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会计与舞弊审计的分析
摘要:舞弊是一个人们常用的行为术语,它包括人类智慧所能设计的所有复杂的方法,这些方法被某个人通过虚伪的表现用于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好处。
近年来,由于企业舞弊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界的一种公害,使得舞弊审计、法务会计再度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热点。
由于很多人对法务会计并不甚了解,认为法务会计就是舞弊审计,因此,本文将对舞弊审计、法务会计综合进行分析评价,以使大家能够明晰它们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舞弊舞弊审计法务会计异同
一、法务会计、舞弊审计的概念
舞弊审计是一种发现舞弊的预警方法,即运用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揭露那些有意歪曲记录或非法占用资产的行为,识别舞弊行为及其隐瞒方法。
舞弊审计是针对舞弊行为所进行的审计,它不仅包括舞弊发生之后的审计调查,还包括舞弊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防范监督。
由此可以看出,舞弊审计是一门涉及犯罪心理学、法律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学科,而并不是常规性的审计任务。
法务会计是为了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而出现的一门复合应用型边缘学科。
其内涵应当是:它由具有一定资格的法务会计人员综合运用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查学等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以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准则、制度为依据,以会计资料、实物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为对象,接受各类委托人的委托,对委托方的委托业务提供审核、鉴定、调查、复核、咨询等服务,对法律事项中涉及的会计专业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据以出具法务会计报告,为委托人提供专业的帮助,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士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舞弊审计是一门涉及犯罪心理学、法律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综合学科;法务会计既需要查找企业的财务问题,又是一门涉及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查学等学科的知识的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
那么,独立审计、舞弊审计、法务会计究竟有何异同呢?
二、法务会计、舞弊审计的特点
法务会计是在已经存在舞弊,即案件、纠纷未决事项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积极进入取证环境,为委托人收集证据出庭作证。
法务会计师虽然不能使用法律中的定性概念(如偷税、贪污、侵吞、挪用等),不会对当事人有罪无罪表示任何意见,但将运用相关会计专业术语(如盘亏(盈),计提折旧方法、减值准备,坏账准备,非常损失等)来表示明确的结论(如损失额、赔偿额、有无舞弊手段、占有公共财产的金额等),从而影响个人或公司的自由、财务赔款或损失。
法务会计师更加倾向于对刑事事务的控告和质询作出反应。
舞弊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以高度的职业怀疑,运用审计技术及其他非审计技术等各种手段,证实或排除各种舞弊的可能性并加以报告。
舞弊审计从独立审计的合理怀疑发展为怀疑一切,排除了独立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一切信赖。
即使没有掌握充分的舞弊证据,也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提示,因为这是防范舞弊案件发生,消除舞弊机会存在的关键。
在舞弊行为发生后,行为人往往会留
下一些蛛丝马迹,如超支采购或奢侈的生活方式;无法解释的情绪波动或复杂的异常行为;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不愿意请假或离岗工作;工作中长期的士气低落;与客户不正常的亲密关系;沉重的个人债务迹象等都需要审计人员仔细观察,认真询问,深入开展调查和取证及时地发现舞弊的线索和证据。
三、法务会计、舞弊审计的辨析
法务会计的舞弊审核和独立审计的舞弊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接受委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的审查来揭示财务舞弊行为;二者都有助于管理部门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以减少舞弊的发生。
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宏观上面看,法务会计与审计十分的相似,都是对会计工作的再监督,在业务过程中都需要取证,并作出分析性的结论,目的都包含查错防弊的一种服务活动,但是其性质不同。
法务会计专为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会计服务,表现为法律服务性;而审计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着鉴定会计报表,表现社会服务性。
性质不同:聘请法务会计师进行舞弊审核是一种咨询服务,而非审计服务。
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委托法务会计师进行调查以确认舞弊是否存在。
独立审计中揭露舞弊是财务报告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审计业务,有严格的主体和时间限制。
对象不同:法务会计围绕法律事项开展工作,而不是针对会计实体、被审计单位或经济实体。
换言之,法务会计是就事论事,而独立审计的对象则是针对某一特定实体。
实施主体不同:目前,在我国,法务会计的实施主体为自然人,包括取得执业资格的会计行业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等;而独立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实施主体可以为法人,也可以为自然人。
范围不同:就法务会计的内容而言,其最主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会计,二是诉讼支持。
调查会计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以及各类与会计有关的证据的调查与分析,获取犯罪的证据,并将有关证据以法庭能够接受的形式予以提交或陈述。
最为普遍的调查会计任务是对白领犯罪的调查、财务报表舞弊的调查,也包括对证券舞弊、保险舞弊的调查和婚姻资产追踪等;诉讼支持是指对正在进行的或悬而未决的法律案件中具有会计性质的问题提供帮助,主要用于经济损失量化的问题,最为传统的法律支持指的是计算违约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审计的范围多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即使对审计对象的相关活动有所涉及,也仅限于与会计报表有关的和影响审计师做出专业判断的方面。
而法务会计的调查范围不仅于此,它不仅包括舞弊调查等领域,还包括司法犯罪调查、婚姻纠纷等其他领域,其涉及范围更广,舞弊调查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理论依据不同:法务会计作为解决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而提出专业性意见或在法庭作证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确定证据时不仅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中审计证据的规范,还必须依据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法庭采信;注册会计师办理业务以财务、会计、审计理论及准则为依据,按照程序、标准及准则行事,确定证据时必须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的规定获取、整理和分析审计证据。
目的不同:法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审核与分析,寻找经济犯罪与欺诈舞弊的线索与证据,作为确定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依据,提出专家性意见或者在法庭上作证。
法务会计师进行舞弊审核,以最大限度觉察和发现舞
弊、减少舞弊所造成的损失为目标,不对整个会计报告发表意见,即舞弊审核关注的是舞弊本身;而注册会计师进行舞弊审计是为了揭露那些有意歪曲记录及非法占有资产的行为的存在、范围及手段,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以保证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客观、公正。
时间不同:法务会计师在怀疑有舞弊或已经存在舞弊行为时进行调查,委托人要求法务会计师收集证据或作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
注册会计师受委托审查相关报表时并不知道发生舞弊.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舞弊可能存在时,注册会计师要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
介入方法和手段不同:法务会计的舞弊审核活动在委托人出具司法会计委托鉴定书或聘请书时即开展,不需提前告知被审核企业或犯罪嫌疑人;而审计工作一般是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戈城定的审计事项,在实施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法务会计的舞弊审核分为准备阶段、检验阶段、结论阶段;独立审计工作则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法务会计在获取验材和实施技术检验方面,有比独立审计执行力度更强的其他诉讼措施做保障,证据通常由侦察、检查和审判人员获取并提供;而审计证据则是由审计人员直接获取,并由被审计单位直接提供的。
执业人员素质要求不同:法务会计师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会计知识和审计技能,还要具备其他一些知识或技能,包括相关法律知识等。
注册会喇币只需具备会计和审计技能。
结果呈报不同:对于各方面对法务会计证据信息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法务会计没有一套标准的报告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法务会计需要的是以格式与内容都迥然不同于财务报告的专家报告书或专家意见书来满足不同证据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求。
而舞弊审计必须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的规定汇总工作底稿,执行全面风险评估,形成审计结论。
通过以上对舞弊审计和舞弊审核的比较,可以发现法务会计的舞弊审核与独立审计的舞弊审计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理论基础,即植根于会计学、逻辑学和证据学,法务会计的产生一方面是基于法务工作对会计技术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则是审计查错防弊职能弱化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黎仁华《法务会计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张红英《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关系浅析》,会计论坛
[3] 张硕星《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司法会计和舞弊审计比较》,财会通讯2009
年第10期
[4] 王向军《独立审计的舞弊审计与法务会计的舞弊审计之比较》,当代经济
2007年第7期下
[5] 陈军梅《浅析法务会计与舞弊审计的不同》,财经视点2010年第5期
[6] 乾惠敏,刘传会《舞弊审计:审计的理性回归》,财会通讯2011(21).
[7] 史煜娟《独立审计、舞弊审计与法务会计之辨析》,财经与法2011
年(第40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