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07-12年入学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07-12年入学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2007-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试题一、专业词语解释(从下列6个任选5个,如若全答按前5个算分,总分5×6=30分)1、唐宋传奇:古代小说的一类体裁。

唐宋时期,以《柳毅传》、《李娃传》、《南柯太守传》为代表的一批小说作品,内容多讲述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抒发劳动人民的情感爱恨,被称为“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是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租庸调:“一表通”之表113、太阳社:“一表通”之表84、闭关政策: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施过的统治政策。

主要实行于明清时期,所谓“闭关”,即指关闭对外贸易文化交流大门,目的多是为避免外部势力对国家干扰;明太祖发布过闭关令,明中后期一度开关,清乾隆年间再次闭关。

闭关政策虽然有助于排斥外部势力的干扰,但造成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对于后来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负有主要责任。

5、歌德:“一表通”之表106、语境:语言学术语,即言语环境。

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如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不同的语境下,同样的语词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感情色彩和使用方法。

语境是语言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从具体语境出发,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恰当合理。

二、填空题(共30个空,每空0.5分,总分30×0.5=15分)1 在我国二十四史中,首推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还有唐魏征写的(《隋史》)。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著作繁荣发展期,其中有(曹丕)写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还有挚虞的(《文章流别论》)。

3 初唐时期有四位诗人作品才气旗鼓相当,不相上下,被后人誉为“初唐四杰”,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4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量文学和艺术作品,其中有意大利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及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或《创世纪》),还有法国拉伯雷的(《巨人转》)和(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

5 唐朝的主要行政机构是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其中尚书省又下辖六部是(吏部),(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和(刑部)。

6 北宋时期对北宋构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辽),金和(西夏)。

7 清朝文学流派纷繁众多,前期有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其代表人物还有(戴名世或刘大櫆)和(姚鼐),中期有江浙一带文人所提倡的(“阳湖派”),后期则由曾国藩继承了“桐城派”的一些主张而自己开创的(“湘乡派”)。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每一项1分,总分10×1=10分)1 我国目前最早的古猿人是(1a云南元谋人 2b陕西蓝田人 3c北京山顶洞人),属于母系社会文化的是(1a河姆渡文化 2b仰韶文化 3c大汶口文化)。

2 金圣叹是清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点评过下列(1a〈西厢记〉 2b〈水浒〉 3c〈金瓶梅〉),而点评过〈三国演义〉的则是(1袁枚 2b毛宗纲 3c李絷)。

3 美国独立革命胜利后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其中“三权”是(1a立法,行政和司法 2b新闻,出版和言论 3c总统,国会和议会),其中最早提出上述主张的是法国(1a〈民主法案〉 2b〈人权宣言〉 3c〈自由主义〉)的发表。

4 古希腊历史巨著〈伊利亚特〉的作者是(1a伊索 2b莎士比亚 3c荷马),他还有另一部作品(1a〈特洛伊〉 2b〈奥德赛〉 3c 〈李尔王〉)。

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是(1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2b〈俄狄浦斯〉3c〈美狄亚〉)而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德斯的作品是(1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b〈俄狄浦斯〉 3c〈美狄亚〉)。

四、问答题(下列1,2,3中选做两个,如若3个全做按前两个计分,前面每题13分,第4题为必答题19分,本部分总分45分)1 何谓小说?略述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一表通”之表1、考前必会三十题之21题)2 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何等成效并由此产生的弊端?(考前必会三十题之3题)3 欧洲启蒙运动的评价和它的意义?(“一表通”之表25、考前必会三十题之19题)4 文言文(略)五、政论写作(略)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试题一、专业词语解释(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甲骨卜辞:中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作品。

主要是殷商时期占卜结果的记载,20世纪初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的殷墟,内容包括军事行动、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占卜结果,其文字即“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汉字形态。

甲骨卜辞可以视为最古老的散文和历史记载,是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的重要史料。

2、乡土文学:“一表通”之表83、曹魏屯田:东汉末年曹操建立的军队给养生产方式。

当时曹操组建起了较大的军队,给养问题难以解决,于是曹操就利用当时战乱造成的大量田地荒芜,让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

这种方式使军队获得了“自给自足”的给养保障,后来被很多军队统帅仿效,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兵民一体生产方式。

4、一千零一夜: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相传是一位王妃每天给国王讲一个故事,共讲了243天,构成了这一故事集,在中国该书又被称为《天方夜谭》;这本书其实是中近东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收集、提炼和加工而成的,是广大阿拉伯人民聪明才智。

它展现了阿拉伯世界的生活画卷和思想文化,以民间身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

5、通假:古代用字法,古汉语“六书”之一。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通假。

如《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用通假字“蚤”来代替本字“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20分)1、中国古代小说的演变过程,从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到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唐朝后期流行起(传奇小说),宋朝则随着城市阶级的发展,出现(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出现以《红楼梦》《金瓶梅》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明末出现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短篇作品。

2、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16个主要由5个少数民族首领建立的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这五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匈奴,(鲜卑),(氐),羯,(羌)3、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多以自己的家乡(湘西)为背景,表现出淳朴的乡村生活,他的代表作(《边城》)和(《长河》)揭露了城市生活的黑暗.腐朽。

他曾经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国十分优秀的作家。

4、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王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是(唐),统治时间最短的王朝是(宋),版图最大的王朝是(清)。

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三位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但丁)写了《神曲》,彼特拉克的《阿非利加》以及(薄伽丘)的《十日谈》。

6、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保留了自己的文明外,其它都随着时间而消失,他们分别是(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

三、简答(第一题必答,2、3两题任选一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中国古代文体的演变。

(“一表通”之表1,考前必会三十题之21题)2、简答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

(考前必会三十题之9题)3、简述美国门罗主义的内容及其后果。

(生僻易错考点)四、古文阅读(略)五、政论写作(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1.金圣叹:明末清初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尤其对《水浒传》的点评成就很高;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善于对作品进行细腻精彩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和经典之作。

2.笛福:“一表通”之表103.平定准葛尔:生僻易错考点4.北美独立战争:“一表通”之表25二、填空:1.补全下列成语:不落(窠)臼、言简意(赅)给下列词语注音:自怨自(艾)、命运多(舛)、时乖运(蹇)、身陷囹(圄)2.古人以籍贯相称:柳河东指(柳宗元)、汤临川指(汤显祖)、康南海指(康有为)3.看对联写人名: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挂弓扶桑,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白居易)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李清照)4.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一共有60个这样的纪年,每60年称为一甲子,历史上有许多以这样的纪年称呼的大事件,如“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三、简答1.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

(“一表通”之表8,考前必会三十题之25题)2.简述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

秦代:创立——汉代:郡县封国并存,到汉武帝时基本消灭封国势力——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动荡,郡县、封国并存——隋唐:变郡县两级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府、州、县三级——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郡县制终结。

3.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意义。

(“一表通”之表25,考前必会三十题之18题)四、文言文(略)五、政论写作(略)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试题一、专业词语解释(一题6分,共30分)1、楚辞:古代诗歌体裁。

主要兴盛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创立,代表作家还有宋玉等;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语言风格、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浪漫色彩;代表作品有《离骚》、《涉江》、《天问》、《湘夫人》等。

楚辞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体,对后世的诗歌、辞赋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活字印刷:“一表通”之表8,考前必会三十题之25题3、沈从文:“一表通”之表74、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教徒、在华人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活跃于山东河北一带的秘密反清组织义和团将主要斗争对象转变为帝国主义,后来又投入到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战争失败后,义和团基本被剿灭。

义和团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其盲目排外的倾向和暴力行为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5、福楼拜:“一表通”之表7二、填空题(一空1分,共20分)1、根据下面三段文字写出相关成语①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