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酸和碱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
酸和碱单元测试(word版附答案)
的碳酸镁与 73 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 44 份质量。 故选:C。
13.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 A 不正 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 B 正确;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 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 C 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 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 D 不正确。故选 B。
pH<7 时呈酸性,pH>7 时显碱性,由表格可知:显碱性的酸性食品鸡蛋清。故选 B。
1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
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 M 粉末。
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
14.向盛有 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 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 或溶液 pH 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设与 20g10%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 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x,20g10%氢氧化 钠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g×10%=2g。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2g 7.3%×x
CaCO3 + 2HCl=CaCl2 + H2O+ CO2
100 73
44
NaHCO3 + HCl=NaCl+ H2O+ CO2
84 73
44
MgCO3 + 2HCl=MgCl2 + H2O+ CO2
84 73
44
已知左盘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两盘放入的固体质量都是 100 份质量,两盘放 入的盐酸溶质的质量都是 73 份质量,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左盘减少的二氧化碳是 44 份质 量,而 100 份碳酸氢钠与 73 份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 44 份质量,100 份质量
酸和碱单元测试(word 版附答案)
一、酸和碱选择题
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测定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溶液的温度一直升高、pH 一直增大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先放热后吸 热 C.40s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D.该实验是将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答案】D 【解析】 A、由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实验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后又降 低,pH 一直增大但不会超过 14,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 中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选项说法错误;C、40s 时,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 HCl 和 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D、图象中 pH 值的变 化是从小于 7 逐渐的增大到大于 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 pH 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D。
B.Fe、CaCO3、Na2CO3
C.Zn、Fe2O3、Na2SO4
D.Fe、CuO、Cu(OH)2
【答案】D
【解析】
A、Cu、Ca(OH)2、CaCO3 三种物质中 Ca(OH)2、CaCO3 能与盐酸反应,但 Cu 不能与盐
酸反应,错误;B、Fe、CaCO3、Na2CO3,三种物质均能与盐酸反应且铁属于单质,但
C、盐酸能发生反应 Na2CO3+2HCl═ 2NaCl+H2O+CO2↑,可观察到气泡生成,选项正确; D、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 Na2CO3+BaCl2═ BaCO3↓+2NaCl,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选项正 确,故选 B。
10.向 HCl 溶液中不断滴加 NaOH 溶液,溶液的 pH 随所加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 符的是( )
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 B 项
正确。
【点睛】
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3.如图中,甲、乙、丙是 3 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 X 发生化学反应.若 X 为稀盐 酸,则甲、乙、丙 3 种物质可能为( )
A.Cu、Ca(OH)2、CaCO3
6.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
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B.该溶液的 pH 小于 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答案】D
【解析】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变红,故 A 错误;
11.营养学上依据食品在人体中代谢产物的酸碱性,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 品.其中显碱性的酸性食品是( )
A
B
C
D
食品
鸡蛋清
葡萄
苹果
草莓
食品类 别
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
碱性食品
酸性食品
pH
7.6﹣8.0
3.5﹣4.5
2.9﹣3.3
3.0﹣3.5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CaCO3、Na2CO3 均属于盐类,错误;C、Zn、Fe2O3、Na2SO4 三种物质中 Zn、Fe2O3 能与盐酸
反应,但 Na2SO4 不能与盐酸反应,错误;D、Fe、CuO、Cu(OH)2 三种物质均能与盐酸反
应,且铁属于单质、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铜属于碱,正确。故选 D。
4.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
故错误;
故选 D。
9.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酚酞试液
C.盐酸
D.氯化钡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 C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Ca(OH) 2═ C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能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正确; B、溶液中的 NaOH 无论是否完全与 CO2 反应,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碳 酸钠都是碱性的,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选项错误;
等金属。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
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
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
除酸过程酸与金属间发生了置换反应。下列有关推断肯定错误的是
A.葡萄酒的 pH<7
B.葡萄酒属于混合物
C.除酸过程的反应产物之一为 H2
D.该金属比铜更不活泼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葡萄酒中含有酸,酸的 pH<7,故正确;
B. 葡萄酒含有酒精、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C. 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除酸过程的反应产物之一为 H2 ,故正确; D. 除酸过程酸与金属间发生了置换反应,说明该金属活动性大于氢,铜的活动性小于氢,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 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 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 C.从 a 到 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 热反应,故 D 正确; 在 b 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 b 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 NaCl+H2O,故 AB 正确; 从 a 到 b 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 pH 值逐渐减小,到达 b 点时,pH 值为 7,故 C 错误; 故选 C。
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 M 粉末可能是(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镁
D.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天平要平衡,左右两盘减少的质量必须相等,这四个选项中的 B 氢氧化钙、 D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A 碳酸氢钠、C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所以右盘加入的物质应从 A 和 C 中选。
2.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 5g 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 5g 铁
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