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潮湿原因与治理情况

地下室潮湿原因与治理情况

大连XXXX项目
--关于地下室室内潮湿原因分析及治理总结报告
--前言--
背景概述 随着2015年夏季的到来,高温、闷热、潮湿的天气也随之而来,大连
XXXX项目整体施工此时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土建装修还是机电安装工 程都全力以赴,以确保消防验收这一关键性工期目标。
伴随高温而来的是地下室室内“结露”、潮湿问题,并已成为影响土建装 修、机电安装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潮湿问题造成了后勤区装修吊顶石膏板、 墙面大白发霉、金属杆件锈蚀断裂、机电设备短路损坏等诸多问题,不仅大面 积返工、材料设备重复采购,并且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后续工序施工也无法开 展,因此地下室除潮除湿治理已势在必行。
--分析--
定义 所谓“结露”是指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表面出现冷凝水
的现象。发生所需必要条件是湿度和温度差。 原因分析
项目所在地区进入气象学意义的夏季后,室外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地下 室中,含有大量湿度的冷空气与室外热空气进行不同程度热量交换,造成地下 室室内环境温度升高,而埋于地下的地下室结构外墙、顶板以及机电设备所使 用热传导性较好的金属材料仍保持相对低温,二者之间形成的温度差,加之地 下室环境湿度较大,故在天棚、墙面、管道表面均发生大面积“结露”现象。 随即发生冷凝水滴落到地面,地面水被热空气蒸发带到空气中,空气中湿气再 次结成冷凝水,周而复始,形成循环。
排水系统内,充分运用现有有 堵
排水系统,从而降低室内湿度。 进而提高室内空气、水良
性循环效率。
堵结构洞口 堵临时洞口 堵穿墙套管 堵打压漏水 堵人为破坏
疏通排水沟 疏通集水井 疏通排水管
疏 疏通疏水层 疏通送排风 疏通流程制度
--措施--
采取措施
外墙、顶板结构洞口封堵
穿墙、板套管内外封堵

新开洞口防水修补

每日安排人员清扫积水
建立机电房进出管理制度
--实施--
现场实施 (1)增加临时风机,配合已启用送排风系统 送排风系统开启加快地下室空气流动性,降低地下室空气温湿度,临时鼓
风机布置在送排风系统暂时无法影响部位及坡道处,尽可能将室外干燥空气引 入到室内。
--实施--
现场实施 (2)集水井疏通、水泵安装调试 清理地下室集水井内积水、垃圾,疏通排水管,保证疏水层内积水可顺利
清理,木屑干燥地面。
--实施--
现场实施 (7)顶板新开洞口封堵 地下室顶板因施工需要新开管道洞口,管道与洞口间隙封堵后,在顶板上,
处理好管根的细部防水节点。
--实施--
现场实施 (8)室外管井清理 对室外污水井、雨水井内淤泥、垃圾进行清理,保证积水及时汇入市政管
网。
--检查--
制度保障 (1)建立断电公示制度
--总结--
除潮成果
停车场地面干燥无积水
天棚、墙面大白无发霉
坡道干燥无积水
楼梯间大白无发霉
通风管道表面无结露
机电房环境干燥
谢谢观看! 2020
确保各参建单位提前知悉停电或送电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应急措施就位,排除安 全隐患。
(2)建立打压试水公示制度
确保各参建单位提前知悉打压试水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应急措施就位,发现渗漏 水情况及时处理。
(3)建立每日巡查制度
查漏水、查违规行为、查设备运转、查安全隐患等,由总包牵头,各专业分包单位 安排现场技术人员及现场特保组成巡逻队,建立登记备案制度。


集水井内水泵安装调试完毕

地面排水沟疏通完毕


疏水层内积水排流通畅

排水管线接驳安装完毕


地面地漏安装完毕
送、排风系统正常启用
增加临时鼓风机
建立断电调试公示制度
建立打压试水公示制度


建立日常巡查维护设备制度


建立度

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工作


建立应急事件处理方案
控制地面湿度。
--实施--
现场实施 (5)内衬墙内排水立管接驳 内衬墙内排水立管未接驳、且排水洞口被垃圾堵塞,水无法汇入集水井内,
溢流出墙体,流至路面。疏通后及排水管道安装到位后,内衬墙内积水顺利汇 入集水井内,地面积水缓解。
--实施--
现场实施 (6)每日清理地面垃圾、积水 每天在地下室各层保证一定数量的清扫人员对地面垃圾、积水进行大面积
排入集水井内,加快井内水泵安装及调试,并增加临时水泵、水袋、临时电电 箱、电缆等投入数量,来降低井内水位,提高排水入网效率。
--实施--
现场实施 (3)排水沟疏通、安装水篦子 清理地面排水沟,保证地面水流入排水沟内,汇入集水井内外排,安装水
篦子保证排水沟畅通。
--实施--
现场实施 (4)疏水层侧壁开凿洞孔 集水井侧壁开凿洞口,加快疏水层内积水外排,降低板下水位,进而有效
--分析--
表现及危害
吊顶石膏板发霉
墙面大白过水发霉
地面大面积积水
排水管道表面锈蚀
通风管道表面结露
吊顶龙骨表面锈蚀
--理论--
基本原理
依据“结露”物理现象产生的原理,采取降低地下室环境湿度、缩小温度
差的措施,减少结露现象的发生。
采用方式 “疏”、“堵”相结合:
通过切断室外水流入的途 径,同时引导室内地面水汇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