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

(3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二、单项选择题1.这一流派的小说家在艺术观念上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主张在作品中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作家所做的只是精细、如实地反映外部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

因此,对“物,)66重要性的强调在这一流派的小说家那里走向了极端。

这一流派是:( C )A.现实主义B.存在主义C.新小说派D.表现主义2.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曾经被定为一个国家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

它的具体内容之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这种文学创作和批评方法是:( B )A.现实主义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C.自然主义D.后现代主义写作3.这部小说写本德伦一家为刚去世的女主人艾迪送葬的历程。

它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设置上。

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自构成,共有59个独自段落。

这部小说是:( B )A.《芬尼根的苏醒》 B.《我弥留之际》C.《到灯塔去》D.《追忆似水年华》4.这出戏剧的故事发生在地狱中,戏剧场景是一个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主要人物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是“卑鄙小人”,此刻在地狱中互相审判和互相折磨,展示出的是一幅委琐丑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景。

这出戏剧是:( A )A.《间隔》B,《魔鬼与上帝》C.《苍蝇》D。

《肮脏的手》5.雅克莲、马弟雅恩,这两个人物属于下列那部作品:( C )A.《微暗的火》B.《阿莱夫》C,《窥视者》D.《橡皮》6;以下哪部小说是法国作家的作品:(B)A.《喧哗与骚动》B.《约翰·克利斯朵夫》C.《儿子与情人》D.《布登博洛克一家》7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C)A 德国B 美国C法国D英国8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是(C)A <<家长的没落>> B《周末后的一天》C《百年孤独》D《总统先生》9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B )A.卡夫卡 B尤金·奥尼尔 C.勃洛克 D.弗吉尼亚·伍尔夫10.“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意识就其本身而言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

‘链条’或‘系列’之类的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最初呈现出来的样子。

它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

用‘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述出来……我们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这位美国心理学家是:( B )A.亨利·柏格森 B.威廉·詹姆斯C.詹姆斯·乔伊斯 D.弗洛伊德11,1956年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在法国应运而生,即“新小说”派也称“反小说派”。

被称为“新小说之父”:( D )A.索尔·贝娄 B托马斯·曼 C.罗伯–格里耶 D.西蒙12,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作品 ( C )中的人物A.《太阳照常升起》 B.<<永别了,武器>>C.《老人与海》 D.《丧钟为谁而鸣》13,加缪反映“荒谬世界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是(A )A.《局外人》 B.《鼠疫》 C.《陷落》 D.《误会》14,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之后第一次没能按时起床,母亲,父亲和妹妹相继来敲他的门,他们的动机是;( D )A关心格里高尔的身体 B关心格里高尔的情绪C催促格里高尔吃早饭 D催促格里高尔赶火车15,作为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墙>>的主要艺术特色是( B)A 典型化手法的运用 B冷峻真实的心理描写C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D讽刺和滑稽交织的风格16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D)A阿斯图里亚斯 .B 卡彭铁尔 C卢尔福 D马尔克斯二、多项选择(15分)1.<<第二十二条军规>>(A.C.D)A 被西方评论界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作品”。

B 小说写的是法国一支空军中队的内幕。

C.主人公是尤索林。

D.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

2、卡夫卡揭示人在现代的异化的作品有(A C D )。

A《美国》B《万有引力之虹》C《变形记》D《饥饿艺术家》3、意识流作家伍尔芙的作品主要有(B C D )。

A《荒原》B《墙上的斑点》C《达罗卫夫人》D《到灯塔去》4、新小说的代表作家有(A B D )。

A格里耶B萨洛特C西蒙D布托尔5、萨特的剧作有(A B )A《苍蝇》 B 《禁闭》 C《墙》 D 《恶心》6、海明威的著名作品有(A B C D )A 《老人与海》 B《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C《太阳照常升起》 D《永别了,武器》7.新小说的代表作品有(A B C D)A<<风>> B<<嫉妒>> C <<窥视者> D<<橡皮>> 8.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有( A B C D )A <<百年孤独>>B <<家长的没落>>C <<霍乱时期的爱情>> D<<迷宫里的将军>>9存在主义的作家有(A B C)A萨特B西蒙娜·波伏娃 C 加缪D尤奈斯库10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重要作品有(AB)A <<喧哗与骚动>> B<<我弥留之际>> C <<达罗卫夫人>> D<<海浪>>11.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A.B)A <<存在与虚无>>B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 <<西绪弗斯的神话>>D <<自由之路>>三、简答题1.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1分)有研究者认为自由联想就是;“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

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

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

”(6分)有研究者认为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记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

2.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并在战后成为影响了欧美乃至世界的文学思潮。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有:①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法国存在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代表是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

他们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他们往往把文学当作表达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场所。

存在主义的文学主题往往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②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描写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体验”,这种“荒诞体验”往往表现为“厌烦”、“恶心”和“焦虑感”。

2)强调人在荒诞境遇中的“自由选择”。

③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的显著特征是哲理化。

3.小说《寒冬夜行人》的实验性体现在哪些方面?①《寒冬夜行人》是一部由十篇小说的开头组成的长篇小说。

十个故事共同的特点和联系是,每一个故事都在最吸引你的地方戛然而止。

(②这十本小说的名字组成了一首诗。

(③小说运用了少见的第二人称(“你”)叙事。

(④在结构上,被称为“连环套小说”或者“套盒结构”小说。

卡尔维诺发展了从《天方夜谭》和《十日谈》就已经开始了的世界小说的“套盒叙事”的传统,并显示出了一种惊人的创造性。

4《百年孤独》的主题是什么?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百年”指历史。

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美的缩影。

作者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百年历史,是一个循环反复过程。

作者用意表明:拉美的百年历史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和愚昧的困境,循环意味着停滞,拉美人民面临历史使命是寻找新的出路。

“孤独”主题。

马尔克斯在写拉美历史时,更注意挖掘和表现拉美人民的精神生活。

造成拉美人民的不幸和灾难,有外来的因素,也有本身存在的内部根源,尤其是人们精神上的原因。

他把这种精神生活上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孤独。

(可结合作品内容举例说明)5.“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有哪些?答: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和传统的文学中的幽默不同。

具体表现为使悲剧的内容采取了喜剧的处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即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第二:“反英雄”式的人物。

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但又有一定的追求。

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第三:“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一改以往的叙事法,采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第四:特殊的题材。

如在科技领域发掘题材,或选择意义不明的,摇摆不定的来写。

6为什么说“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具有“魔幻性”?答: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虚构和写实融为一体,成为它的基本创作方法,而且表现手法具有“魔幻性”。

首先:这种“魔幻”性根植于拉美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拉美的印加文化,阿兹台卡文化等传统文化观念的表现。

其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如荒诞,象征,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

第三:该流派还常用一种“陌生化”技巧。

第四:神话化也是常用的一种创作原则。

7.表现主义。

答案: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电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到20年代,影响遍及捷、俄、美和北欧诸国,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艺术流派。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它是当时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绘画评论,首次运用了“表现主义”这一术语,并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从而点明了这一流派最基本的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有以下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8.黑色幽默答案:“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一些作家的小说片段,编成一个集子,书名为《黑色幽默》。

几个月后,另一位美国作家尼克伯克在《致命一蜇的幽默》的文章中,也把这一类型的作品称之为“黑色幽默”。

实际上,“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