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特点探析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人们医疗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用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安全用药的制度,国家出台了《处方管理方法(试行)》,并正式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开始落到实处,这是我国医疗系统用药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谈新形势下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关系,旨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处方规范化;合理用药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用药安全性方面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处方规范化以及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以及助理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所开具的一份诊断患者的用药凭证,此凭证需要经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之后才可以生效[1],这是药剂师进行配药的依据,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因此加强对处方规范化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
1. 1 处方的类型处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法定处方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方,具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医师在开具此类处方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

协定处方主要是指在满足某一地区或没有医疗机构日常用药需要的条件下,医疗机构的药剂科和医师共同商议制定的处方,这类处方主要用来开具储备型药物以及大剂量的药物,这可以对用药剂量以及种类进行控制,并且减少了患者中间购药的环节,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医师处方就是指医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的特殊需要而当面开具的文件,此文件开具之后就同时具备了法律、经济和技术效力,如果此处方造成了严重的医疗事故,则开具此处方的医师需要对医疗事故进行负责[2]。

1. 2 处方规范对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就需要对处方的主要项目内容进行规范。

处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处方前记、处方头、处方正方、处方后记,处方前记主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医院的名字、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就诊信息;处方头通常以“R”或“RP”起头;处方正方是处方的主要部分,主要记录的内容为使用药品的名称、规格以及用法用量等;处方后记主要是相关人员的签名,并且原则上不能涂改,出现涂改的情况,处方人需要在涂改的位置签字。

2 处方规范化的要求
2. 1 对处方的书写进行规范和管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医师在开具处方时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化的语言,对药物相关信息的书写需要将
药物的名称写全,同时还需要保证对用量以及用法的书写清晰明确,对西药、中药和中成药需要分开开具。

对处方的书写进行规范主要是为了解决医师用药和药师配药出现的分离问题,有利于提高处方调配的准确性。

另外,在现实中,医生开具的处方字迹潦草不清晰,患者根本就不明白自己使用的药物,因此需要对医师书写字迹的清晰度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处方上的字迹尽量工整、清晰,保证患者可以清楚辨认,从而实现就医用药的透明度。

2. 2 对处方的颜色进行严格的区分不同科室处方的颜色有所区别,需要进行严格的区分。

《处方管理方法》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对处方的印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都需要对医疗处方进行统一的印刷,对处方包括的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定,同时根据科室的不同对处方的颜色也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如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

并且要求在印刷时直接印上唯一的编号进行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以防止空白麻醉药品处方流失等。

对处方的颜色以及基本格式进行统一的规定,可以为药品监管人员对药品的流向审查提供便利,提高审查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整理的水平[3]。

2. 3 对处方用药的天数、品种等进行规范《处方管理方法》规定,处方用药一般≤1周,而急诊处方一般≤3 d,西药和中成药处方用药的品种≤5种。

对于一些慢性的疾病,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但是一般也≤15 d。

对处方用药进行规范有利于解决滥开药物的问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护患者的利益。

另外,新规定放开了对购药地点的限制,除了特殊的药品之外,其他的药物医院都不可以强迫患者必须在医院内购买,这一规定使药品制度更加的公平和透明。

3 处方规范化和合理用药的关系
对医疗处方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现实中,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方用药和临床诊断不相符合、开具大处方、用法和用量不够规范、重复用药的情况严重、滥用辅助药物等,而对处方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的研究证明,在临床处方开具当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利润较高,并且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医疗事故,此问题的出现反映出我国药物规范化管理的漏洞,国家正在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范,对于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4]。

4 小结
安全合理用药是医疗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处方的规范化管理,安全合理用药,保证符合医疗的四项基本要求,即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

要想实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同时还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医疗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的吸收新的、先进的知识,从而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开出
更加科学、有效、安全,同时又经济合理的处方,这样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梁锦芬,陈斌. 不合格处方分析与对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3):267-270.
[2] 唐瑾. 5800张中药处方质量调查与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73-76.
[3] 郑家龙,储戟农,潘艳丽,等. 门诊中成药处方规范化分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12):1073-1074.
[4] 郭伟民,朱红球,许百虹.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对策.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z1):62-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