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 萝卜的故事课题:1.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教学目标: 2.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教学重、难点: 望。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冲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组织学生阅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不了读有关本课题的教材展示的是萝卜解这些食物的来源。
现在请几位同学七幅画书,通过的种植和收获简单的介绍一下。
” 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第一幅图画是播二、观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
种。
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活动。
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第二幅图画是间本课题的七幅画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苗。
书,通过讨论或谈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
” 第三幅图画是除话的方式知道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三、体验正在生长的萝卜- 1 -与交流。
培土帮助学生引发思阅读课文. 第五幅图画是灌考,产生了解食物阅读教科书中溉来源的愿望第六幅图画是收四、阅读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获.讨论。
概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第七幅图画是获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得了好收成以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后,五、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2.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教学目标:3.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准南则为橘”的道理。
4.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教学重、难点:丰富教学准备: 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五、导入。
“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请学生阅读解决问题讨论。
- 2 -事》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本课题第一段的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
只课文。
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观察教科书中请学生根据的七幅图画,通过“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自己回家以后对讨论知道在农村,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 父母和长辈的调一年之中春种夏管六、观察“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查,谈一谈本地秋收冬闲的过程。
活动。
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区主要农作物从的生长。
” 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
联系日常生活知道教师讲解: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平常使用的公历是七、体验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组织学生阅有固定联系的。
与交流。
意. 读本课题的第二段课文和表格,明白表格中的意思。
八、阅读“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讨论。
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
你听说过这二十四朗读并学习接气吗,” 背诵二十四节气归纳小结。
歌谣。
五、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3 -课题: 3.妞妞的困惑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学生观看录象。
通过播放生活中农要。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产品残留农药的录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象,引起学生的沉等农产品。
可是,由于现在思。
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
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
(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二、全班(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小组合作学习,体讨论。
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论。
现自主学习。
危害吗,(2)读课文讨论:我们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该怎么办,(3)教师出示课前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 4 -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学生:你在商店、超市见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有买过这类农产品吗, 识和可持续发展意对于妞妞的困惑,你有什识么好的建议, 学生探究讨论。
四、探究。
课后反思课题: 4. 从传统到现在1、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教学目标: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高劳动、形成崇高劳动者的态度。
- 5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学重、难点: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教学准备: 收集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九、导入。
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汇报收集常用的培养收集信息能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简单农具的资料。
力。
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观察课本第12页的五幅插图,十、观察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观察课本第12页观察活动,激发探活动。
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的五幅插图,然后探究。
好处,” 究。
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十一、体验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学生根据调查成体验与交流。
与交流。
13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果交流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十二、阅读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现代机械化农业的讨论。
食之源。
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阅读和观察教科变革过程,知道改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书第13页的课文和插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和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图,并思考。
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的变化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 6 -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五、教师总结。
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课后反思课题: 5.劳动者的创造1、知道都江堰和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目标: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都江堰和坎儿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7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生产学生回忆旧知。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慧力量。
业机械的伟大成就。
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
下面我们去瞻仰一下我们祖先伟大创造吧。
阅读课本第14页,讨论:农业二、阅读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 学生阅读讨论。
讨论。
观察和阅读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观察和阅读,然后三、探究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1。
观察和阅读15页有关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四、探究水,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活动2。
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文化遗产”,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明而自豪的态度。
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坎儿井,创造了一个五、教师总结。
个神奇的绿洲。
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课后反思- 8 -课题: 6.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2、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了教学目标: 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3、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
4、憧憬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教学重、难点:增强国际了解。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观看有关图片。
引起兴趣。
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阅读阅读后进行讨论。
与介绍。
1、阅读课本16页,讨论: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共同分享。
成果有什么意义,这说明了什么,2、阅读课文,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交流。
三、延伸。
产。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方式,四、总结。
增强学习目的教育。
科技的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
- 9 -课后反思课题: 7.农业孕育着文明1、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0 -一、导入。
人类的早期文明是在农业的观看图片。
引起学习兴趣。
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二、阅读欣赏历史图片,阅读课文,讨论。
分享。
与讨论。
讨论:这些图画告诉我们什么,三、探究。
阅读讨论。
学习了解。
阅读20页,思考: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有什么特点,四、自由交流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的交流分享。
讨论。
请大家展示搜集的资料。
资料。
五、总结。
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课题: 8.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教学目标: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
- 11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教学重、难点: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教学准备: 3、收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