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发音的障碍在于有些韵母或韵
母的韵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变化规律
(书写形式不改)。
(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e、u的,就
在发这个元音的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如:
那儿 nàr
鲜花儿 xiānhuār
山坡儿 shānpōr 干活儿 gànhuór
这儿 zhèr
秧歌儿 yānggēr
(10)与人的称谓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师父 帮手 朋友 和尚 喇嘛 特务 财主 妖精 状元 亲戚 闺女 姑娘 老婆 女婿 弟兄 兄弟
(11) 与建筑、器具用品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篱笆 栅栏 窗户 烟筒 钥匙 牌楼 帐篷 衙门 窟窿 家伙 棒槌 簸箕 扫帚 扁担 灯笼 喇叭 胡琴 口袋 铺盖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台阶儿 táijiēr
叶儿 yèr
水珠儿 shuǐzhūr 小狗儿 xiǎogŏur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韵母有韵尾i或n的,不便于卷舌,丢掉韵尾,在 发韵腹的同时加卷舌动作,如:
小孩儿xiǎoháir 读作xiǎohár 香味儿xiāngwèir 读作xiāngwèr 一块儿yíkuàir 读作yíkuàr 刀背儿dāobèir 读作dāobèr 树根儿shùgēnr 读作shùgēr 饭馆儿fànguǎnr 读作fànguǎr 冰棍儿bīnggùnr 读作bīngguèr 一点儿yīdiǎnr 读作yīdiǎr
阳平字+轻声字 石头 桃子
上声字+轻声字 里头 李子
去声字+轻声字 木头 柿子
金的 银的 铁的 木的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轻声的规律 在普通话里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有一定的规律,一般
来说它们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1)名词的后缀“子、头、巴”以及“么”读轻声,如: 桌子 木头 尾巴 什么
2.儿化的作用 儿化韵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和词汇、语
法、修辞都有关系。它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和 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1)区别词义 头 (脑袋) 头儿(领头的)
笑话 (耻笑) 笑话儿(可笑的故事)
半天 (很久的时间) 半天儿(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
信 (书信) 信儿(口信、消息)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 短,音强变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则因受 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 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 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 的轻声字最低。如用五度符号表示,大致有 如下情况:
阴平字+轻声字 跟头 杆子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第五章 语流音变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一、轻声 1.什么是轻声
在说话的时候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 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 这种读音变化叫轻声。例如,在“妈妈、儿 子、刀子、说过”这些词语里的“妈、子”, 它们单独念时都各有固定的声调:“妈”读 阴平,“子”读上声,可是在这些词语里却 都读得既短又轻了。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区别词性 人家rénjiā(名词,住户) 人家rénjiɑ(代词,指别人或自己)
摆设bǎishè(动词) 摆设bǎishe(名词)
练习liànxí(名词) 练习liànxi(动词)
生气shēngqì(动词) 生气shēngqi(名词)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办事儿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鲜花儿 小马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瘪三儿 光棍儿 光杆儿 红眼儿病 冒牌儿 找茬儿 邪门儿
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特点,方言区的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联想记忆“轻声词”
书本P87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3.轻声的作用 (1)区别词义
东西dōngxī(东方和西方)
东西dōngxi (物品)
地道dìdào (地下坑道)
地道dìdɑo (真正的)
虾子xiāzǐ (虾卵)
瞎子xiāzi (眼瞎的人)
龙头lóngtóu (龙的头) 笼头lóngtou (套在骡、马等头上的御具)
(6)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读轻声,例如: 床上 家里 地下 门外
(7)量词“个”读轻声,例如: 一个人 这个 五个
(8)有些双音节口语常用词习惯上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 如:
萝卜 葡萄 玻璃 东西 明白 先生 大夫 告诉 窗户 商量
普通话技巧—轻声、 耳朵 眼睛 眉毛 指甲 巴掌 胳膊 脑袋 屁股 疙瘩
(2)区分同音词
开伙 (办伙食) 开火儿(交战)
(3)区别词性
亮 (形容词) 亮儿(名词)
画 (动词、名词) 画儿(名词)
拉练(野营训练) 拉链儿(拉锁)
盖 (动词) 盖儿(名词) 堆 (动词) 一堆儿(量词)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 俅的 轻轻地 好得很 站着 去了 来过
(3)语气词“啊、吗、呢、吧”读轻声,例如 是啊 走吗 做什么呢 去吧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4)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例如: 看看 试试 宝宝 星星
(5)动词后边表示趋问的“来、去”读轻声,例如: 进来 出去 上来 下去
二、儿化
1.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
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 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儿 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现象的一个特点。
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 同时韵母就产生了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 音节,如: “花儿huār中的“花”和“儿”结合成一 个音节,两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有的儿化韵在书面 上也不写“儿”字,但读时却要读儿化。
(12)与动植物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牲口 骆驼 狐狸 刺猬 蛤蟆 苍蝇 跳蚤 庄稼 粮食 高粱 芝麻 收成 萝卜 核桃 石榴 甘蔗 蘑菇 (13) 描写人或事物的特征或特点的必读轻声词语 白净 苗条 机灵 活泼 暖和 舒坦 麻利 利落 利索 马虎 冒失 糊涂 明白 清楚 世故 厉害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