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专家分析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在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下,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

他们缺少挫折锻炼,心理承受力
太弱。

另外,在大学里,可能无形之中同学之间会有一个比较,比
如同宿舍的人都有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那么可能就造成
一个心理落差,情绪上很不稳定,精神比较空虚。

有的则是一旦失
恋后,就痛苦不堪,无法恢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习,好像没了恋人
就无法生活了似的。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

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
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
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专家分析
对于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加强心理这方面的监督,比如搞一些活动,让人的能量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转化。

如果老师和学
生有心理健康的概念,那么就可以早点发现别人的不对劲,帮他缓
解问题,就可能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2005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二号楼一男子
从九层的天台坠楼,落在楼底天井的西北角。

而在15天前,北大一
女生从同一座楼上跳楼身亡……
专家分析
自杀是一种极端行为,原因有很多。

现在大学生压力要比以前大得多,那么他们就想寻找各种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跳舞、上网、交友等等。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去进行缓解,可能就会产生人生比较失败的消极想法,也可能是从前失败的痕迹与现在的失败产生共振,让这样一种力量成几何扩大,最后把这样一种情绪放在了一个点上。

可以说,愤怒的力量越大,压抑愤怒的力量也就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

那么,在某一个时候,这种力量也会作用于自身,自杀成了自身的需要。

还有的就是目标和自身能力产生差距,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摆正心态,那么负面心态一直积聚,到最后也可能完全否定了自己,而寻找自杀这种解脱方式。

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也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

看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