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料的结构类型

染料的结构类型

若1、4、5、8位同时引入取代基,深色效应明显。
NH2 O NH2
NH2 O OH SO3Na
NH2
O
NH2
OH
O
NH2
λmax =600~629nm(CH2Cl2)
酸性蓝SE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稠环蒽酮染料共轭体系对颜色的影响
稠环蒽酮染料的分子中由于多个苯环稠合在一起,增 大了共轭体系,产生显著的深色效应,大多为紫、蓝、 绿等深色染料。稠合环较少的也可以是黄和橙色。
Ar N N Ar'
[H]
Ar NH2 + Ar' NH2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四、偶氮染料结构与颜色 1、单偶氮染料
(1)共轭体系长短
随芳环数目增加,共轭体系增长,颜色增深
N N N N N N
黄—橙
橙—红、品红
红—紫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1)共轭体系长短 苯-吡唑啉酮:黄色;
苯-萘酚及其磺酸衍生物: 橙—红色;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1、蒽醌染料(蒽醌衍生物):在蒽醌分子中引入不同的 取代基制成的染料。通常在蒽醌环上引入羟基或氨基, 再经芳胺化、酰化或醚化引入其他基团。。
O NH2 O
O NaO 3S NH CH3
O
OH
O
NH NaO 3S
CH3
分散红 3B(C.I. 分散红60)
弱酸性绿GS(C.I. 酸性绿25)
H O O O OH
O
O
402nm
H O N H
368nm
O NH2
O
O
475nm
440nm(异丙醇中)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若两个取代基在一侧则颜色较深;在两侧则深色效应 小。
O NH2 H2N O NH2 O O NH2
O
NH2
红黄色
O NH2 NH2
红色
O NH2
O
O
O
NH2
紫红色
紫色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N O H N N
N
引入羟基
N H H 引入氨基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B、互变异构: 1884年 Zincke 发现对羟基偶氮苯也可以用醌和苯肼缩 合而成。同时证明,腙式和偶氮式之间存在互变异构 。
NH NH 2 +
O O NH N O
腙式
N2 + CΒιβλιοθήκη -+OH
N
N
OH
偶氮式
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化合物完全相同,两种形式存 在一个动态平衡。 偶氮基的邻、对位存在羟基或氨基时才能有互变异构。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耐酸碱性
邻对位氨基偶氮染料会接收质子发生互变异构而变色。
N N NR2 H+ NH N NR2
偶氮式
腙式(深色效应)
甲基橙在 pH 值 3.1~4.4 时为橙色,酸性变为红色;碱性 变为黄色。
NaO3S N N N(CH3)2 H
H +
+
NaO3S
NH N
N(CH3)2
还原艳绿B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4、蒽醌还原染料隐色体的颜色较染料本身要深。
O Na2S2O4 + NaOH O2 O ONa ONa
蒽醌还原染料隐色体盐的结构中,共轭双键连贯整个 分子,而蒽醌本身共轭双键并未连贯整个分子,因此, 隐色体盐溶液具有向红位移作用,颜色变深。经空气 氧化后,回复到原来的颜色。
隔离基的影响
OH N N NaO 3S O NHCNH OH N N SO3Na
直接橙S(C.I. 直接橙26,29150)
隔离基两边为两个独立的发色团共轭体系,染料颜色 为两边发色体系的拼色。这类染料耐光牢度较高。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金属络合结构的染料
OH N SO3Na N C HO C N C CH3 N
Cl CH3 O C C H3CO N H Cl O
还原紫BBF(C.I .还原紫5)
还原印花蓝2G(C.I .还原蓝8)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二、靛族染料的一般特点 1、传统染料:蓝印花布、蜡染、石磨蓝; 2 、双键相连:化学稳定性比蒽醌差,日晒牢度中等;引 入卤素原子可以使日晒牢度提高,色泽鲜艳度提高。 3、靛族染料不溶于水,但可还原为隐色体溶于碱性溶液, 染色后再经氧化回复到原来结构,主要用作还原染料。 4、品种少、色泽暗、色谱不全;
二、偶氮染料的一般特点 A、色谱齐全:黄、橙、红、紫、深蓝、黑等 以浅色黄—红为主,大红最鲜艳,绿色较少。 B、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C、品种齐全,数量多,用途广。 品种齐全:除硫化、还原外,其他应用分类都有偶氮染 料; 数量多:在合成染料中,有偶氮结构的染料品种占一半 以上; 用途广:纺织品中每种纤维都可用偶氮结构的染料进行 染色,还用于颜料、油墨、食品、皮革、纸张。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2、杂环蒽醌染料:由多个蒽醌通过杂环连接而成,不含 水溶性基团,主要作为还原染料。
O NH O
O
O
还原黄FFRK (C.I.还原黄 28)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稠环蒽酮染料:由多个芳环稠合在一起并含有两个羰 基,不溶于水,主要作为还原染料。
还原艳绿FFB(C.I. 还原绿1)
氨基烷基化可以使颜色加深,芳基化更深,氨基酰化 使颜色变浅。 杂环蒽醌染料中的 O、S、N等杂原子参与了共轭体系, 又具有供电子性,所以产生深色效应,并使颜色更为 鲜艳。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2、取代基的位置 α位的深色作用>β位; α位上可与羰基形成 分子内氢键,增加了 分子的极化,降低了 激化态能量,激化能 随之下降。 氨基的深色效应较羟 基大。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供吸体系的协同作用:一般来说,重氮组分取代基的吸 电子性越强,偶合组分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越强,使染 料分子偶极性增加,颜色加深。
CN O2N Br N N NHCOCH 3 N CH2CH3 CH2CH3
分散蓝SE—2R(C.I. 分散蓝183,11078)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靛蓝
Br O C C C Br N H C O Br H N Br
硫靛
Cl S
O S CH3 O
CH3 Cl
还原蓝4B(C.I. 还原蓝5)
还原桃红R(C.I.还原红1)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混合型结构
Cl O C C Cl N H C C O Cl Cl S Cl
半靛结构
N=N N=N
顺式
反式
顺式能量高,稳定性差;反式能量低,稳定性好。偶 氮染料在一般情况下以反式存在。 光致变色:在光照下由于能量生高,致使染料从反式 变为顺式,颜色发生变化。当将变了色的染料放在黑 暗中,染料又会回复到原来的结构,变到原来的颜色。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光致变色的防止方法:偶氮基邻位引入羟基、氨基形成 氢键。
萘—萘胺、萘酚及其磺酸衍生物:红、紫、蓝色;
含强供电子基的苯胺—萘酚及其磺酸衍生物:红—紫色;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2)取代基—NH2、—OH、—NHCOCH3的影响
OH X N N NaO3 S OH
SO3 Na
X= H 红光红 NHCOCH3 蓝光红 NH2 蓝光紫 N(CH3)2 绿光蓝 取代基数目、供电子性增加,颜色增深。
2、双偶氮染料、多偶氮染料 共轭体系延长,产生深色效应。过分延长,深色效应减 弱,色泽萎暗 芳环为苯环颜色较浅:芳环为萘环颜色加深
CH3 N N CH3 N N SO3Na NaO 3S
N N N N NH SO3 Na CH3
OH
C.I. 酸性红 148
弱酸性深蓝GR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3、耐酸碱性 芳环上含有羟基的偶氮染料在碱性条件下由于羟基电离 成为负氧离子(- O- ),增强了供电子性,从而产生 深色效应 : OH Ar OH Ar O 芳环上含有氨基的偶氮染料在酸性条件下由于氨基吸附 氢离子,成为铵离子,供电子能力消失,从而产生浅色 效应 : H Ar NH 2 Ar N H 3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4、杂环蒽酮染料:在稠环蒽酮结构中含有杂环结构的染 料,用作还原染料。
还原黄G(黄蒽酮)(C.I.还原黄 1)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二、蒽醌染料的一般特点 色谱齐全:深色(蓝 — 绿)较鲜艳;浅色不鲜艳;缺 大红。(与偶氮染料相补充)
数量多、品种齐、应用广。品种占染料 20% ,仅次于 偶氮染料,适用于各种纤维染色,主要包括酸性染料、 分散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 价格昂贵(合成原料)。 发色强度较低。
N N NaO3S SO3Na H O NHCOCH3
酸性大红G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4、氧化还原性能: 偶氮染料在空气中会发生光氧化作用而褪色,日晒牢度 中等水平。
HO N N [O] O O +
OH
在保险粉等还原剂作用下,偶氮基会发生断裂,分解为 两个芳香胺,而使染料失去颜色,这是鉴定偶氮基的常 用方法。用于织物印花得雕印、拔染印花。
第四章 染料的结构类型
三、蒽醌染料的化学性质 水溶性: 酸性、酸性媒染、活性染料带磺酸基( —SO3Na),水 中可溶;阳离子染料带季铵结构,水中可溶; 分散、还原染料水中不可溶。 耐氧化: 已是酮式不易继续氧化,耐氧化性好。 不易发生光氧化反应,日晒牢度一般很高,一般在5级 以上,高的可达7–8级。
媒染
SO3Na N O Cr N C O C N C CH3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