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本科)
(3)脉络膜(Choroid)
起于锯齿缘,止于视盘, 介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 胞借玻璃膜(Bruchs membrane)与视网膜 色素上皮相连。 血管、神经从脉络膜 上腔通过。
3 内层: 视网膜(retina)
透明膜,视觉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 外为脉络膜,内为玻璃体,前至锯齿缘、后至视盘 两个重要的解剖区域:黄斑区及视盘(optic disc)
眼睑淋巴:
外侧引流至耳前、腮腺淋巴结 内侧引流至颌下淋巴结
眼睑感觉:
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 分别司上睑和下睑感觉
(三)结膜(conjunctiva)
为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于眼睑后面和眼球 前面。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及穹窿部结膜三部分 并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样间隙,称结膜囊 结膜分泌腺: 1)杯状细胞:分布于睑结膜
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The iris
It situates in the most anterior part of the uvea, in front of the lens, connected with the ciliary body in periphery. There is a round hole (2.5-4mm)in the center called pupil. There is annular sphincter pupillary muscle (innervated by parasympathetic nerve) and dilator pupillary muscle (innervated by sympathetic nerve) to regulate the size of the pupil. .
2.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位于眶尖圆孔视神经管由此向后, 长4-9mm,管内有视神经、 眼动脉和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3.眶下裂:有V脑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及眶下静脉通过 4.眶上切迹:位于眶上缘内1/3处,有眶上神经、第五脑神
经第一支(眼支)及血管通过
5.眶下孔:位于眶下缘内1/3,离眶缘约4mm处,有眶下神
液体,充满前后房,处于动态循环
2.晶状体lens:形如双凸透镜
借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固定
3.玻璃体vitreous:
为透明胶质体,充满玻璃体腔。 占眼球容积4/5
二、眼附属器
(一) 眼眶(or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由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 骨7块骨构成,为四边锥形 1.眶上裂:
III、IV、VI脑神经 V脑神经的眼支, 眼上静脉,脑膜中动脉眶支 部分交感神经纤维 此处受损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肌
IV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VI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血供: 外直肌:泪腺动脉分支 其余直肌:睫状前动脉
三、视路(visual pathway)
视路:指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
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径路。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视中枢
(一) 视神经(optic nerve):
2.中层(葡萄膜)
又称血管膜、色素膜, 富含血管和色素 由虹膜、睫状体、脉 络膜组成。与巩膜之间 存在潜在腔隙,称为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但在巩膜突、涡静脉 开口处、视神经处与 巩膜粘连紧密
(1)虹膜(iris)
虹膜为晶体前一园盘状膜, 中央2.5~4mm的圆孔为瞳孔 虹膜由基质层和色素上皮层 组成。基质层内色素细胞的 色素含量多少决定虹膜颜色
黄斑区(macula lutea):视网膜后极 部无血管的凹陷区,直径约1~3mm, 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 (forvea)。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 的部位 视盘(optic disc):黄斑鼻侧3mm处, 直径为1.5mm,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 汇集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 中央有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optic cup) 视盘上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通过, 分支分布视网膜上。
经第五脑神经第二支通过
6.眶外上角:泪腺窝 7.眶内上角:滑车窝 8.内侧壁前下方:泪囊窝 9.眼眶前部借眶隔 与眼睑相隔
(二)眼睑(eye lids)
分上睑和下睑,上下 睑间的裂隙称睑裂。 两睑相联接处分别称 为内眦及外眦。睑缘 长出睫毛,毛囊周围 有皮脂腺(Zeis氏腺) 及变态汗腺(Moll氏腺) 该腺开口于毛囊。上下 睑缘内侧各有一乳头状 突起,其上有一小点称泪点。
(2)巩膜(sclera)
乳白色、质韧、不透明 有少量血管神经通过 表面被眼球筋膜覆盖 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两层 外2/3移行于神经鞘膜 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 视神经由此穿出眼球 眼外肌处最薄(0.3mm) 视神经处最厚(1.0mm)
The sclera
The sclera is a fibrous collagenous structure, tough in nature, opaque, milk white. It includes: episclera, scleral stroma, lamina fuscia. The corneosclera limbus is a transitional zone of the cornea and the sclera, surgical incision always was taken here.
(2)睫状体(ciliary body)
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宽约6-7mm的环状组织。 前1/3:睫状冠,内表面有70-80个睫状突 后2/3:睫状体平坦部 扁平部与脉络膜连接处称锯齿缘,是睫状体后界 巩膜突是睫状体基底部附着处
睫状体由睫状肌和睫状体上皮细胞组成 睫状肌为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上皮细胞层由外层的色素上皮和内 层的无色素上皮两层细胞组成
视网膜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感 觉层。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为:
1) 视锥、视杆细胞层(光感受器细胞层) 2)外界膜 3)外核层 4)外丛状层 5)内核层 6)内丛状层 7)神经节细胞层 8)神经纤维层 9)内界膜
(二)眼球内容物
由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1.房水aqueous:眼内透明
组织学上分五层
①皮肤层:最柔薄 ②皮下组织层:舒松 ③肌层: 眼轮匝肌 提上睑肌 Muller’s肌 ④纤维层:睑板和眶隔 ⑤睑结膜层
眼睑血供:
有浅部和深部血管动脉丛。 离睑缘3mm处形成睑缘动脉弓; 睑板上缘形成周围动脉弓; 睑板前静脉回流到颈内颈外静脉; 深部静脉回流至海绵窦。 眼睑静脉缺乏静脉瓣
组织学分为5层:
①上皮细胞层:5~6层细胞
再生能力强,损伤修复后不留痕迹
②前弹力层(Bowman‘s膜)
无结构透明膜,损伤不能再生
③基质层: 规则排列的胶原组成
占角膜厚90%
④后弹力层(Descemet‘s膜)
透明均质膜,损伤后迅速再生
⑤内皮细胞层:单层六角形
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受损后不能再生
The cornea
血供:泪腺动脉 神经支配: 第V脑神经眼支 为感觉纤维 副交感神经 (来自面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 颅内动脉丛) 司泪腺分泌。
2. 泪道(lacrimal passages):
1)泪小点 2)泪小管泪总管 3)泪囊 4)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下 端开口处有一 半月形
瓣膜,称Hasner瓣有阀门 作用。
一、眼球eyeball
• 眼球近似球形 • 正常成人眼球 前后径24mm
(出生时约16mm)
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 眼球平视时 突出眶外缘12~14mm 两眼间差不超过2mm •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一)眼球壁
分三层: 外层为纤维膜:角膜(1/6) 巩膜(5/6) 中层为葡萄膜: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层为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由视网膜节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指从视 盘至视交叉前脚的这段神经,全长约40mm。 ①眼内段:长约1mm,
从视盘至出巩膜筛板。 ②眶内段:长约25~30mm, 位于肌锥内,有神经鞘膜包裹 ③管内段:长约6~10mm, 颅骨视神经管段,鞘膜与骨膜 紧密相连。 ④颅内段:长约10mm, 出视神经管至视交叉前脚。
(二)视交叉(optic chiasm)
为双侧视神经交汇处。此处来自鼻侧视网 膜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颞册视网膜 神经纤维不交叉 。 与周围组织关系:
穹窿结膜上皮细 胞层,分 泌粘液。
2)副泪腺:位于穹窿结膜下,
含Krause腺、Wolfring腺 分泌泪液。
结膜血供:
睑缘动脉弓:充血时称结膜充血 睫状前动脉:充血时称睫状充血
感觉支配:第V脑神经
(四)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1. 泪腺(lacrimal gland)分为眶部泪腺和睑部 泪腺,排出管开口于外侧上方穹窿结膜。
(3) 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前界位于连接前弹力层 止端和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 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 的平面。 小梁 Schlemm氏管 房水引流
(4) 前房角-----房水排出通道
位于周边角膜和虹膜根部连接处。 前外侧壁为角巩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lbe线) 至巩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 正常前房角依次可见: ①Schwalbe氏线; ②小梁网; ③巩膜突; ④睫状带; ⑤虹膜根部。
• It is an anterior transparent part of the globe, elliptic in shape and slightly protrudes ahead. the horizontal diameter is 11.5-12mm,vertical one is 10.5-11mm, refractive power is equal to that of +43D lens. There is no blood vessel in cornea, its nourishment is supplied by peripheral blood and nerve branch of limbus and aqueous humor. Its surface can absorb oxygen from atmosphere. The cornea is rich in nerve, with sharp sensation. • The cornea has five layers: 1.Epithelium; 2.Bowman’s layer; 3.Stromal layer; 4.Descemet’s layer; 5.Endothel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