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离工程习题

分离工程习题

分离工程习题 一、填空: 1、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方法)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3、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4、机械分离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旋风分离、静电除尘 5、速率分离过程是超滤、渗析(膜分离、渗透)。

6、平衡分离过程是(吸收、萃取)、精馏、蒸发。

7、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义为(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的比值)。

8、理想气体的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

9、活度是(修正的)浓度。

10、低压下二元非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12等于(022011p p γγ)。

11、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化学位)相等。

12、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3、逸度是(修正的)压力。

14、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露点方程)方程求定的。

15、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1K /y i i )16、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1x K i i )。

17、泡点温度计算时若1x K i i >∑,温度应调(小)。

18、泡点压力计算时若1x K i i >∑,压力应调(大)。

19、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泡点)方程求定的。

20、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降低)。

21、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K /Z 1Z K i i i i >∑>∑且时,其相态为(气液两相)。

22、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Z K i i <∑时,其相态为(过冷液相)。

23、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K /Z i i <∑时,其相态为(过热气相)。

24、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气相)产生。

25、设计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Ni =Nv -Nc )。

26、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7、回流比是(可调)(固定、可调)设计变量。

28、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

29、分离要求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0、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不变)。

3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3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 P 1'值越(大)越 好。

3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3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 P 1'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增大)。

35、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底)出来。

36、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37、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γ12/应等于(02P )与(o 1P )之比。

38、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底)板被吸收。

39、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

40、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难)吸收组分。

41、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易)吸收组分。

42、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有利)。

43、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44、压力越高对吸收越(有利)。

45、吸收因子A (反比)于平衡常数。

46、吸收因子A (正比)于吸收剂用量L 。

47、吸收因子A (反比)于液气比。

48、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可逆)。

49、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1、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先)分离。

52、物理吸附一般为(多层)吸附。

53、化学吸附一般为(单层)吸附。

54、化学吸附选择性(强)。

55、物理吸附选择性(不强)。

56、吸附负荷曲线是以(距床层入口的距离)为横坐标绘制而成。

57、吸附负荷曲线是以(吸附剂中吸附质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58、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吸附剂)得到的。

59、透过曲线是以(时间)横坐标绘制而成。

60、透过曲线是以(流出物中吸附质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61、透过曲线是分析(流出物)得到的。

62、透过曲线与吸附曲线是(镜面对称相识关系)相似关系。

二、选择: 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4、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3、膜分离)。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1、闪蒸)。

4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1、逸度)。

5、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2、直线)。

6、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4、有最低点)。

7、溶液的蒸气压大小(2、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8、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物质的沸点(1、越低)。

9、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1、易挥发)。

10、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3、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

1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分压(1、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

1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大小(1、只与温度有关)。

1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大小(3、等于01P +02P )。

14、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4、小于S 1T )。

15、当把一个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3、泡点)。

16、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1、露点)。

17、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4、气液两相)。

18、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2、过热气相)。

19、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1、饱和液相)。

20、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2、较低)。

21、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4、纯组分的蒸发)。

22、等焓节流之后(4、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23、设计变量数就是(4、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24、约束变量数就是(4、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5、 A 、B 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 ?A,B 越小(2、A 、B 两组分越难分离)。

26、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公式中的?值,可有多个根,正确的根应是 (3、大于重关键组分的?值,而小于轻关键组分的?值)。

27、在多组分轻烃精馏计算中,最少理论板数N m 的大小(1、与原料组成无关)。

28、 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2、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29、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4、提高回流比)。

30、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4、热力学效率高)。

31、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4、压力)。

32、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4、计算结果准确)。

33、如果二元物系,11>γ,12>γ,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1、正偏差溶液)。

34、如果二元物系,11<γ,12<γ,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3、负偏差溶液)。

35、如果二元物系,11=γ,12=γ,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2、理想溶液)。

36、如果二元物系,12A >0,21A >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 液一定是(1、正偏差溶液)。

37、如果二元物系,12A <0,21A <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3、负偏差溶液)。

38、如果二元物系,12A =0,21A =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2、理想溶液)。

39、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2、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40、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时(3、塔顶几块板以下进入)。

41、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1、塔的底部)。

42、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为(1、)。

43、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3、负偏差溶液)。

44、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4、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45、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4、冷凝可以分层)。

46、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2、能耗比普通精馏小)。

47、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2、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

48、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1、塔的底部)。

49、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 与其吸收率φi 在数值上相应是(3、Ai>φi )。

50、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1、提高温度)。

51、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4、气体浓度)。

52、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4、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53、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3、塔底板)。

54、平均吸收因子法(3、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55、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4、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

56、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4、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57、当体系的0y y *i i >-时(2、发生吸收过程)。

58、当体系的0y y *i i =-时(4、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59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3、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60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3、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

五、名词解释: 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是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

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来看,相间无静的质量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相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的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

8、气化率:气化过程的气化量与进料量的比值。

9、冷凝率:冷凝过程的冷凝量与进料量的比值。

10、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制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11、独立变量数:描述一个过程所需的独立变量的总数 12、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的数目。

13、回流比:回流的液相量与塔顶产品的量的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