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过程
杨铭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结合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它在我国燃煤发电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
中图分类号:TM6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1-0005-0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燃煤发电向着高效率、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
理论上说,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燃煤发电技术将会对传统的燃煤发电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1],但考虑到工业技术的可行性,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循环流化床电锅炉的研究。
在燃煤发电领域,燃煤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锅炉正在兴起,其基本形式主要有整体煤气化燃煤联合循环(IGCC)锅炉、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PEBC—CC)锅炉和常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A FBC—CC)锅炉3种[2]。
其中,IGCC锅炉和PF2BC锅炉呈逐渐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现状
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和化工行业的循环流化床工艺发展而来的。
1982年,德国lurgi公司的第一台50t/h商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
此后,世界主要锅炉制造厂商连续进行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经过30多年的迅速发展,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厂商影响较大的有:鲁齐公司、法国GASI公司、美国ABB—CE公司、美国Foster—Wheeler公司、芬兰Ahlstrom 公司、德国Babcock公司、意大利Tempella公司等。
2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
中国与世界几乎同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和开发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大体上我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其间我国借用发展鼓泡床的经验开发了带有飞灰循环、取消了密相区埋管的改进型鼓泡床锅炉,容量在35~75t/h。
由于没有认识到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鼓泡床锅炉在流态上的差别,这批锅炉存在严重的负荷不足和磨损问题。
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全面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基础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循环流化床流动、燃烧、传热的基本规律。
应用到产品设计上,成功开发了75~220t/h 蒸发量的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占据了我国热电市场。
2000—2005年为第三阶段,其间为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四川高坝100M W等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开发,一大批135~150M We 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投运。
2005年之后为第四阶段,其间发改委组织引进了法国阿尔斯通全套300M We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第一个示范在四川白马(燃用无烟煤)取得了成功,随即,采用同样技术的云南红河电厂、国电开原电厂和巡检司电厂(燃用褐煤)以及秦皇岛电厂(燃用烟煤)均成功运行。
由于我国已经形成了坚实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理论基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再创新速度很快,引进技术投运不久,就针对其缺点,开发出性能先进、适合中国煤种特点的国产化300M We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而且由于国产技术的价格与性能优势,2008年后新订货的300M We循环流化床锅炉几乎均为国产技术。
参考文献:
[1]阎维平.洁净煤发电技术[M]1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7921281.
[2]LgonsC1NewDevelopmentinFluidixedBedBoilerTechnology
[C]1Competitive Power Congress941U SA:Pennsylvania,1994:8291.
Introduction to Developments and Stud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Yang Ming
Abstract:The request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motes the rap id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lier1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n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power industry in our count ry.
Key words: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boiler;development
科学之友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2011年04月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