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周测10(不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周测10(不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物理周测10
编制:马明亮审核:刘欣利姓名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小球A、B均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给A球一个向右的初速度,之后与B球发生对心碰撞。

下列关于碰后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碰后小球A、B一定共速
B.若A、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A球质量等于B球质量,A球将静止
C.若A、B球发生弹性碰撞,A球质量小于B球质量,无论A球初速度大小是多少,A球都将反弹
D.若A、B球发生弹性碰撞,A球质量足够大,B球质量足够小,则碰后B球的速度可以是A球的3倍
2.如图所示,一质量M=3.0 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kg的小木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板。

站在地面的观察者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小木块A正在做加速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的某时刻木板B
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2.4m/s B.2.8m/s
C.3.0m/s D.1.8m/s
3.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
B.物体的温度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改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温度降低
B.b→c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变小
C.c→a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
D.c→a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变小
5.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6.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B.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电磁波越强
C.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辐射电磁波的颜色
7.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对于某金属用绿光照射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B.如果改用紫光照射该金属时,电流表无示数
C.将K极换成逸出功小的金属板,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电
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D.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一些,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
二、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9.关于黑体和黑体辐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D.黑体辐射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10.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其中电极K由金属钾制成,其逸出功为2. 25V.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 50 eV,电流表的示数为I.已知普朗克常量约为6.6×10−34J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约为5.5×1014Hz
B.若入射光频率加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为3.00eV
C.若入射光频率加倍,电流表的示数变为2I
D.若入射光频率加倍,遏止电压的大小将变为5.25V
11.如图小球A和B由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A球,并在极短时间内嵌在其中,对子弹、小球A和B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射入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B.子弹射入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C.子弹、小球A和B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D.系统最终会处于静止状态
12.关于分子动理论及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可能不同
B.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大
C.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D.求分子间的距离常用立方体模型,对于固体或液体,用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可以作为一个分子的体积
E.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13.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止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
D.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E.温度见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分子温度高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中质量为m1的入射小球和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1______m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
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
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
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本操作。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

(填选项前
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通过画最小的圆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过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若用长度代表速度,则两球碰撞前“总动量”之和为_____g·cm,两球碰撞后“总动量”之和为______g·cm。

四、解答题(每题14分共28分)
15.如图所示,一绝缘水平桌面,空间存在一广域匀强电场,强度大小为2mg E q =,现同时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滑块A 、B 由静止释放在桌面上。

已知两滑块AB 均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 ,且AB 间的距离为1m L =。

已知滑块A 、B 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A μ=和0.85B μ=,重力加速度210m/s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之间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无电荷转移,滑块可视为质点。

求:
(1)两滑块从静止释放开始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之间发生第二次碰撞;
(2)A 从释放到最终停止所运动的位移。

16.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cm 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cm .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 ,环境温度为296K .
(1)求细管的长度;
(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