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第四章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第四章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第四章教案一: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教学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升化出结论五: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法六:教材分析这节内容通过拼图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让学生经历探索、探究研究、讨论的过程,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有本质性的理解,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很多性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背景适时的提出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要求,这节内容对以后的菱形、矩形内容的引入埋下伏笔。

七:过程设计:(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1、 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设法找到某一边的中点,记作点 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 旋转180度,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此时:两张纸片是平行四边形吗?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观察它还有什么特征?(学生思考、操作后,教师用Z+Z 教育平台展示)答:(1)AB=CD ,AD=CB(2)∠1=∠3 ,∠2=∠4,∠B=∠D(3)AD//BC ,AB//CD B C D A 12342、针对学生指出 AD//BC,AD//CD分析究其原因。

让学生分析,分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1和∠3 是内错角,∠2和∠4是内错角,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二)、传授新课1、请学生举出自己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例如:汽车的防护链,折叠衣架,篱笆格子(用幻灯打出实物的照片)2、将实物转化为几何图形。

(用Z+Z 教育平台展示)3、介绍平行四边形的书写方式及对角线。

(用Z+Z 教育平台展示)4、学生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用几何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5、做一做(出示幻灯片)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度,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ABCD 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ABCD 相对的边。

相对的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可分组讨论结论)6、教师用Z+Z 教育平台展示整个旋转变化过程。

7、学生分析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三)、课内总结通过大家以上的操作,分析,讨论我们已对平行四边形的这一概念及性质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把它用到练习中去。

(四)、达标小测(幻灯片展示)1、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求(1)∠ADC 和∠BCD 的度数。

B CDA 5603025(2)边AB和BC 的长度。

2、自制平行四边形已知一个角,求其他三个角的度数。

(让一名学生到台前利用教育平台自制平行四边形,并按要求做出题目)(五)、课后反思这节课,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推导,自己发现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习惯。

§4.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2.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掌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结论并了解其简单的应用。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习惯。

4.掌握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掌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启发诱导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 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现在来回忆一下: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说出它的性质。

在平行四边形中,除边和角外,还有对角线,那么对角线有什么性质呢?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1)图中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有哪些线A D AD段是相等的?(2) 能设法验证你的想法吗?二、 讲授新课:从上面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具有什么性质?试用文字语言叙述一下。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用几何语言表示如下: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OA=OC ,OB=OD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1: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8,AD=10。

AC ⊥AB ,求CD 、BC 及OC 的长。

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A BD a b A B CD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如图,直线a ∥b ,AB ∥CD ,则 AB=CD 下面我们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一题:例2:已知,直线a ∥b ,过直线a 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向直线b 作垂线,交直线b 于点C 、D 。

(1)线段AC 、BD 所在的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比较线段AC 、BD 的长短。

三、 议一议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反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几何事实。

四、 课堂练习:1、课本第88页的随堂练习2、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A 、OB 、AB 的长度分别是3cm ,4cm ,5cm ,求其他各边以及两条对角线的长。

五、 课堂小结: a b A B CD A D这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另一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六、课后作业:课本第88页的习题4.2 1、2、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教学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和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1),(2)教学难点:应用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1),(2)来解决问题复习提问:1.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2 .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导入新课小实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如图所示),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

对个别差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画法有:⑴ 分别过A、C作DC、D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B;⑵延长AD到E,做∠DAB=∠EDC,过C做CB∥AD;⑶ 分别以A、C为圆心,以DC、D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B,连结AB、CB。

(4)连结AC,取AC的中点O,再连结DO,并延长DO至B,使BO=DO,连结AB、CD。

(见课件)上面作出的四边形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板书课题)。

一。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实践:动手操作一1。

每人准备两根牙签(或火柴)(长短不定)AC、BD。

将AC、BD 的中点重叠并固定,(如图1)将A、B、C、D顺次连接,猜想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D学生讨论后,由代表发言总结1)利用三角形全等(见课件) C B2)利用量角器度量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推出两组同旁内角互补。

(见课件)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一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应用练习:1.如图,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OE=OF. AD(1)OA与OC,OB与OC是相等? E(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O FBC2。

如图,在□ABCD中,O是AC,BD的交点,点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BFGCD实践:动手操作二1。

每人准备四根牙签(或火柴),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CD 平行放置,再用木条AD,BC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对照自己的图形讨论。

1)利用三角形全等(见课件)2)利用量角器度量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推出两组同旁内角互补,从而得出两组对边平行。

(见课件)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二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应用练习:1。

如图AC∥ED,点B在 AC上且 AB=ED=BC。

找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

EDA B C2。

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DF=BE。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能力升级1.如图,□ABCD,AE,CF分别C与直线 DB相交于E和 F,且AE∥CF。

BAF则CE∥AF吗?同类变形如图,在□ABCD中,BM垂直CC于M,DN垂直AC于N,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吗? AB五、课堂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平行四这形的判定有哪些方法?试列举之。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1),(2)2.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哪一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什么地方用判定,什么地方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是互逆的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如果不知道是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已经知道是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

作业:第四章练习三菱形的认识教学内容P5~6 /菱形教学目标⑴认识菱形及它的特征。

⑵知道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⑶知道菱形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分层目标A、认识菱形及它的特征;知道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B、知道菱形及它的特征;理解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C、掌握菱形及它的特征;掌握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以对角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菱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复习平行四边形特征、特性?2、直观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缩短到和较短的一组对边相等时,这样的图形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3、揭示课题“菱形”二、建立概念阶段(一)自学课本 P5~61、读:2、讲:说说你学到了什么?3、议:(1)剪一个菱形。

(2)认识菱形的特征。

边: 4条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 4个角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3)四人小组讨论想: 四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结: 菱形的特征正方形都具有。

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就不具备。

可见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

而长方形和菱形对边都相等,对角也相等,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都不具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