少有想到去打工的,即使有,远不如穷人那般迫切,那般能忍辱负重,他们的目的是赚钱,攒钱,或者属于追随潮流的一族。
而我们去打工纯粹为了生活的压力。
如果考虑到打工的好处或坏处,我倒是很赞成打工,挣了一份钱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挣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