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20200623202147)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20200623202147)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 使学生知道 1 时 =60 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 习时、 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 两个层次编排: 第 一层次是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并通过实际的操作, 知道 1 时=60 分。

第二层次是在 5 分 5 分 数的基础上, 再用 1 分1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 内容联系起来看, 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 照从特殊到一般、 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 这 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 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 分。

教学难点: 1. 通过 1 分 1 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四、 本单元评价要点1、 读、写几时几分( 5 分 5 分数的方法和 1 分 1 分数的方法)2、 1 时=60 分第一课时 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 p90、 91 例 1 、例 2 及练习二十三 1 、 2 教学目标1 .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 使学生知道 1 时 =60 分。

3.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4.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 用 8: 10 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 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 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 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 、认识时间:分(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 、 分针指着 1 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B 、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 、 分针指着 7 是几分?为什么?D 、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60分)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 时呢?( 1 时)帮手”。

这是什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1 )、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 1 小格) 师: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5 小格,所以是 5 分。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 时。

认识:1 时=60 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 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 时25 分时,9:25)(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 0”写作:“3 :05”)。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 、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1 、写出钟面上的时间;2、连一连3、完成练习二十三1 、2五、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后,先让学生了解了“分针走一格是1分”后,重点让学生理解了“分针走一大格是5 分”,读钟面的时间时强调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就是几个5 分,通过拨一拨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了1 时=60 分,个别学生读钟面上的时刻时时针的时间读错的较多,今后要强化练习。

第二课时认识时间2 ---------------- 用数学教学内容:课本p92 例3 及练习二十三4-6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教学难点: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 分。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 小时。

时针走1 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

()分=()时。

3、填一填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 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1 )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2)汇报,集体订正。

二、引出新知1 、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出示例3,主题图1)7:15 --- 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

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 --- 明明说:做完作业啦!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 验证答案。

4)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2、按要求解答。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1:40 —2:10 看书2:10 —2:50 做数学作业2:50—3:30 做语文作业3:30 —5:00 锻炼5:00 —6:10 看电视1 ) 2:30 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2 ) 4:00 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3) 5:20 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4) 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做什么的时间最短?四、总结与拓展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教学反思:利用时间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首先在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准备怎样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那个写一写、想一想,最后采用排除法推理的方式确定答案。

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第三课时认识时间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地读写钟面时间,进一步明确“1 时=60 分”;2、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迅速的读时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在钟面上拨时间,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通过两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给大家设了5 个关卡,有信心过关吗?二、闯关游戏1、第一关:认一认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写一写。

2、第二关:画出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15 分就是一刻。

3、第三关:根据时针判断时刻。

4、第四关:简单的时间计算,写出相应的时间。

5、第五关:把时间与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练习生活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课堂小结关于时间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四、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7、8、9、10 、11,逐题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通过闯关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巩固了所学,能够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接着根据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发现规律,画出下一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最后能够根据生活作息时间学会用时间用语准确的表达时间。

能根据图画编写生活故事,授课效果很好。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 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任务分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 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当然在“摆数” 、“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 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 3 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

并在设计“摆数” 、“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 3 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

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

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

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幵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教师读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 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 4 个。

一一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生略)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