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基本特征
• •
钻石显凉感。 仿钻相对温一些。 钻石蒙上的水汽会很快蒸发干。 仿钻相对较慢。
对样品呵气,
• •
线条试验
将样品台面朝下放在一张有线条的纸上,
切工比例好或较好的圆钻看不到纸上的线条。 折光率很高的仿钻如钛酸锶和合成金红石也 看不到黑线。 其它折射率较低的仿钻样品则可以看到黑线, 且折光率越低,黑线越清楚。
钻石的成矿类型
两种原生矿床
钻石分级标准
IDC GIA HRD
CIBJO
RAL560A5E
Scan.D.N
钻石优化处理方法
辐照 激光打孔 充填
镀膜
高温高压处理
亲油试验
钻石有较强的油亲和能力 当用油性水笔在表面上划过时可留下清晰 而连续的线条。 线条连续、粗细均匀。
合成碳化硅(SiC)
合成碳化硅是宝石学性质与钻石最接近的
一种仿钻。
不仅外观与钻石十分相似,且它与钻石一样有 良好的热导性。用热导仪测试,它有钻石一样 的反应。
金刚光泽。
合成碳化硅(SiC)
钻石与常见仿制品的鉴别
钻石硬度大的抛光痕 迹很难看到 仿制品则比较容易发 现抛光痕迹。 钻石的腰棱上残留有 原始晶面 钻石表面有时出现生 长纹、双晶纹等。
热导性测试
用热导仪测试。 用热导仪可将钻石与大多数仿制品区分开, 但不能将合成碳化硅与钻石区分开。
用额头或鼻尖感觉样品的冷暖
硬度(9.25)略低于钻石。 折射率(2.65-2.69)
略高于钻石 同样具有高的色散值(0.104)值。
钻石与合成碳化硅(SiC) 的鉴别
颜色:
合成碳化硅常呈灰蓝、灰绿。 目前尚未合成真正意义的无色碳化硅。 样品从台面看下去虽是无色,但在标准的钻 石灯下,在垂直亭部观察,与钻石比较,合 成碳化硅明显带有灰绿色调。
具有各向异性,(111)面硬度最高
光学和力学性质
相对密度:3.52g/cm3 解理: 八面体完全解理。
光学和力学性质
光泽:金刚光泽。 透明度:透明 光性: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折射率: 2.42 色散: 高,0.044,天然无色宝石中最大值。 因此,转动钻石,会有蓝光和橙光闪烁, 又称“火彩”
晶系及结晶形态
等轴晶系 晶体常呈八面体、四面体、菱形十二面体。 晶面常有生长纹及蚀象。 单形和三种单形的聚形以及晶面特征是鉴
别依据。
光学和力学性质
颜色
大多数无色,通常略带深浅不同的黄色调 (浅黄、浅褐色)。 彩色钻石数量很少,有蓝、红、紫、绿、粉 红、褐和黑色。
硬度:10
光学和力学性质
紫外荧光:无至强,蓝色、黄色、橙黄色 和粉色等,短波较长波弱。 吸收光谱: 无色-浅黄色钻石在紫区 415.5nm处有一吸收谱带,褐-绿色钻石在 绿区504nm处有一条吸收窄带,有的钻石 可能同时具有415.5nm和504nm处的两条 吸收带。
光学和力学性质
内含物: 常有橄榄石、镁铝榴石、石墨、 金刚石、铬尖晶石和铬透辉石等晶体包裹 体。 化学性质: 耐强酸耐强碱,化学性质稳定。 其它: 热导性在天然宝玉石中最好。
钻石的仿制品
常见的钻石仿制品
立方氧化锆(CZ) 钛酸锶 钇铝榴石(YAG) 钆镓榴石(GGG) 合成无色刚玉 锆石
钻石与常见仿制品的鉴别
加工特征:
钻石最硬,加工后,面平滑、棱挺直、角顶 尖锐。
•
刻面棱尖锐,在十倍放大镜下,呈现一条很细的 黑线。
仿钻的刻面棱不够尖锐,在十倍放大镜下, 呈现发亮的细线。
钻石与合成碳化硅(SiC) 的鉴别
重影:
合成碳化硅属六方晶系,非均质体且有高的 双折率。 无论其切割形状如何,用10倍放大镜总能从 一方向观察到重影现象。
内含物
钻石常见的内含物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的晶体包体、羽状体、生长纹等。 合成碳化硅则比较单一,其典型包体为很 细的白色针状或丝状包体。一般与台面垂 直或近于垂直。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亚洲区 欧洲区 北美区
Ⅰb 型
含氮很少,氮呈单独不 纯物分散存在于金刚石 中 无色-黄色、棕色。
Ⅱ型钻石
Ⅱa型
不含氮 碳原子因位置错移造成缺陷。
Ⅱb型
含微量的硼、铍、铝等杂质元素(导电性、 热导率) 一般呈微带蓝的天蓝色。
钻石的基本特征
2.22
化学成份
碳(C)
。 常含微量杂质元素,如氮、硼、铍、铝等。
分类
根据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分为两 个类型,四个亚类。
Ⅰ型。
•
含N量较多,含量约为0.1%~0.25%。
含N量极少,含量<20×10-6。
Ⅱ型
•
Ⅰ型钻石
பைடு நூலகம்Ⅰa型
含氮,氮呈聚合状存在 于金刚石晶格中, N呈 片状析出。 无色-深黄色,98%的 天然金刚石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