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国际经济学

第3章 国际经济学


7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要素可替代的情况

单位产品的各种要素投入是可替代的,且边际替代 率递减。 T
等产量线 1 = ������ ������������ , ������ ������
L

要素密集度
• 在要素相对价格(工资与地租的比率,w/r)相同的 情况下,比较两种商品投入的劳动和土地之间的比 例,比例高的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例低的为土地 密集型产品。
w/r CC FF
T/L 10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生产可能性边界(要素可替代的情况)

埃奇沃思盒装图
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 OF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两
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OC 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
11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生产可能性边界(要素可替代的情况)
12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生产可能性边界(要素可替代的情况)
习题
3. “世界上一些最贫穷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 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 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 分析上面这段话。 4. 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 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 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 合理?如何用相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 5.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要素价格是均等化的。可是在 现实中,各国的工资水平以及其他要素的价格并不一致。 思考其中的原因。
• 1953年,里昂惕夫发现,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 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资本 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每百万美元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1947年) 资本(美元)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2550780 3091339 劳动(人年) 182.313 170.004 K/L 13991 18184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HO模型进行了推论: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 间的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这一推论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这个定理阐明,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 设下,尽管要素没有在国际间流动,但商品 的国际贸易会使要素价格在国际间相同。
3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例:
资源禀赋 中国 劳动力(百万人) 土地(平方公里) 1370 960 美国 312 937
• 那么中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相对稀缺的资源是土地 。 • 而美国是土地相对充裕的,相对稀缺的资源是劳动。
4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生产


假设有两种商品:棉布(C)和粮食(F)
26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雷布津斯基定理

给定其他要素的禀赋,在商品与要素价格不 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会引致密 集使用该要素商品的产出提高,同时它导致 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
27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雷布津斯基定理的一种图示
28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另一种图示
29
里昂惕夫之谜
• 给定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如何从我们的假设 得到一国对两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17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由收入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得到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借助生产可能性边界、价格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进行 图形分析)。
QF
D A o C QC 18
B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相对供给、相对需求和相对价格
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RS*
RS
3 2 1 RD 棉布的相对 产量, QC + Q*C QF + Q*F
19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商品相对价格的确定


贸易发生后,世界商品的相对价格介于封闭 经济中两国相对价格之间。 当经济开放后,会使密集使用相对稀缺要素 的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而使密集使用相对 充裕要素的产品相对价格提高。
23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要素相对价格的均等化
当不存在要素密集 度逆转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格与要素 的价格是一一对应 的。 当世界上各个国家 两种商品的相对价 格相等时,世界上 各个国家要素相对 价格也相等。
24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要素绝对价格的均等化
当世界上商品的相对 价格一致时,世界各 个国家要素的相对价 格一致,这意味着各 个国家同种产品中各 种要素的投入比例一 致。按照完全竞争的 假设,要素价格等于 边际产品价值。在规 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 边际产品价值由要素 比例和产品价格决定, 因而各个国家要素的 绝对价格也是一致的。
6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生产可能性边界(要素不可替代的情况)
������������������������������ + ������������������������������ ≤ ������ ������������������������������ + ������������������������������ ≤ ������
20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贸易模式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国将出口那些密集 使用相对充裕要素产 品,进口那些密集使 用相对匮乏要素的产 品。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 型中,一国并不是进 行专业化生产。
2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贸易所得
在贸易之前,一国在 生产可能性前沿的2 点进行生产和消费。 贸易后,一国在1点 进行生产,可以在预 算线的任何一点消费, 在预算线上有一段绝 对要比2点的消费要 好。
15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资源禀赋差异假设

本国和外国要素的相对充裕度存在差异,本 国劳动资源相对充裕,外国土地资源相对充 裕。即
• ������/������ > ������∗ /������ ∗
16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商品相对价格的确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 给和需求决定。 供给和需求
1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 基本假设:

2×2×2模型:
• 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 两种商品:C和F • 两种生产要素:L(劳动)和T(土地)

每个国家的劳动资源和土地是固定的。 C和F比较,C是劳动密集型产品,F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规模报酬不变,且边际替代率递减。 生产函数在各个国家相同。 所有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技术 • Q ������ = ������������ ������������ , ������������ • Q ������ = ������������ ������������ , ������������

规模报酬不变
• λ������ = ������ λ������, ������������ ,λ>0且λ ≠ 1 • 1 = ������(������������ , ������ ������ )
25
其他三个重要定理
•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自由贸易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产品价格 上升的出口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上升, 而使价格下降的进口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价 格下降。也就是说自由贸易提高了相对充裕 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降低了相对稀缺要素所 有者的收入。 这个定理的意义在于,它指出国际贸易对收 入分配有影响,因而会影响贸易政策的制定 。
8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在要素相对价格给定的情况下对要素投入比例的选择 T
等成本线 C2 = ������2 ������ + w2 L ������������ ������������ 等产量线 1 = ������ ������������ , ������ ������ 等成本线 C1 = ������1 ������ + w1 L ������������ ������������ w/r
31
关键术语
• • • • • • 相对充裕要素 相对稀缺要素 要素密集度 H-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
32
习题
1. 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地要高于用于种植 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是在那些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 贵而劳动力便宜,人们用于养牛业的人均土地通常比美国 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更少。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说,与 种植小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为什么是或为 什么不是? 2. 假定1千平方米棉布的生产中需投入1英亩的土地和20小时 的劳动,而在生产1吨粮食需用1英亩的土地和投入5小时 的劳动。 假设该经济拥有的总资源量为:600小时的劳动和60英 亩的土地,请画出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前沿和相对供 给曲线。 现在假设该经济的劳动供给上升到800小时,该经济的 生产可能性前沿和相对供给曲线会怎样变动,请画出 。 33

如果本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外国在土 地相对充裕的国家,则
本国
外国
13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 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要素相对其他国家充裕,则在该 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一个劳 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性产品上具有比较 优势,一个土地相对充裕的国家在土地密集型产品 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资源禀赋的差异角度考察比较优势以及国际贸易 的理论叫做要素禀赋论,也叫要素比例理论,因其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较早提出,所以也叫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L
T/L
9
资源禀赋差异与比较优势
相关主题