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五个特点
(四).实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究实效,要到位, 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训练扎实, 目标要落实。
1.教学内容充实, 主要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广度和深 度;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和关键,合 理安排好教学顺序,内容和生活实际 联系,讲来源,讲用处。这样学起来 才会有亲切感、真实感。靠知识魅力 吸引学生。同时要做到三个“延伸:1、 有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2、由传 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3、由传授知 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2.讲授新课时要保持学习兴趣 (1).重视教具、学具、多媒体手段, 让多种感官参入活动之中。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系,学习会轻松愉快。 (3).创设良好情境,通过富有启迪的 问题,通过学生交流,不断体验到成 功的欢乐保持学习兴趣。
3.练习新
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 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 段。练习形式新颖,有趣味性。低年 级练习可采用游戏活动:如运动会、 打数学扑克、比赛、开火车等。高年 级主要靠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 设一种情境。
(三).活 活就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 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教师学生 都寻找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 受生命成长的欢乐。表面上是课程内容活、 经验活、情境活,实质是师生双方的知识 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 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双方潜能的开 发,个性张扬,意味着经验共享、视界的 融合和精神感召。
(五).美
1.风格美 要具有高超教学艺术和独特教学风 格,所谓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的 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 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 独特结合与表现 风格形成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模仿-----独立-----创造-------风格
2.氛围美 就是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 境。课堂中因提倡六个”允许“答错 了允许重新答;答的不完整可以补充, 没想好的可以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 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 了允许补充。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有个 性化、人性化的氛围和空间。使之个 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教学方法活 要多种方法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 法配合”做到用时最少,效果最好、达到教 学方法整体优化,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面向 全体,因材施教。
2.教材用活
熟悉大纲,吃透教材,内化教材精 神为自己的思想,上课才能得心应手, 才能教的轻松、学得愉快。
3.把学生教活
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 动、生动、活泼发展。平时要注意问题 意思培养,让学生思维活,有数学思考。
2.教学训练扎实 体现为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 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形式多样, 针对性强,及时反馈,准确、高效。
3.教学目标落实
从以下几个方面评定目标是否落实: 学生主动参入学习,师生、生生之间 保持有效互动:学习材料、时间和空 间得到充分保障;形成对知识的真正 理解,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一堂好课的标准与特点
肖川的好课观: 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 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 禁的情愫。
朱永新的好课观:
一是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面参与、全
程(全员)参与和有效参与 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 沟通与智慧交流 三是自由度,即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 方法等 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 系 五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 动口的程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感受美
课堂不仅关注知识接受、能力提高, 还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感受,注重 “我行“教育,不贬低、不压抑学生, 注重利用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让学 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教学中的美。
2.思路新-----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
效的教学思路 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二).
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 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 动其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学生有了兴趣,活动对其来说就是享受, 愉快的体验,也会越来爱学。
1.导入新课时引发兴趣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 发热情和动机,引发认知冲突,打破 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很快进入学习 状态。可以从教材中的特点出发,组 织有趣味的游戏,讲故事,或者用一 个能激发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 新课。
一节好课的五个特点
一节成功的好课大 致要做到以下五点--新、趣、活、实、美。
(一).新 也即努力讲出新意,不复制他人思路,至少在 某方面有所突破。分散来讲可分这么几点: 1.教育理念新-----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路 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要掌握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学生观:每位学生都能和谐全面发展,使其个 性充分发展。 教学观:自觉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 的关系。 评价观:自觉发挥师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 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作用,关注学 生学习过程、结果,学习水平和情感与态度帮助 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