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下列关于依法执政的说法正确的是()A. 依法执政就是依法行政B.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C. 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D. 依法执政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2.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 执政兴国与时俱进D. 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
这表明()A. 人民政协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B.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C. 人民政协在国家机构中处于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D.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④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2005全国)我国地方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 贯彻执行上一级人民政协机关的决定和决议B. 制定地方性法规C.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D. 调查研究、提出议案,对地方重大事务进行科学决策7. 下列关于民族三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B. 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C.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D.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 坚持党的领导B. 设立自治机关C. 坚持民族平等D. 保障自治权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①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宗教信仰②要求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教结合起来③宗教活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取代迷信思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10. 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它()①符合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1. 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是()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③有利于树立科学世界观④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2.(2005全国卷Ⅲ)截至2003年底,西藏自治区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788座,教职人员26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清真寺3500多座,教职人员5100人。
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这体现了()①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④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3.(2005上海)我国是世界银行创始国之一,世界银行属于()A. 区域性国际组织B. 专门性国际组织C. 民间性国际组织D. 综合性国际组织14.(2004辽宁、广东)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要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寻求联合国支持表明()A. 国际社会参与对伊拉克重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B. 联合国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C.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D. 联合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15. 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A. 竞争、合作和冲突关系B.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16.(2004年全国IV)2004年3月2日,中国与东盟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防治高治病性禽流感特别会议。
中国及有关国家为控制禽流感蔓延而合作的事实说明()①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凸现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②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成为威胁各国安全的主要因素③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国家与国际合作的模式④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多边外交的基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7.(2004年北京)面对西方某些国家的压力,我国政府维持现行汇率制度不变。
这是()A. 我国自卫权的体现B. 展示我国国力的主要方式C.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 巩固我国国家政权的根本措施18.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①环境问题②和平问题③资源问题④经济问题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②③19.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A. 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D. 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繁荣20. 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 两极格局,两强争霸B. 美国一极独霸世界C.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D.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1.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危害上升,世界各国纷纷谴责并携手打击各种恐怖活动。
这表明()①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恐怖主义是和平的主要障碍③国际社会在反恐上存在共同利益④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日趋重要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2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和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①经济实力②国防实力③科技实力④民族凝聚力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③2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所作出的判断是()A. 和平问题已解决,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B.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C. 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4. 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了两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6月底将如期举行第三轮会谈。
这说明()A.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C. 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D. 六方会谈是与会各国间的常设性议事机构25.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③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坚持独立自主,不搞国家联盟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26. 下列能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立场的是()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是否符合我国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③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④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7. 为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举办了朝鲜核问题的两轮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这说明我国()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②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8.(06政治上海卷)2006年春,我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
这表明()A. 我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B. 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C. 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D. 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29.(06政治广东卷·多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能源外交。
这是因为()A. 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C. 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D.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立足点二. 非选择题30. 请表述我国政党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31.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32.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个级别?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自治机关具有哪些自治权?33. 决定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因素?34.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5. 我国的外交政策如何表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基本立场和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试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B D B D BC BD C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B DC B BD C C C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B D A D B BC B D28 29C AC二. 非选择题30.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2)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31.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权力机关,在所有的国家机关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具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33.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力量。
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3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