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著名音乐家介绍PPT课件
中国古代著名音乐家介绍PPT课件
3.筚篥
主要演奏家有:李龟年,张野狐,尉迟青,王麻 奴,黄日迁,刘楚才,尚陆之,史敬约等。
筚篥
LOGO
4.羯鼓
LOGO
• 唐朝时,很多人喜爱且擅长羯鼓。唐玄宗 便是其中之一,他常说:“羯鼓是八音的领 袖,其它乐器不可与之相比。”并作鼓曲《 秋风高》,每当秋高气爽,即奏此曲。
• 著名演奏家:汝南王李琎,宋王府瑾,李 花奴,李龟年,王文举。
二. 乐器演奏家
LOGO
1.琵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白明达:中国隋唐间宫廷音乐家,龟兹人。隋炀帝(605~ 618)时为乐正,颇得宠幸。隋亡入唐,高宗(650~683)时犹在宫 廷供奉。白明达善作曲,《隋书·音乐志》载:“炀帝不解音律,略 不关怀。后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 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 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 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 等曲,掩抑摧藏,哀音断绝。”炀帝赏识他的这些乐曲,曾表示 要按曹妙达在北齐封王开府之例,予以厚禄。明达所创乐曲,至 唐代尚有流传,如《泛龙舟》、《七夕相逢乐》;五代时的敦煌 曲子词还有词调《斗百草》。白明达作品中影响最大者是《春莺 啭》,唐崔令钦《教坊记》云:“唐高宗晓音律,因风叶鸟声, 晨坐闻之,命乐工白明达写之,遂有此曲。凡箜篌,大弦未尝鼓, 唯作此曲,入鸟声即弹之。筝则移两柱向上,鸟声毕,入急,复 移如旧也。”此曲曾传入日本,今日本雅乐有《春莺啭》。
相传在安史之乱后许和子逃出了宫廷并嫁了人 ,有人曾听到她在广陵地方的一条船上唱歌。
LOGO
许和子曾住过的地方
[大唐歌飞]
灿烂辉煌的时代,傲视群雄的主宰。一则千古不 朽的爱情悲剧,一个才华洋溢的放浪诗仙,一场 宫廷院闱的政治角力,一段悲欢 离 合 的传奇故事
,演绎了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人生……
2.坊乐工任智方的四个女儿
LOGO
(3)康昆仑
中国唐代琵琶家,宫廷乐师西域康国(今新疆一带) 人。其人活动在唐德宗至宪宗(780~820)时期, 善弹琵琶。成名后,又曾向段善本学艺。善弹 《羽调绿腰》和《凉州》。
(4)段善本
长安庄严寺僧,法名善本。琵琶技艺高超,人 称“段师”。贞元年间一次琵琶竞技中,曾将对手 康昆仑所奏《羽调绿腰》移入枫香调弹奏,令对 手折服,拜其为师。有弟子数十人,并作有《西 梁州》、《道调凉州》等曲。勤奋好学,技艺精 湛,白明达叹为“神人”。
• 其中,李花奴受玄宗皇帝赏识,“召花奴 将羯鼓为我来解秽”。
羯鼓
LOGO
5.方响
LOGO
• 演奏家:郭道源,吴缤。
6.拍板
LOGO
• 演奏家: 黄幡绰。
7.古琴
LOGO
• 演奏家: • 贞元中的雷生,孙息; • 太和中的贺若夷,甘党等。
三.歌舞艺人
LOGO
隋唐五代时期的歌舞多以集体歌舞为主,在《乐府杂 论》中没有记载,在绘画中或《教坊记·补录》中偶 有提及。
著名音乐家
目录
LOGO
一.歌唱家 二.乐器演奏家 三.歌舞艺人 四.音乐理论家 五.音乐思想家
一. 歌唱家
LOGO
1.许和子
人物简介
LOGO
原是吉州永新县(今江西吉安永新县) 的民间歌手,其家世代都是乐工。开元末年 被选入宫廷,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后改名“ 永新”。 她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声音甜润,善 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意境,还能变古调为新 声,可以和历史上的著名歌手韩娥、李延年 齐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歌唱家。 天宝十 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许和子逃出长安 ,颠沛流离。后流落风尘,郁郁老死。
LOGO
(5)李管儿 是段善本的学生,也是段善本后最有名的琵琶 演奏者。
(6)曹刚 是曹氏家族三大家中最受人推崇的琵琶家,其 手 指灵活,弹姿优美,“善用拨若风雨”。
(7)裴神符,赵璧 善于五弦方面的弹奏。
(8)张隐耸 善于阮咸方面的弹奏。
LOGO
2.筝
筝方面的演奏家主要有: • 元和至太和中的李青青,龙佐; • 大中以来的常述本,史从,李从周等。
LOGO
据传教坊乐工任智方的四个女儿均以 善歌著称。或“吐纳凄婉,收敛浑沦”, 善于运用声音,声音含蓄且又饱满, 凄凉婉转;或“容止闲和,旁观若意不 在歌”,声音自然清雅,毫无紧张之感 ;或“发声遒润,虚静似从空中来”,声 音结实而圆润,用假声清唱时,歌声 犹似自天边传来。
3.张红红 LOGO
《乐府杂录》中记载了在大历中叫张红 红的歌者,“喉声嘹亮,颖悟绝伦”。当 时一个著名歌手王善才自撰一曲《长命西 女》,叫她隔屏风歌唱,“一声不失”。 后被唐代宗发现,招入宜春院,很得李隆 基的宠爱,叫其为“记曲娘子”。
她发明的摆豆记谱是对中国古代音乐发 展的一大贡献,后来得知一位给予她恩德 的将军韦青去世的消息,悲痛过度而亡。
4.声乐理论
LOGO
• 这一时期的声乐理论也有精辟的论 述:
•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 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 音。”
• 以上论述中强调“气”在歌唱中的 作用,气之法在“调”还要有支点, 做到自然通畅。
代表人物有:安叱奴,公孙大娘,王屋山,沈河翘, 庞三娘,颜大娘,魏二等。
代表作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沈河翘的《河满 子》,王屋山的《绿腰》,小蛮的《杨柳枝》等。
LOGO
(2)裴神符
琵琶在演奏技巧上的卓绝完美有着西域疏 勒(今新疆喀什)音乐家裴神符(又名裴洛儿 )的功劳。自己创作的乐曲《火风》,旋 律起伏跌宕、节奏奔放豪迈。乐曲到高潮 时,他的左手还加进了推、带、打、拢、 捻等技巧,用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演奏方法, 音乐形象刚劲淳厚、虎虎有生气,仿佛是 一支乐队在合奏。唐太宗也连声叫绝,封 裴神符为“太常乐工”。
史书上说她“美而慧,善辞歌,变新声”,LOG当O 时 人认为“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旷无其人,至永 新始继”,她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喉啭一声 ,响传九陌”。唐玄宗曾叫李谟吹笛,为永新伴奏 ,结果是歌唱完笛亦裂;这还不算,就连乐队也 压不过她的声音。
许和子的音色极富感染力,一次玄宗在勤政楼 宴待百官,观者数千,喧哗聚音,无法听百戏之 音,玄宗恼怒欲罢宴,还是高力士献策让永新高 歌一曲,全场立即寂然,“永新善歌”就是这么得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