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与数学中考专题(数与代数)-第三十讲《专题讲座(4)》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与数学中考专题(数与代数)-第三十讲《专题讲座(4)》课件(北师大版)
四.例题精讲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与应用,以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要想解决本题中提 出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以下几点:
(1)因为我们学习了两种平均数,一种是算术平 均数,一种是加权平均数.因此当我们分别以这两种 方式来计算平均数时,我们会发现调价前后的算术 平均数是不变的,而加权平均数是有所变化的.因此, 我们可以知道风景区是按照算术平均数来计算平均 价格的,而游客是按照加权平均数来计算价格的.
四.例题精讲
例5开学初,某店主调查了学校新生的零用钱数额 (单位:元).按总人数的12.5%抽样。数据分成五 组统计,因意外原因丢失一些信息,剩余部分信息 为:①第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为2、0.04;②第二、 三、五组的频率分别为0.24、0.20、0.36;③如图频 率分布直方图.请你协助店主解决下列问题:
一.知识解读
统计与概率知识是中学数学的又一块重 要内容,知识贴近生活,反映实际问题,其 中概率是新课程标准新增的知识,在新课程 体系中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在整个中学数学占 有重要位置,它是展示学生分析问题、处理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作出合理判断与决 策的重要数学技能.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以基 础知识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发挥为主题,是 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一,也所是我们中考数学 复习的一个知识重点.
三.考点透视
3.命题方向:
概率部分:
概率知识的应用题则以通过设计概率模型或一些 具体活动来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丰富对 概率的认识,以及联系统计知识,借助日常生活中的 例子,应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 概率,解决简单的问题,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合理 推理的应用能力.
四.例题精讲
(2)由于加权平均数对不同的景点赋予了不同的 权,而不同景点的游客数是不同的,所以加权平均 数更能反映整体实际.
四.例题精讲
解: (1)风景区是这样计算的:
调整前的平均价格:1 01 015 52 025 1元 6; 调整后的平均价格: 551 52 530 16 元 ;
∵调整前后的平均价格不变,5平均日人数不变 , ∴平均日总收入持平; (2)游客是这样计算的: 原平均日总收入: 10×1+10×1+15×2+20×3+25×2=160(千元) 现平均日总收入: 5×1+5×1+15×2+25×3+30×2=175(千元) ∴平均日总收入增加了; (3)游客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A一间教室 B一块黑板 C一本数学课本 D一张讲桌
四.例题精讲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以及数据 分析的有关统计知识.要想解决本题中提出的问题,首先 要弄明白以下几点:
(1)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960万平方千米是以万为单位,因此精确到万位; (2)1.3×109=1 300 000 000数字3在亿位上,所以它精 确到亿位;它有两个有效数字1,3;
(2)因为0~1元,1~2元,2~3元,3~4元,4~5元 的频数分别为2,12,10,8,18,所以估计学生零用 钱的最小值为:(2×0+12×1+10×2+8×3+18×4) ÷12.5%=1024(元);
最大值为:(2×1+12×2+10×3+8×4+18×5) ÷12.5%=1424(元).
通过大次数重复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知 道大次数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 估计值;
会运用概率知识认识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 如对一些现象的解释、评判游戏的公平性、对某项活 动的“合算”与否进行评判、会设计概率模型等).
三.考点透视
2.应用方法:
统计部分:
牢固掌握统计知识中概念及概念间的区别与联 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考点透视
3.命题方向:
统计部分:
对于统计基本概念的考查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要求能够指出研究对象的总体、个体、 样本及样本容量,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 位数的意义,掌握他们的求法,了解方差、标准差的 意义,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标准差,并会用他们比较两 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统计初步的应用题是统计知识与方程、不等式有 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联系实际 处理数据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数据处 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
统计与概率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内容, 统计及相关的知识与应用、概率及相关知 识与应用 .
收集数据
二.知识结构
媒体查询 亲自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抽样的基本要求 总体 个体 样本
统
整理数据
频数分布表
频数 频率
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折线图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表
阅读图表提取信息
计
集中程度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例1 填空:
中国是一个人口总数为1 295 330 000人,国土面积为
千米2的大国.梵帝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它的面积仅
有0.44千米2,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根据这段材料,
回答:
(1)9596960千米2是 (精确数还是近似数),在报刊
等媒体中常说:我国的国土是960万平方千米.近似数960
万平方千米是由千米2精确到 位得到的,它的有效数
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掌握等可能事件发生的结过的判断,会求这类
事件发生的概率; 关注概率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考点透视
3.命题方向:
统计部分:
近几年来,与统计相关的知识在中考题中所占 比例逐渐增大,由于统计贴近生活,因此在中考中 考查力度有所加大,形式多样.从题型上,填空题、 选择题依然占主要位置,但应用类解答题、图标信 息题、综合题逐渐在增多;从内容上,有原来简单 的运用统计知识的基本概念进行求解计算,也有运 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和处理和实际问题相关数据, 作出决策判断,题型立意新颖,贴近生活,关注社 会热点.
(1)求第四组的频率、频数; (2)估计全体新生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元?
四.例题精讲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统计基础知识—频数分布直方 图以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信息处理能力,本题还 考查了利用样本估算总体的思想.要想解决本题中提出 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以下点:
(1)由于第一、二、三、五组的频率分别为0.04、 0.24、0.20、0.36,而样本总的频率为1,所以第四组 频率为 0.16 .又因为频率=频数÷样本容量,所以我们 需要先根据第一组的频数与频率求出样本容量为 2÷0.04=50,因此第四组的频数为0.16×50=8;
四.例题精讲
例3下面两幅统计图(图1、图2),反映了某市甲、乙两 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 下面的问题.
(1)通过对图1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2)通过对图2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3)2003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 有多少?
四.例题精讲
例4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 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本不变.有关 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风景区称调整前后这5个景点门票的平均收 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 (2)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 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 游客是怎样计算的? (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应整 体实际?
若要用三个有效数字来表示,则要精确到千万位, 即9所在的数位,因此要从百万位开始四舍五入, 即1.30×109; (3)单位不统一,0.44千米2=440 000米2 ,千米2与米2的 单位换算是106进制; (4)440000米2的百万分之一=0.44米2,相当于一张讲桌 的面积.
解:(1)近似数,万,9、6、0;(2)亿,2, 1.30×109;(3)220000 ;(4)D.
分析数据
统 计 量 离散程度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加权平均数
作出决策 用样本估计总体
作出判断和决测
回顾反思 样本选取 数据处理及表示 所得结论
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件
不确定事件
机会的
游戏的
大小比较 公平与否
实验估计概率
模拟等效实验
率
分析预测概率
列举法
画树状图
列表
借助统计活动研究概率 从概率角度分析
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会用样本平均 数与方差估计总体平均数与方差;用样本频率估计总 体频率;
掌握几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与其特征,会选 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相关的数据;
会根据统计的结过作出判断和预测,观点清晰,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点透视
1.考点要求:
概率部分: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明确事件的三种 类型,会运用列举法(树状图或列表)计算简单事件 发生的的概率;
四.例题精讲
解:(1)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 数比乙校增长的快;(答案合理即可) (2)甲校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比参加科技活动 的人数多;(答案合理即可) (3)2 0 0 0 3 8 % 1 1 0 5 6 0 % 1 4 2 3 人; 答:2003年两所中学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总人数是 1423人.
统计数据特征
概率
三.考点透视
1.考点要求:
统计部分: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 容量、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极差 的概念;
会求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会确 定样本和样本容量,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 作用,了解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字是
;
(2)把我国的人口数写成1.3×109人,它精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